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村

紅星村

安徽省宿州市碭山縣玄廟鎮紅星村

1.地理位置: 紅星村位於安徽山東交界點,本村中胡楊自然村,董新莊自然村,董台子自然村,姜庵自然村,蔣新莊自然村分別與山東省單縣蔡堂鎮的張新莊、龐莊、曾文莊相連線,也是安徽省與山東省的省界。 2.人口: 紅星村全村共5000餘人,1250個家庭,其中大學以上學歷200人左右,國中-高中畢業2000餘人。 3.經濟: 紅星村以農業為主要收入,其中梨樹的種植面積是全村田地的30%,蘋果樹、桃樹、西瓜等其他水果種植占20%,另有小麥、玉米、棉花、樹木板材、蔬菜等種植。家禽以豬、羊為主。 4.風光: 紅星村是黃河故道流經之地,故道兩旁大面積楊樹林;其內有二百餘種國家2級重點保護鳥類,濕地面積5萬多平米,全村90%為沙地,是種植果樹(碭山梨)、西瓜的絕好地。 5.企業: 安徽省碭山縣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梨的銷售,加工,科研為中心,服務三農建設項目,致富於農民百姓. 碭山縣順碭梨汁加工廠:以碭山梨的果汁加工為主。 碭山縣天地人麵粉廠:以收購小麥,加工銷售麵粉為主。 碭山縣天華板材加工廠:加工木材,家具等為主。 6.特產: 紅星村:世界聞名的碭山酥梨生產基地之一。

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楊郢鄉紅星村

紅星村位於楊郢鄉北面,南邊是余莊村,北邊是寶山村,東邊是靜波村,西邊和自來橋鎮接壤,現在的紅星村是原陳郢村和紅星村兩村合併,合併後有8個村民組,現有人口2300多人,有耕地158公頃,總面積8平方公里,有兩座小二型水庫,塘壩10個,國小校1所,農作物以小麥、水稻為主,經濟作物有西瓜、花生、山芋等,人均年純收入3500元,水泥路貫穿全村8個村民組。

遼寧大連市瓦房店市炮台鎮紅星村

紅星村位於炮台鎮東部,占地面積3.8平方公里,有良田2318畝,有4個自然屯,5個居民組,現有388戶,人口1158人。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哈大公路近在咫尺,是個山清水秀、得天獨厚的發展寶地。 村支部班子成員3人,下設4個黨小組,現有黨員51人,非黨積極分子8人,村委會班子4人,後備幹部5人,居民組長4人,村民代表30人。 紅星村在兩個文明建設中,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以十七大精神為指針,深化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發揚炮台人的“三種精神”,以高昂的氣魄、嶄新的姿態和思路開拓進取,把紅星村建設成為富裕、安定、文明的強村而共同拼搏,再創輝煌。

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縣橫塘鎮紅星村

紅星村位於江西星子縣橫塘鎮南端,距鎮政府約1公里,東鄰橫塘聯盟村,南接蘇家壋鄉,西接澤泉鄉,橫蘇澤公路穿村而過,全村有耕地面積1843畝,大中型水庫8座,電灌站1座,有14個自然村,747戶,總人口3158人,性別比為55:43,外出務工人員317人,有黨支部1個,黨小組8個,黨員58名,黨員致富能手11人。 村境內有林地面積3280畝,主要為松炭林,果園1所,除要出產雪梨。村民以水稻、棉花種植為主,村內有以紫雲羽絨有限公司為龍頭的羽絨加工企業30餘家,2006年人均純收入2800元。 村集體經濟收入來源主要依靠轉移支付,村現無村級組織場所,暫租用企業用房辦公。 村內各自然村基本完成水泥路硬化,有線電視入戶率60%,電話裝機560戶,入戶率70%。 村里設有國小,為1997年廣東健力寶集團捐資建設,校內配有電視機1台,VCD 1台,計算機1台(均為政府採購),在校學生470多名。

