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鎮[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紅旗鎮]

紅旗鎮[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紅旗鎮]

紅旗鎮是海南海口市瓊山區的一個鎮,位於瓊山區中部,東鄰大致坡鎮,西靠舊州鎮,南接三門坡鎮,北連雲龍鎮。全鎮南北向最大縱間距13公里,東西向最大橫間距約9公里。紅旗鎮人民政府駐土橋墟,距府城31公里。 全鎮總面積11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8.6萬畝,占全鎮土地面積的51%。2007年,全鎮總人口23767人。

歷史沿革

1933年,紅旗鎮屬瓊山縣第七區。1939年後改屬第二區。1950年劃為第一區。1957年撤區建立土橋鄉。1958年成立太陽升人民公社(範圍包括現紅旗、雲龍、舊州全部及靈山的晉文、演豐的美藍等),社址土橋圩。1959年7月,分開成立雲龍、舊州兩個人民公社,現紅旗鎮屬雲龍公社;1961年從雲龍公社劃出分設土橋人民公社。1968年改稱紅旗公社。1983年改稱紅旗區公所。1987年改設紅旗鎮。 1994年隸屬瓊山市。2002年10月,海口、瓊山行政區劃調整。2003年1月1日,瓊山區正式成立,紅旗鎮隸屬瓊山區。

管轄地區

紅旗鎮管轄1個社區、10個建制村,1個農場,137個自然村,153個村民小組。

社區:土橋社區。

建制村:昌文村、大山村、龍榜村、合群村、道崇村、蘇尋三村、龍源村、龍發村、墨橋村、紅旗村。

地理

紅旗鎮位於瓊山區中部(海榆東線34公里處),東與大致坡鎮毗鄰,西與舊州鎮交界,南與三門坡鎮接壤,北與雲龍鎮相連。全鎮南北向最大縱間距13公里,東西向最大橫間距約9公里。全鎮總面積11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8.6萬畝,占全鎮土地面積的51%。

紅旗鎮地勢南高北低,多丘陵。較高的山有黑嶺(海拔138米)、紅旗嶺(海拔157米)、日曬嶺(海拔171米)。地質屬玄武岩層,大部分是沙壤土,松疏,易於耕作。境內有小溪溝10條。

人口

紅旗鎮總人口23275人,人口密度為211人/平方公里。

2007年,全鎮總戶數為 4549戶,總人口23767人。

政治

紅旗鎮現任主要領導人

中共紅旗鎮委員會書記、紅旗鎮人大主席:王小寶

紅旗鎮人民政府鎮長:徐生棵

中共紅旗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王江

經濟

紅旗鎮是具有“23年紅旗不倒”光榮歷史的革命老區鎮,是毛主席在農業生產合作化年代親手樹立的一面“做出榜樣給農民看”的旗幟。近幾年來,紅旗鎮委鎮政府帶領全鎮農民,緊緊依靠黨和國家的一系列正確方針、政策和優惠條件,一方面大力推進農村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致力發展熱帶高效農業,著力提高農民收入,形成了香蕉、橡膠、木質水果、瓜菜、養豬、養鴨、養魚等為龍頭產業的經濟發展格局。一方面致力於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著力打造文明生態鎮。鎮委鎮政府提出要樹立和構建“紅旗意識、全球意識、人才意識”三大意識,努力把紅旗建設成經濟繁榮、生活富裕、環境優美、社區文明的鄉鎮。

旅遊

本立村

本立村是革命老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1954年10月,瓊山縣委以本立村、本禮湖村和大萬村三個初級農業社為基礎,組建了紅旗農業生產合作社。經過一年的發展,1956年是當時海南最大的一個農業合作社,對當時的農村建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成了海南農業發展的一面旗幟。1955年10月10日,毛澤東主席對紅旗農業生產合作社作出批示。本立村大力加強文明生態村建設,先後被評為“無毒村、”“計畫生育合格村”、“信用村”、“美德在農家活動先進集體”,被省評為“文明生態村建設示範村”,並被選定為省農業機械化和農業機械安全使用示範村。

南疇湖村

南疇湖村經多方籌集資金創建文明生態村,全村生態環境和民眾精神風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建成處處美景相映,湖光水色渾然一體的上檔次、上水平的文明生態村。南疇湖村現有村民60戶,319人,坡地720畝,水旱田260畝。全村以種植橡膠為主要產業,戶均種植橡膠11畝,是由當地聞名的“橡膠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