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街道[遼寧省凌源市紅山街道]

紅山街道[遼寧省凌源市紅山街道]

辦事處辦公地點位於本街道廟東村,總面積53.6平方公里;下轄8個行政村,分別是:廟東村、建昌溝村、凌北村、野岱溝村﹑三官甸子村﹑葛溝村、牛河梁村、哈海溝村計37個村民組;2014年末,農業人口9734,居民2578戶,人口約1.04萬人。是凌源的東大門。

凌源市紅山街道辦事處因座落在紅山女神故鄉——牛河梁腳下而得名,於2007年由凌北鎮政府改制後設立,是古城凌源的東大門。

辦事處辦公地點位於本街道廟東村,總面積53.6平方公里;下轄8個行政村,分別是:廟東村、建昌溝村、凌北村、野岱溝村﹑三官甸子村﹑葛溝村、牛河梁村﹑哈海溝村,計37個村民組;2014年末,農業人口9734,居民2578戶,人口約1.04萬人。

轄區地處凌源丘陵地形區東北部,屬華北地層區是西小區之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16︒25︐,北緯41︒16︐30”,氣候特徵為冷、暖、乾、濕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熱同季,乾冷同期。全年平均日照時間為10.27小時,作物生長期超過1500小時。全年平均氣溫8.40℃,全年無霜期達148—151天。

轄區內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白雲石、玄武岩、銅、鎂、鐵等礦藏儲量豐富,可供大規模開採,以乾鮮果品為主的林產品可為綠色環保食品的加工,提供充足的原料來源。

近鄰凌源鋼鐵集團公司,監獄管理分局所屬企業,凌源市工業園區的特殊區位優勢,創造了為其相關企業提供產前、產中、產後配套服務的先決條件。

地下水資源可滿足使用,高、低壓電網容量充足,網路通信、移動通信覆蓋各個角落,錦承鐵路貫穿境內,101國道與306國道,凌左線公路在境內對接,距高速公路凌源出入口不足2.5公里。國小就學方便,託兒所、幼稚園遍及各村。兩元錢的公車費可隨時完成進程的往返。

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區在積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已被列為國際旅遊項目。境內的木蘭山曾為大將軍李廣、巾幗英雄花木蘭色宿營地而令人神往,其旅遊區的開發正在運籌之中。

座落於廟東村一組的清真寺,可容納200餘名穆斯林信眾集體活動,清真糧油、食品、餐飲等服務網點,在街區隨處可尋,蒙古族、滿族亦可在本街廣遇知音。

大豆腐、乾豆腐、煎餅、粘豆包、水飯、餎餖子、面魚子等,民間食品做法獨到可隨意品嘗,豬頭肉、豬肘、豬蹄、八珍雞等熟食品遠近聞名。

最美地名牛河梁村

在遼寧省凌源市紅山街道,有一個美麗的小山村——牛河梁村。因區域內有個山樑叫做牛河梁,村部坐落在此梁腳下,所以冠名牛河梁村。牛河梁村,位於本轄區東三公里處,系本市與建平縣的界山,梁頂西側在本街道境內,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攻打凌源城時使用的戰壕遺蹟,系紅山文化遺址中心區,亞洲第一人工萬畝油松林區之一。
區域內坐落著文明中外的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該遺址位於凌源、建平兩縣交界處。其中心區在本街牛河梁村石灰窯、廟前、西山、河湯溝等村民組大部。於1981年文物普查時期被發現,後又發現遺址地點10餘處,包括祭祀址和墓葬群。遺存分布面積達1.2平方公里,現已發掘出“女神廟”、積石冢、穴坑等多處。其建築設計和技術水平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頂蓋、牆體採用木架、草筋內外敷泥,表面壓光後或飾彩繪,具有承重合理、穩定性強的特點。主體建築既有中心主室,又向外分出多室,形成一個有中心、多單元對稱而又富於變化的殿堂雛形。經發掘和清洗,在女神廟內出土大量古遺物,包括泥塑像殘塊,陶製祭器等,尤為珍貴的是在女神廟主室西側發現的群像中,有一尊接近真人大小的女神彩塑頭像,頭部基本完好。據古人類學專家鑑定,女神頭像屬於蒙古利亞人種,女性,臉型和現代華北人臉型基本相同。在女神廟南的一個灰坑中發現有內涵豐富的出土文物,有夾砂陶器、泥質陶器、石器和獸骨等,其中褐陶、墨陶居多,紅陶次之。文飾有之字文、附加文和彩陶。
在此區域內還發生過一次著名的戰役——牛河梁之戰。
據當地年長者回憶,1946年秋季,中央軍1個排的兵力占據河湯溝車站日軍遺留的炮樓,保護其鐵路物資運輸。一日傍晚,八路軍近一個排的兵力自萬元店大杖子過梁至城子山處,被中央軍發現並交火。入夜後,八路軍邊打邊向前推進,至後半夜搶占牛河梁西坡至高點,隨即挖戰壕做掩體,準備對車站守敵發動進攻。第二天天剛放亮,戰鬥就已打響,時打時停一直持續了1天。第三天又持續了1天。傍晚,八路軍的一發炮彈擊中一個炮樓,隨後,中央軍便停止了反擊,入夜,八路軍有三五十人摸近炮樓,欲強行攻占,誰知中央軍的兩挺機槍突然從兩個炮樓內同時向八路軍猛烈掃射,致八路軍戰士紛紛中彈倒地,戰鬥即時停止。拂曉時分,八路軍巧妙攻入炮樓,但中央軍已蹤影皆無,只留下一具屍體一個傷兵。此戰使中央軍從此失去了該段的運輸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