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紅嘴藍鵲印度亞種雌雄羽色相似。前額、頭頂至後頸、頭側、頸側、頦、喉和上胸全為黑色,頂至後頸各羽具白色、藍白色或紫灰色羽端,且從頭頂往後此端斑越來越擴大,形成一個從頭頂至後頸,有時甚至到上背中央的大型塊斑。背、肩、腰紫藍灰色或灰藍沾褐,尾上覆羽淡紫藍色或淡藍灰色、具黑色端斑和白色次端斑。尾長、呈凸狀。中央尾羽藍灰色具白色端斑,其餘尾羽紫藍色或藍灰色、具白色端斑和黑色次端斑。兩翅黑褐色,初級飛羽外翈基部紫藍色,末端白色,次級飛羽內外翈均具白色端斑,外翈羽緣紫藍色。下體喉、胸黑色,其餘下體白色、有時沾藍或沾黃色。虹膜桔紅色,嘴和腳紅色。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山區常綠闊葉林、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次生林等各種不同類型的森林中,也見於竹林、林緣疏林和村旁、地邊樹上。海拔高度從山腳平原、低山丘陵到3500米左右的高原山地。生活習性
性喜群棲,經常成對或成3-5隻或10餘只的小群活動。性活潑而嘈雜,常在枝間跳上跳下或在樹間飛來飛去,飛翔時多呈滑翔姿勢,從山上滑到山下,從樹上滑到樹下,或從一棵樹滑向另一棵樹,縱跳前進。滑翔時兩翅平伸,尾羽展開,有時在一陣滑翔之後又伴隨著鼓翼飛翔,特別是在受驚時常吃力地鼓動著兩翼向山上逃竄。叫聲尖銳,似‘zha-zha-’聲。主要以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也吃植物果實、種子和玉米、小麥等農作物,食性較雜。動物性食物常見種類有叩頭蟲、金龜甲、蝗蟲、蚱蜢、蒼蠅、螽斯、蟋蟀、甲蟲、鱗翅目幼蟲和其他昆蟲,也吃蜘蛛、蝸牛、蠕蟲、螢火蟲、蛙、蜥蜴、雛鳥、鳥卵等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植物性食物主要為各種樹木和灌木果實與種子,偶爾吃小麥、玉米等農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