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新村

紅新村

紅新村是朝鮮民族村,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料甸滿族鄉,全村住房磚瓦化率、自來水、電話入戶率、道路硬化率、義務教育普及率均達到100%,實現人均純收入2萬元。在婦女民眾中開展了“三帶三做”活動,即:把孝心帶給長輩,把禮節帶給家庭,把道德帶給社會,促進了鄰里和睦。堅持開展“三必訪”、“四必探”、“五必賀”活動。即家庭出現矛盾必訪、村民情緒低落必訪、村民打工回國必訪;村民生病必探、出國必探、老人去世必探、家庭出現困難必探;村民獲得先優模稱號必賀、結婚必賀、婦女生育必賀、學生考上大學必賀、老年人過壽必賀,溫暖了村裡的千家萬戶。

基本信息

歷史變革

據傳,本村為清朝時期所建,初名為“康家莊”,本村南有一村袁家莊舊名為“麻磣店”(麻磣是一種餵豬的飼料),本村西有一村名為“馬芝”,此村內多數人姓“朱”,於是馬芝村村人便編造一謠曰“康家莊,麻磣店,不夠姓朱的一頓飯兒”,此謠在當地傳播甚廣,據說此後本村便年年死人,愈加衰敗,最終引發本人村村人憂慮與憤恨,於是反其意改村名為“狼虎莊”,號稱“東有狼西有虎”,虎狼皆吃“朱”(豬),據說此後本村便風調雨順,日益興旺發達,而鄰村“馬芝”則因本村“西有虎”“吃豬(朱)”的侵襲,日漸衰敗萎縮。為脫此境,馬芝村在與本村村間修一溝,名曰“貓溝”,俗稱“貓溝子沿兒”,因貓是老虎的師傅,是老虎不敢西去吃豬,故而馬芝村境遇才逐漸好轉。在後來的傳播中,“狼虎莊”被傳成了“老虎莊”,並在民間一直沿叫至今。改革開放以來,可能某些人覺得此名不託,在上報村名時,改叫“紅新村”,此名乃本村官方之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