江蘇省南京市溧水縣開發區紅星村

紅星村地處溧水縣城西北側5公里,距祿口國際機場3公里,123省道貫穿全江蘇省南京市溧水縣開發區紅星村村南北,寧杭、寧高兩條高速公路會集於村南。2001年將原紅星村和原烏山村合併,形成現在的紅星村村域規模。村區位優越、環境優雅、資源獨特、四季鳥語花香。轄區內東有葛山、西有團山、尖山,盛產稻米、優質水果、高檔茶葉,地藏取之不盡的優質富硒礦泉水。目前,紅星村轄區面積8.9平方公里,水旱地面積12000餘畝;下轄7個村民小組(13個自然村)、1個集鎮居委會(烏山集鎮),總人口4180人,黨員143名。 紅星村硬體設施完善。水、電、通訊到戶率均達100%,硬質化道路通向各個自然村,森林覆蓋率達40%以上。為改善村民的居住環境,紅星村每年籌集40萬元資金用於各自然村的環境整治工作,保持村容整潔;隨著村級經濟的不斷增長和人均收入的不斷提高,轄區內商貿繁榮興旺、村民安居樂業、村內政通人和、村體文明和諧,年年都得到上級黨政組織的嘉獎。2008年全村各業經濟總產值達2億多元,村級可支配收入150多萬元,人均收入9974元。

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袁花鎮紅星村

紅星村位於袁花鎮,距海嘉興市寧市區約7公里,硤尖公路,農肖公路,談石公路叢橫交叉,正規劃設計中的紹嘉高速公路南北貫通全村,交通十分便利。 全村有30個村民小組,33個自然村落,870家農戶,在冊戶籍人口3185人,總勞動力1859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的為518人。村區域面積5.69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桑園,果園。全村的農業生產以水稻,蠶桑、梨子和母豬為主。村內還有幾十家個體私營企業。村領導班全體成一起上門做好思想教育,勸導說服工作,使之提高認識積極配合。由於宣傳發動,思想教育工作做到位,因此在具體的實施過程、工作順利,進展迅速。

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水東鎮紅星村

紅星村位於鎮政府東北部,東與贛縣梅林鎮相連,南與七里村毗鄰,西北與馬祖岩相鄰,北與贛縣儲譚鄉交界,總面積5310畝。轄7個村民小組。2006年底總戶數356戶,總人口1305。

雲南省玉溪市新平縣平甸鄉紅星村

紅星村委會是新平縣平甸鄉的一個行政村,地處平甸鄉西面,距平甸鄉政府所在地20公里,到鄉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新平縣城20公里。東面鄰新平縣城,南面鄰磨皮村委會,西面鄰腰街,北面鄰新化鄉轄竜雞、龍潭、迭社莫、水壩、扒拉黑、羅施斗莫、老余寨、貨木拉共8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390戶,共1608人,其中農業人口總數為1593人,勞動力1101人。 整個村委會國土面積55500畝,海拔1580米,平均氣溫22℃,適合種植烤、甘蔗、水稻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882畝,林地11693畝,人均耕地1.17畝,共有經濟林果地207畝。全村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為主,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5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90元。

雲南省大理州彌渡縣彌城鎮紅星村

該行政村隸屬彌渡縣彌城鎮,地處鎮的東邊,距 鎮政府所在地13公里,到鎮的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縣城13公里。東鄰祥雲,南鄰寅街,西鄰新莊,北鄰 山高。轄24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583戶,有鄉村人口6197人,其中農業人口6197人,勞動力395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868人。 全村國土面積21.62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氣溫17℃,年降水量780毫米,適合種植包穀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857.25畝,人均耕地0.3畝,林地 23,555.50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904.8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17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

