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村

紀村

紀村,位於河南省郟縣冢頭鎮東兩公里處。南臨“許洛古道”,北靠“黃阜崗”。秦時為紀家莊。西漢時,因紀信替劉邦而死,劉邦在此安營紮寨,形成一條繁榮的商業街,為紀念紀信,劉邦下旨更名為“紀信街”。後因口音誤傳為“紀村街”,民國時誤登記為“紀村街”。解放後簡稱“紀村”。如今四鄰八鄉的人們還一直習慣叫紀村街。

介紹

一、紀村的歷史沿革

紀村,位於河南省郟縣冢頭鎮東兩公里處。南臨“許洛古道”,北靠“黃阜崗”。秦時為紀家莊。西漢時,因紀信替劉邦而死,劉邦在此安營紮寨,形成一條繁榮的商業街,為紀念紀信,劉邦下旨更名為“紀信街”。後因口音誤傳為“紀村街”,民國時誤登記為“紀村街”。解放後簡稱“紀村”。如今四鄰八鄉的人們還一直習慣叫紀村街。

二、紀家莊的由來

根據《史記》《唐書》和大量的劉氏、唐氏、留氏等族譜記載,紀信是劉累族人的後裔。劉累是帝堯、陶唐氏的後裔,生於夏朝後期。《水經注》云:堯之末孫劉累因得罪了孔甲,懼怕而逃,從山西夏縣跑到魯縣(今河南魯山縣)時,族人走散,一部分隨劉累定居魯縣一帶,一部分定居寶豐東北一帶(今紀村),一部分跑到開封和江蘇沛縣。定居在紀家莊(今紀村)的劉氏家祖,號稱“父老”的旅長,就是紀信的祖公(紀信的父親紀忠,秦統一六國時犧牲),其中還有一個“父弟”的族人是副族長,他有一個女兒,這個女兒帶著婆家的三個侄子和全族六十餘口,都住在了紀家莊。因為走散,有姓柳的,有姓留的,劉氏後人為感激紀家莊的安頓,就統為紀姓。

據史料記載,當時這一帶為楚國管轄,他們實行一種管理制度,就是用一種“鐵里寨樹”編成圍牆當寨牆,環繞起來的封閉社區叫“鄉里”,以里為單位,每個“里”限住五十戶,“里”的核心人物稱為“父老”即族中家長。至到六七十年底,紀村的寨牆上還散落地生長著鐵里寨樹。公元247年,楚國定縣制時,他們在河南寶豐北和陽翟(今禹縣)以東之間又加了一個縣,命名為“夾邑縣”(今郟縣)郟縣東三十里處為城父社區,是襄郟禹的三不管地帶。將三面靠山在黃阜崗南雞心埂處居住的劉氏家祖的這個“鄉里”,命名為“紀家莊”。紀信就出生在這個紀家莊裡。

三、紀信街的由來

據《漢書》載,公元前204年,楚漢爭霸第三年,劉邦和項羽在河南滎陽大戰中被困,紀信做為劉邦的大將挺身而出,為救劉邦身穿龍袍從東門出以詐降,讓劉邦帶著妻子和愛將張良從西門逃走,結果被項羽燒死在戰車上。劉邦等兵退成皋,在陽翟(今禹縣)一帶養兵生息,之後到禹縣南紀信故鄉紀家莊(今紀村)看望紀信家人,拜見了紀信的母親,妻子和兒子一家後,悲喜交加。公元前205年6月12日,劉邦說:紀成(紀信原名)是為國捐軀,一道忠魂,忠孝貫日,並賜鳥柏一株,意為兄弟。賜紀性與劉性和為一族,紀家莊從此統為劉性。同時,建五所廟堂,廟敬情王。賜封紀信為天下都城煌,各周各郡縣建廟城煌,以“紀”正君,以“信”為綱。每年5月11日祭拜吉祥。賜全族黃金萬兩,土地40頃。旨令薄姬:妾記心上,紀通(紀信兒子)賜兒,紀母當娘。賜紀妻姐妹,一家上朝綱,總計天下大事,同享安康。紀信請放心,您娘座高堂,薄姬護理好,做飯洗衣裳。紀通隨我身,撐印皇宮藏。並旨令張良,在此安營紮寨,排兵布陳。即日擇吉,勘察地形速建紀氏都城以反項。周邊鄉鄰為供應軍需用品,集結在紀家莊西祠堂前,這裡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條繁華的集貿市場街,為感恩紀信,紀家莊逐漸被稱為紀信街。

四、紀村——曾經輝煌的“紀氏都城”

為反攻滎陽,劉邦下旨在紀家莊速建紀氏都城,命張良設計。張良曾在杜里(今杜莊村)企橋上拜黃石公師,精通八卦陰陽風水地理和兵法。他見黃阜崗南紀家莊這一帶,三面靠山,四面環水,是一塊五龍擇聖的龍鳳吉祥之地,東至許昌開封,西達洛陽,南通南陽,北指新鄭,各路大道在此交叉,並且物產豐富。張良按八卦定位,以紀家莊(紀信街)為中心,設計出了紀氏都城圖紙。

