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寨自然村

紅寨自然村

據相關資料顯示,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畝,有效灌溉率為71.43%。 人口衛生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農戶6戶,共有鄉村人口29人,其中男性14人,女性15人。 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距離國小校4.5公里,距離中學13公里。

基本信息

一、雲南省紅寨

村情概況

紅寨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廣南縣底圩鄉普龍村民委員會,屬於山區。位於底圩鄉北邊,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距離普龍村民委

紅寨自然村全景紅寨自然村全景
員會4公里,距離底圩鄉13公里。國土面積0.3平方公里,海拔880米,年平均氣溫19℃,年降水量1250毫米,適宜種植八角、茶葉等農作物。有耕地17畝,其中人均耕地0.3畝;有林地400畝。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未實現通電、路、電視、電話,無路燈。全村有5戶飲用井水,有5戶還存在飲水困

紅寨自然村小水窖紅寨自然村小水窖
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100%);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戶,占總數的100%。
該村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距離最近的車站9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3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3輛。
據相關資料顯示,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畝,有效灌溉率為71.43%。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7.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10.79%;畜牧業收入18萬

紅寨自然村養殖業紅寨自然村養殖業
元,占總收入的64.7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96頭,肉牛15頭);林業收入5.2萬元,占總收入的18.71%;第二、三產業收入1.1萬元,占總收入的3.97%;工資性收入0.5萬元,占總收入的1.8%。農民人均純收入2311元,農民收入以茶葉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1人(占勞動力的40.74%),在省內務工2人,到省外務工9人。人口衛生

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農戶6戶,共有鄉村人口29人,其中男性14人,女性15人。其中農業人口29人,勞動力27人。該

紅寨自然村衛生室紅寨自然村衛生室
村以瑤族為主。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7人,參合率93.11%;享受低保6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委會衛生所,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距離村委會衛生所6公里,距離鄉衛生院13公里。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宏蘭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底圩中心校。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距離國小校4.5公里,距離中學13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7人,其中小學生5人,中學生2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7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一是基礎設施建設滯後。二是農業生產投入資金不足。三是科技文化素質低。
該村的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二是加強農業科技的培訓;三是大力發展茶葉生產。

二、貴州省紅寨

紅寨,是南宮森林公園的一個重點景點,苗語謂稱“糾向”,解放後,國家實行新地名登記,便根據苗語“糾向”的“向”有紅色之意,改稱為紅寨。
紅寨地處原始森林深處,四面群山環抱,距縣城17公里,海拔1千餘米,三條清澈小溪穿寨而過,苗家房舍吊腳樓依山而建,鱗次櫛比,掩映在翠竹古樹之中。紅寨有張、邰、羅、楊、吳五姓居住,皆為苗族,尤以張姓居多,全村6個居民小組,220餘戶,1100餘人。
紅寨人傑地靈,民族文化資源豐富,自然環境優美。歷史上有包利王反清英雄的壯舉;有豐富多彩的民間口頭文學,高吭嘹亮的苗族飛歌,悠揚動聽的苗族情歌,氣氛濃烈的苗族曲藝“嗄百福”說唱藝術,娓娓道來,真情表意的酒歌;有巧奪天工、精美絕倫的挑花刺繡服飾;有深厚底蘊文化的十三年一次祭祖節、二月二祭橋節、六月吃卯節、十月苗年節等;有氣勢恢宏的高排蘆笙舞,節奏歡快的板凳舞,激昂歡飛的木鼓舞,妙趣橫生的兒童斗木牛等。古蹟遺址、景觀景點星羅棋布。千年古寨,生產、生活處處呈現著農耕文明時代的氣息,是現代人們進行社會科考、自然科考絕佳的聖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