福建省泉州南安市詩山鎮紅星村

紅星村位於詩山鎮中部,是詩山鎮第五大行政村,東面為美麗的潭金溪,西、北面鳳山、文章、鐘山環抱,南與詩山街相鄰,村落面積4平方公里。有16個村民小組,村民1368戶5480人。旅居東南亞各國及港、澳、台的宗親有三千七百多人。 紅星村自1962年從紅旗大隊拆出,自立為“紅星”大隊, 1984年改稱“紅星”村委會。紅星村是革命老區,村中的南坪自然村曾有九位革命烈士為新中國的解放事業獻出寶貴的生命,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新篇章。 紅星村歷史悠久,境中保留著一座四百多年前的呂氏宗祠古建築,1990年重新修葺,祖厝正面紅磚牆,綠色琉璃瓦,廳牆青石雕琢,人物如生,花草吐艷;頂下廳及天井地板鋪上高級石板材,光潔如鏡,大埕及圍牆都是白石磚鋪砌;新祠亭更為美觀,大池重修,筆架山峰倒映池中,更為壯觀,是村民文化宗教活動之場所。 紅星村土地肥沃,是村民繁衍生息之寶地,泉德等公路穿村而過,公路四通八達,龜鰲戲水,山明水秀。登龜、鰲二山俯瞰全境,漢式屋宇巍然,高樓大廈層疊,工廠、石場林立,處處生機勃勃。 紅星村古今人才輩出,文有博士縣官,武有將軍校尉,商有億萬富翁。各項事業蒸蒸日上,興旺發達。先後被福建省評為“文明村”,“明星村”的榮譽稱號。[1]

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紅星村

紅星村位於205國道紅星段以西,有3個村民小組,人口480人。該地以天然地下泉水長年不息而知名,故小地名又叫泉水壩,目前,已開發成一個可容納200多人的天然泉水泳場,泉水冬暖夏涼,吸引了眾多的游泳愛好者,是一個純天然環保型的休閒場所。文泉片示範點在新農村建設中,依託地利資源優勢,把新農村建設和完善生態環保休閒設施緊密結合起來,有效地推進了示範點建設。 一、利用自然資源,拓寬增收渠道。理事會緊緊圍繞建設“生態休閒型”村莊的目標,堅持“關鍵在黨員帶頭,根本在民眾參與”的創建原則,認真做好規劃,布好局,大力改善村莊軟硬環境,努力打造環境優美、生態自然、居住環境與休閒場所相互協調的天然休閒勝地。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淨化美化村莊環境,吸引更多的游泳愛好者,更好地經營天然休閒泳場,增加集體經濟收入。 二、紮實實施“四化”,推進村莊建設。通過宣傳發動,多方籌集資金,圍繞開發山泉水游泳場、建設生態休閒村莊,組織民眾捐資投勞,紮實推進“四化”建設,至目前,已投入建設資金8萬元。一是“硬化”,對村道進行硬底化,平整、擴大村道路基700米,硬底化游泳場停車場1700多平方米,方便、吸引游泳愛好者;二是“淨化”,全面清理雜草、雜物,拆除影響環境美觀、污染大、閒置荒棄的廁所5間、雜屋11間,維修圳道700米;三是“亮化”,在主要村道安裝路燈12盞,解決了農村公共場所夜間照明問題;四是“美化”,綠化植樹300株,粉刷牆面1200平方米,整理線路涉及農戶35戶,完善了環境設施等。[2]

福建省泉州安溪縣劍斗鎮紅星村

地處劍斗鎮政府駐地西南23公里處,海拔730米。原屬月星村,1979年11月從月星村析出。村委會設在後寮,轄9個自然村。村民主要為王姓。[3]

