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紅林彝族苗族鄉為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下轄的一個民族鄉,位於黔西縣西北部,距縣城29公里。東鄰洪水鄉、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金坡鄉,西與大方縣黃泥塘鎮隔河相望,南接林泉鎮,北連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普底鄉。全鄉總面積106.8平方千米,耕地面積1111.8公頃,轄10個行政村、1個街道居委會、95個村民組,總人口5232戶20930人,其中農業人口19632人,非農業人口1298人,彝、苗、白等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62%。
經濟發展
建鄉以來,全鄉政治、經濟、文化協調向前發展,在發展經濟上,鄉黨委政府重點從烤菸、畜牧業、林業、礦產業上著手,年烤菸種植面積達5000畝,畜牧業產值達1887萬元,實施了退耕還林工程11000畝,建設了7個合法煤礦,其中30萬噸規模礦井1個,3至9萬噸規模礦井6個,鄉政府還大力實施小城鎮開發建設,利用社會閒散資金,建設了80個臨街鋪面,拉通了商貿一條街。通過十多年的努力工作,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從建鄉初期的401元增至現在的1656元,年度財政收入從60萬元增至690萬元,全鄉經濟呈現一派繁榮向上的景象。
地理環境
全鄉海撥介於1000米——1810米之間,屬黔西境內海撥較高鄉鎮之一,其中海拔1810米的漆樹村“小雙山”勘稱黔西之最。年平均氣溫11.8℃——13℃,年均降水量為800毫米,無霜期230天。
全鄉地表以喀斯特地質地貌較為明顯,境內集溶岩、溶洞、地下水景觀為一體,形成了紅林部分地區壑深山險、雄奇幽密的獨特風貌,雷響孔村“一澗轟雷”奇特景觀位列黔西古八景之一,有詩讚為:“一澗轟雷鳴亘古,相思無限化雲濤”。
六斗村英雄岩河谷風光峭拔神奇,具有極高的旅遊開發潛能。鄉境內交通便利,原143廠餘留下來的閒置房產資源尤為富足,成為該鄉“築巢引鳳”吸納外商的一大有利條件,現已成功引進投資近500萬元的浙江水晶加工廠。
發展目標
今後的工作中,鄉黨委政府將繼續發揮區位優勢及能源優勢,擬建年產120萬噸至240萬噸大型煤礦1個,利用原國營紅林機械廠遺留的近9000萬元的固定資產及大量閒置廠房場地招商辦企業,利用與世界大花海-百里杜鵑相鄰的優越條件開發旅遊業,我們相信,只要本著開拓創新、實事求是、紮實工作的原則,紅林鄉的發展前景將更加廣闊,能源生態大鄉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集鎮建設
為推進集鎮建設,加快城市化進程,全面提升居民的生活環境、居住條件及生活質量,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的跨越發展。徹底改變髒、亂、差的現象,著力打造亮點工程,紅林鄉採取五保證抓好集鎮建設。
一是改造集鎮供水管網體系,保證集鎮居民飲水問題。紅林集鎮使用的供水管網是原紅林機械廠(現國營143廠)修建的,至今已40餘年,管道嚴重老化,原建的三套抽水機組有兩套已不能正常運行,現準備更新,保證居民能飲用乾淨、清潔的自來水。
二是對街道的改造,保證街面舒適、優雅。鄉政府與街道住戶簽訂目標責任書,住戶專門負責門前街面的清潔衛生,鄉領導小組隨時抽查,出現亂擺、亂放、搭建窩棚、衛生差的住戶,將按其態度及程度給予處罰,對街面的房屋進行亮化。
三是對集鎮居民住房亮化,保證居民的居住環境優美。紅林鄉居民幾乎住在原紅林機械廠修建的套房內,現仍有套房500餘套,但由於時間過長,每棟房屋的頂樓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滲漏現象,且大部分樓房的下水道不通,居民任意使用管道排污,衛生條件惡劣。政府決定對原紅林機械廠修建的套房進行亮化,里外裝修並打通下水道,改善居住環境。
四是對集鎮農貿市場的改造,保證居民生產生活便捷。現在的菜場比較混亂,存在亂擺攤的現象,不集中。鄉政府決定規劃原紅林機械廠的菜場,進行分門別類,對菜場進行規範化管理,菜農不準隨意亂擺,只能擺在農貿市場內,鄉領導小組發現亂擺、不遵守規定的,將給予批評教育。
五是對集鎮牛馬市場搬遷,保證集鎮容顏常新。現在的牛馬市場在下街尾,趕場天牲畜較多,髒、亂現象嚴重,嚴重影響集鎮的容顏,政府決定把牛馬市場搬遷至離集鎮稍遠是漁塘村箐邊六組進行交易。
跳坡節
