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68《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第二組)》郵票

紀68《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第二組)》郵票

紀68《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第二組)》郵票是為慶祝建國十周年,中國郵電部發行了5組紀念郵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第二組)”紀念郵票,是1959年國慶十周年發行的系列郵票的第二組。全套四枚,全部由國徽作為郵票的主圖。該郵票由孫傳哲設計,北京人民印刷廠印製,志號紀68(編號218-221)。

簡要概述

為慶祝建國十周年,中國郵電部發行了5組紀念郵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第二組)”紀念郵票,是1959年國慶十周年發行的系列郵票的第二組。全套四枚,全部由國徽作為郵票的主圖。

郵品樣板

紀68.4-1國徽(218)1959 紀68.4-1國徽(218)1959
紀68.4-2國徽(219)1959 紀68.4-2國徽(219)1959
紀68.4-3國徽(220)1959 紀68.4-3國徽(220)1959
紀68.4-4國徽(221)1959 紀68.4-4國徽(221)1959

郵票資料

郵票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第二組)
郵品類型:紀念郵票(紀字郵票)
郵票志號:紀68(編號218-221)
發行機構:中國郵電部
發行日期:1959年10月1日
發行數量:400萬套
印製版別:膠版
全套面值:0.42元
齒孔度數:14度
全套枚數:4(枚)
整版枚數:24(枚)(6×4)
設計者:孫傳哲
印製機構:北京人民印刷廠
【各枚詳細情況】
編號/面值(分)/規格(MM)/名稱/發行量(萬枚)
(218)/4/28×46/國徽/600
(219)/8/28×46/國徽/1000
(220)/10/28×46/國徽/400
(221)/20/28×46/國徽/400

郵票特點

本套郵票共枚,圖案相同,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國徽中間是五星照耀下的金色天安門,城樓上方的四顆小五角星以半弧狀環繞一顆大五角星,國徽四周為麥穗齒輪。齒輪和麥穗象徵中國的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天安門象徵中國人民的鬥爭精神,而五顆星則象徵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全國人民大團結。畫面未加框線,充分運用暖色色調的變化,突出了國徽四周的光暈,將國徽映襯得輝煌燦爛,光彩奪目,既富有立體感,又顯得莊嚴和穩重。
中國國徽形狀與比例:圓形
中國國徽圖案的組成:國徽中心為紅地上的金色天安門城樓,城樓正上方的4顆金色小五角星呈半弧形狀,環拱一顆大五角星。國徽四周由金色麥稻穗組成正圓形環,麥稻稈的交叉處為圓形齒輪;齒輪中心交結著紅色綬帶,分向左右結住麥稈下垂,並把齒輪分成上下兩部分。
中國國徽圖案的含義:紅色和金色融合在一起,體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聖和莊嚴。國徽圖案象徵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鬥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尊嚴。
中國國徽的歷史由來: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發布命令,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
中國國徽圖案的繪製方法:
1、兩把麥稻組成正圓形的環。齒輪安在下方麥稻桿的交叉點上。齒輪的中心交結著紅綬。紅綬向左右綰住麥稻而下垂,把齒輪分成上下兩部。
2、從圖案正中垂直畫一直線,其左右兩部分,完全對稱。
3、圖案各部分之地位、尺寸,可根據方格墨線圖之比例,放大或縮小。
4、如製作浮雕,其各部位之高低,可根據斷面圖之比例放大或縮小。
5、國徽之塗色為金紅二色:麥稻、五星、天安門、齒輪為金色,圓環內之底子及垂綬為紅色;紅為正紅(同於國旗),金為大赤金(淡色而有光澤之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

1991年3月2日,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8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並於1991年10月1日起施行。

【國慶】

1959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紀念日。1949年10月1日,北京30萬民眾齊集天安門廣場,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典禮。下午3時整,在民眾的歡呼聲中,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啟動電鈕,升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面五星紅旗,並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著舉行閱兵式,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檢閱了陸海空三軍的受閱部隊,並宣布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最後,在廣場上舉行了民眾遊行。全國已經解放的各大城市,也舉行了慶祝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