紋松鴉

紋松鴉

紋松鴉,鳥類的一屬,被列入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名錄。

基本信息

名稱類別

【中文名稱】紋松鴉

【拉丁學名】Garrulus glandarius fasciatus

紋松鴉紋松鴉

【命名時間】A. E. Brehm, 1857

【科屬分類】脊索動物門鳥綱

外形特徵

紋松鴉紋松鴉

紋松鴉是松鴉的一個亞種,雄性成鳥:額、頭頂、頸項、背、肩、腰及翅上小覆羽,概紅棕色,頭頂鮮亮、肩和背沾淡紫、額基羽具黑色羽端;尾上覆羽純白色。初級飛羽黑色,從第2枚始外翈具灰白色羽緣;次級飛羽絨黑色;最內側次級飛羽內翈栗色;初級覆羽、大覆羽和外側次級飛羽外翈基部,具藍、白、黑相間的斑紋。尾羽黑色,基部具灰、藍、黑相間的橫斑。下嘴基部有一卵形黑色斑塊向後延伸直達頸側。頦、喉、肛周淡白色,尾下覆羽白色,下體餘部紅棕色沾灰;腋羽和翅下覆羽淡紅棕色。

雌性成鳥:與雄鳥體色相似,但上體羽色不如雄鳥鮮亮。

幼鳥:體色與雌鳥相似但上體羽多沾褐和淡紫灰色調。

虹膜灰褐色;嘴黑褐色,先端較淡;跗蹠和趾肉色,爪淡褐色。

體重♂135-175g,♀120-190g;體長♂300-360mm,♀300-350mm;嘴峰♂25-33mm,♀23-33mm;翅♂160-210mm,♀165-192mm;尾♂150-184mm,♀150-175mm;跗蹠♂32-48mm,♀31-49mm。(註:雄性——♂;雌性——♀)

分布範圍

分布於西班牙葡萄牙

棲息環境

松鴉是一種森林鳥類,常年棲息在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闊葉林等森林中,有時也到林緣疏林和天然次生林內,很少見於平原耕地。冬季偶爾可到林區居民點附近的耕地或路邊叢林活動和覓食。留鳥,常在一定範圍內遊蕩。

生活習性

紋松鴉紋松鴉

除繁殖期多見成對活動外,其他季節多集成3-5隻的小群四處遊蕩,棲息在樹頂上,多躲藏在樹葉叢中,不時在樹枝間跳來跳去或從一棵樹飛向另一棵樹,間或發出粗獷而單調的叫聲,特別是在從一棵樹飛向另一棵樹時。叫聲似“gar-gar-ar”。當有人或進到村屯附近時一般不鳴叫,冬季鳴叫亦少。

食性較雜,食物組成隨季節和環境而變化。繁殖期主要以金龜子、天牛、尺蠖蛾、松毛蟲、象甲、地老虎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蜘蛛、鳥卵、雛鳥等其他動物。秋、冬季和早春,則主要以松子、橡子、栗子、漿果、草子等植物果實與種子為食,兼食部分昆蟲,有時也到林緣農田盜食玉米等農作物和到柞樹林盜食蠶農飼養的柞蠶。對於吃不完的多餘種子等食物常常貯藏在地上,後常丟棄。

生長繁殖

紋松鴉紋松鴉

繁殖期4-7月。多營巢于山地溪流和河岸附近的針葉林及針闊葉混交林中,也在稠密的闊葉林中營巢。開始築巢時間隨地區及氣候不同而略有變化,在我國東北地區4月末5月初即開始築巢,通常營巢於高大喬木頂端較為隱蔽的枝權處。巢呈杯狀,主要由枯枝、枯草、細根和苔蘚等材料構成,內墊細草根和羽毛。巢的大小為外徑19-27cm,內徑12-15cm,高8-17cm,深4-8cm,巢距地高5-10m。1年繁殖1窩,每窩產卵3-10枚,通常5-8枚。卵灰藍色、綠色或灰黃色,被有紫褐、灰褐或黃褐色斑點,尤以鈍端較密。卵的大小為28.5-33.0mm×22.0-24.5mm。孵卵由雌鳥承擔,孵化期17±1天。雛鳥晚成性,由雌雄親鳥共同育雛,留巢期19-20天。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