雲南省普洱市按板鎮紅星村

村情概況
村委會所在地該行政村隸屬於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按板鎮,地處按板鎮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5.00公里,到鎮道路為砂石路,交通方便,距縣65公里。東鄰杏城村,南鄰文臘村,西鄰文牘村,北鄰社區。轄平寨、堂房、毛家田等16個村民小組。全村國土面積67.20平方公里,海拔1,150.00 米,年平均氣溫19.00℃,年降水量1,300.00 毫米,適合種植玉米、水稻等農作物。
自然資源
截止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891.00 畝(其中:田927.00 畝,地1,964.00畝),人均耕地1.48畝,主要種植糧食作物;擁有林地75,627.00 畝,其中經濟林果林825.00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42畝,主要種植芒果、香蕉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3,101.00 畝,其中養殖面積57.00 畝;荒山荒地14,190.20畝,其他面積4,990.80畝。有銅礦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543 戶通自來水,有543戶水質未達標,有543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03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 326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72戶。  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柏油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5.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5.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5 輛,拖拉機18輛,機車160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395.00 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395.00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00 畝。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29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84 戶;建有小水窖318 口。全村有16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6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6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6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6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6個自然村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85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45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96.7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71.87萬元,;畜牧業收入 29.14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820 頭,肉牛 115 頭);漁業收入12.54 萬元;林業收入562.83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20.3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33.00元,農民收入以農林牧業等為主。
人口衛生
截止2008年底,該村有農戶543戶,共鄉村人口1935人,其中男性972人,女性963人。其中農業人口1935人,勞動力968人。該村以哈尼族、彝族為主(是漢族、少數民族混居地),其中哈尼族1045人,彝族498人,其他民族402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697人,享受低保175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
文化教育
截止2008年底,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696.00平方米,擁有教師8人,距離鎮中學5.00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31人,其中小學生84人,中學生47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32 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891.00 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一事一議籌勞800.00元(勞均10元)。年末集體總收入3.00萬元,有固定資產15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會議等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村務。[4]

內蒙古自治區奈曼旗紅星村

紅星村總土地面積7000多畝,其中耕地3500畝,全村245戶,1098口人。1999年以前,村里債務高達40多萬元,農業基礎條件十分落後,僅有的6眼機電井和兩台變壓器,由於農網線路老化,不能滿足農民需求,村民只能望“井”興嘆。由於連年乾旱,該村糧食畝產在400—600公斤上下徘徊,人均收入不足800元,成了有名的貧困村。 就在這時,新組建的“兩委”班子針對該村的實際,確定了抓水源建設,打井上電,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的發展思路。首先他們對處於癱瘓狀態的農網線路進行全面改造。為解決農網改造資金不足問題,村“兩委”班子動員村民集資14萬元,村“兩委”班子成員集資4萬元,同時又多方爭取上級扶貧資金30萬元,保證了農網改造及時開工。經一個冬春的奮戰,終於在2004年春播前完成了農網改造和打井配套。至此,全村人均水澆地面積由過去的不足1畝,增加到3.1畝,現在該村的3000多畝耕地全都變成了水澆地。 村民李軍是一個看上去既憨厚、又聰明能幹的小伙子。前幾年由於沒有水澆地,他白扔了2.5萬多公斤糧食,成家7年了還沒蓋上磚房。2004年他家的14畝地都變成了水澆地,打了1萬多公斤玉米,這樣的收成還是頭一回。李軍說:“糧食有了,我還要把秸稈利用起來,養兩頭黑白花牛,這往後的日子好過了,我蓋磚房就更有信心了。” 人心齊,泰山移。經過努力,紅星村改造農用線路總長達8000多延長米,新增變壓器7台,打配機電井32眼,改造中低產田1000畝,糧食平均畝產一躍超過800公斤,全村糧食總產達280多萬公斤,2004年全村人均農業收入可達2000元。 村民的收入多了,心氣兒也順了。經過深入細緻的思想工作使積壓多年的36萬元村集體債務得到了一次性化解,現在的紅星村村容、村貌、村風煥然一新,正朝著小康村邁進。該村先後被旗委、旗政府、旗綜治委命名為“文明村”、“三個代表”學教活動先進黨支部、“安全嘎查村”榮譽稱號。[5]