2月14日,時值一年一度的苗族“跳坡節”,雖然寒氣未退,但黔西縣紅林鄉數千名苗族同胞過節的熱情卻絲毫不減,在鄉黨委、政府的組織下,身著盛裝,唱著山歌、吹起蘆笙、載歌載舞一起歡慶自己的節日。
文藝節目的表演中,表演者展示了苗族同胞精美的服飾,表演了自編的舞蹈,演唱了自編的歌曲,優美的舞姿和悅耳的歌聲迎得了現場民眾陣陣掌聲和喝彩。在文藝節目表演結束後,還舉行了計畫生育知識搶答賽,寓教於樂,加大計生知識的宣傳力度。
紅林彝族苗族鄉位於黔西縣西北面,東鄰洪水鄉、金坡鄉,南鄰林泉鎮,西北
鄰原大方縣普底鄉,距縣城29公里,全鄉轄10個村、1個街道居委會。鄉內居住著漢、彝、苗、白、滿、布依、仡佬、穿青人等19475名各族民眾。近年來,紅林鄉黨委、政府在努力發展全鄉社會各項經濟,帶領全鄉老百姓脫貧致富的同時,為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弘揚民間民族文化,豐富全鄉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增進各民族團結,曾成功舉辦過十月初一的彝族“彝年節”、正月初八的苗族“跳坡節”等大型的民族活動。
此次“跳坡節”活動的舉辦,既豐富了廣大民眾的業餘文化生活,充分展示了苗族同胞璀璨而豐富的文化底蘊,同時,也讓參加的民眾對計生知識有了更多的了解,更為全鄉精神文明建設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火把節
火把節— — 彝族的狂歡節:“火把節”一般在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晚上舉行,是彝族盛大的節日。當夜幕降臨後,人們揮動火把,成群結隊繞村串寨,翻山過田,互相往對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漫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晝。照彝族的習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是親密友愛;青年男女互撒,則是戀愛的開始。火把“嘭”地騰起一團絢麗的火花,並揚起一股香氣,是表示一種美好的心愿;後輩對老輩撒,是尊敬,祝福長壽;長輩對晚輩撒,是愛撫,祝願吉利。
傳說一
傳說遠古時代,勤勞勇敢的彝族人民,迎來了一個金色的秋天。望著豐收的景象,男女老幼歡歌起舞……但是,可恨的天王,不讓彝族人民過上美好的日子,派來了一個叫十大力的大曆士,毀壞彝山的莊稼。 彝族人民看著自己辛勤勞動的果實被糟踏,個個怒火胸中燒。一個叫包聰的小伙子要阻止十大力的暴行。他與十大力展開了一場殊死的搏鬥。大風從四面八方趕來觀看,山神們伸長脖子觀望。包聰和十大力扭打在一起,象兩條巨龍舞動,頭和頭頂在一起,象兩座大山。四支腳踩過的地方都變成了深深的水井,膝頭跪過的地方成了水塘。太陽升起又落,月亮落了又升,他們扭打了三天三夜,十大力終於精疲力竭,包聰乘機揮起一腳把它踢倒在地。大山看了張大嘴巴稱讚,大樹伸拇指喝采,箐水歌唱頌揚,大風把英雄的事跡到處傳播……天王聽了惱羞成怒,撒下一把香灰。霎時,香灰變成了無數的害蟲,落滿彝山。彝族人民眼看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又要遭毀,大家集合起來,一人一個火把,組成一條火龍,遍游田野,把害蟲全部燒死了。終於保住了自己的勞動果實。從此以後,火把節成了彝族人民“除蟲害,慶豐收”的節日。
傳說二
出自《南詔野史》及師範《滇系》,這兩書載:南詔首領皮羅閣企圖併吞另五詔,將會五詔於松明樓而焚殺,鄧賧詔妻慈善諫夫勿往,夫不從而被殺,慈善閉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石林彝族撒尼人視火把節為紀念民眾與惡魔鬥爭勝利的節日;武定彝族認為過火把節是要長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樣粗壯。後人以此祭火驅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到了節日,各族男女青年點燃松木製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間活動,邊走邊把松香撒向火把,或進行集會,唱歌跳舞,或賽馬、鬥牛、摔跤。近代,人們利用集會歡聚之機,進行社交或情人相會,並在節日開展商貿活動。
教育資源
黔西縣紅林彝族苗族鄉鮮花國小
黔西縣紅林彝族苗族鄉檬井國小
黔西縣紅林彝族苗族鄉安箐國小
黔西縣紅林彝族苗族鄉箐邊國小
黔西縣紅林彝族苗族鄉慶河國小
黔西縣紅林彝族苗族鄉新發國小
黔西縣紅林彝族苗族鄉吉星國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