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琅岐鎮紅星村

[行政隸屬與交通位置] 紅星村系福州市 馬尾區 琅岐鎮的行政村,位於琅岐鎮北部,在“閩琅”中地理位置較為中心的地段。 [村落與居民] 村落面積1.3平方公里,現全村人口達1696多人,506戶,10個村民小組。 [村風村貌] 紅星村從建村至今全村面貌大有改觀,特別是在歷史文物保護中非常的重視,由衙前各村村民出資對在地處本村的“大王宮”和“大哥宮”等古建築進行了修復;村落環境都得到了較大的改善;在落實工作中得到上級領導表揚:在2001年被福建省計生協會、琅岐經濟區管委會分別評為“村級先進單位”和“先進協會”,同時在95年被馬尾區委評為“先進黨支部”等。 [歷史人文] 紅星村原屬琅岐公社管轄,舊稱衙前鄉紅星大隊(今琅岐鎮紅星村),紅星村田中亭始祖恆祿公定居此地繁衍,至今已有200多年。其中裔孫陳奮策(原任福建省政協委員,正教授)、陳奮飛(原任民國海軍艦隊司令員,少將軍銜)、陳熊生(軍委主席鄧小平授予大校軍銜)為黨和國家做出了應有貢獻。 [建築景觀] 紅星村現留有省級保護文物建築和近年新建的禮堂建築等,其中衙前禮堂尤其巨觀,它是由在外華僑、企業家和一部分民眾及大哥宮籌資200多萬所建的,在前鋒轄區內算是一座巍峨壯觀的建築物;位於紅星村聯合路段,總面積達1900平方米,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寬30米、高13.5米,;禮堂外觀以大理石砌成,交融出獨特的魅力;在禮堂內有35排座位可容納1350人觀眾;縱觀舞台設計新穎、燈光音響齊全、設備配套完善,是民眾文化、娛樂於一體的立體性文化場所。 [物產經濟] 紅星村現有農田800多畝,其中種植各種農作物達20多種,特別是從外國引進的巨峰葡萄真是吃了又想吃。[6]

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黃宅鎮紅星村

紅星村由夏田畈、銀鎢、郭村、下宅市四個自然村組成。全村人口1593人,人均耕地0.2畝,地處原治平鄉,縣黃宅鎮第二管理處所在地,農曆2.5.8日整個治平20餘個村的集市日,農貿、商業、飲食、金融、文化、衛生於一體、鎮工業分在該村興建工業企業近20家,村民100%能自來水,全村供電電網都已進行改造,洗化、亮化、綠化、硬化、美化工程正在實施中,村民生活起居方便,大棚葡萄、藥材、蔬菜、花卉等特色農業飛快崛起,實行規模集約經營。村民主要收入來源:農業、經商、運輸、漁業養殖業等,每人均收入在5000元左右。[7]

浙江省紹興市紹興縣漓渚鎮紅星村

紅星村現有人口1098人,366戶,黨員41人,先後被評為省級文明村、省級衛生村、省級民主管理示範村、省級全面奔小康示範村、市縣級文明村、市縣級衛生村、市縣級民主管理示範村、市縣級全面奔小康示範村、市縣級計生特色村、市級綠色生態村、市級體育特色村、縣農村黨員教育點、縣關心下一代先進集體,連續十年被市委市府縣委縣府評為“五好先進黨組織”。我們紅星村連續九年評選出村級各類先進個人和各類村級先進家庭。[8]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葭芷街道紅星村

紅星村現有7個村民小組,農村住戶326戶,總人口871人,其中勞動力509人,耕地面積為381.16畝,村集體經濟總收入為11.1萬元,2007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11490萬元,人均收入達8335元[9] 。

上海市閔行區華漕鎮紅星村

紅星村地處華漕鎮東南面,滬杭鐵路和華翔路貫穿其中。距離虹橋機場1公里,交通便捷。村域範圍總面積2389畝,全村共有8個村民小組,312戶人家,戶籍總人口1112人。2007年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動遷,我村涉及6個村民小組,動遷戶228戶,征地轉居466人。2006年度我村被評為“先進集體”,2004-2006年 被評為“五好村黨組織”。 [1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