以紀信街小廟為中心,廟北“坎方”500米,青龍河以南70米為紀信冢。

廟西“乾方”為跑馬練兵場,四里處為兵營。

廟西“兌方四里”“雞心埂”處為閱兵台。

廟西南“坤方”500米處,建一柏五所廟(一棵鳥柏,院裡有五間廟堂)為情王廟。

廟西“兌方”三里處,為紀信忠烈牌坊。過路坊是火焚紀信的模似地。

廟東南“巽方”500米是烽火台(紀信家的桃園地)。

廟東“震方”500米為梨園。

廟西南“坤方”400米是紀信祠堂。

廟南500米路北,為紀信書院。

廟東南“巽方”100米兩處兩層樓前為腐房。

廟東南“巽方”井一口。

廟北“坎方”150米是紀信一家五進五出的住房,震方青龍水處井一口。

廟西北“乾方”250米建跑馬崗,其北建花園有井一口。

紀氏城關外:

西南“坤方”五里為王大廟。100米為馬車場養馬。再向北50米為囚地(監獄)

蘭天河橋南50米河坡為紀氏台,執法所用。

紀氏城北“坎方”二里(今王莊)是菜園地。

王莊東一里(今王寨)是中興廟,為劉邦住居。

紀氏城東“震方”五里是前凌堂(今凌堂村)是葬紀信用的凌堂。

紀氏城東北“艮方”八里是營地(今老官營),為官員居住地。

紀氏城西北“乾方”五里蘭河東,是天心廟。

紀氏城西南“坤方”五里蘭河西,是十方園,地母廟。

張良圖紙設計好後,劉邦親自在地心廟前上香鳴炮,方圓幾十里的部落,用本族各種方式祝賀紀氏都城的奠基。劉邦下旨即日動工,命盧館全權負責,令官兵參與建設,同時加緊操練。次日,劉邦和張良一行下南陽等地,集結兵源。紀世都城的建立,為劉邦後來重攻滎陽,打敗項羽,重建漢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五、紀信冢的由來

在建紀氏都城時,雖然劉邦下令建紀信冢,因為無法找到紀信屍體(或骨灰),加之忙於國事而擱置。劉邦攻開滎陽打敗項羽後,儘管找到了紀信的屍骨,只因國務繁忙,至到公元前195年劉邦去世,紀信冢也一直沒有建成。公元前157年,薄姬兒子劉恆即位,薄姬為實現劉邦感恩紀信的心愿,和兒子一起,把紀信的骨灰送回紀信的老家紀信街。5月11日在紀信東五里“震方”令凌堂村起殯,安葬於紀信街(今紀村莊)北。冢西北是一座土崗,時稱黃阜崗,是紀信年輕時練武的跑馬崗,冢北50米是青龍河。相對於後來的薄姬冢,老百姓至今仍習慣稱其“大冢”、小冢。

六、漢文帝之母薄姬娘娘冢(薄太后冢)的由來

薄姬是漢高祖劉邦之妃,一代明君漢文帝劉恆之母。據《郟縣誌》記載:“漢薄後,郟人”。她原來是秦時魏王魏豹的家眷,生性恬靜溫柔。公元前206年8月,韓信生擒魏王豹後,劉邦下令讓魏王豹到軍中戴罪立功,其家眷設為奴僕。薄姬入漢王室做織女,後又 為宮娥,招入內宮。因生劉恆,後成皇太后。

薄姬慧眼識人,經常告誡兒子勤政為民,做一代賢明聖主,使劉恆和後來的漢景帝劉啟(薄姬孫子),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文景盛世”。薄姬在世時,曾答應劉邦,她死後將墓冢旁以陪伴紀信,子孫為她掃墓時,不忘給紀信也燒些紙錢。劉啟根據其奶薄姬的遺願,將薄姬葬於紀信冢西南“坤方”200米緊靠村邊處。並把朝中最珍貴的吉光神獸(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其皮見火不焚,遇水不沉,霧夜會發光,現已絕跡)殺了,給紀信送一片獸皮以陪葬,保護紀信永遠不會被再燒。薄太后冢兩長多高,占地三畝多大,因低於紀信冢,老百姓習慣稱其為“小冢”。之後劉啟又在紀信情王廟大殿山牆山西,建了三間奶奶殿,每年8月15日,四里八鄉甚至百里之外的鄉親都來此祭拜。求兒求女,求官求財,形成了15天的谷查大會,紀信街逐漸被冷落。

紀村 紀村

附記:關於紀信、劉邦和薄姬們的傳說很多,尤其紀村和周邊上年齡的老百姓總是如數家珍,津津樂道。筆者已做整理,必要時再逐一匯報。

撰稿:河南省郟縣冢頭鎮紀村民間文藝家協會 劉同祥

特色產業

紀村 紀村

菸葉,紅薯為主導產業。逐漸形成了倆個農作物種植加工基地,即紀村紅薯“三粉”加工基地。冢頭鎮紀村紅薯種植面積大,澱粉含量高,帶動周邊村常年種植面積在3萬畝以上,產量超過6000萬公斤,加工的“三粉”產品口味純正,深受消費者喜愛,已被河南省農業廳批准為3萬畝無公害紅薯加工基地(豫農[市][2003]27號件)。

山兒西菸葉

紀村 紀村

“山兒西”煙以其葉片肥厚、色澤金黃、油分適中、氣味香醇馳名中外,是我國濃香型烤菸的代表,常年種植 。

紀村紅薯粉條

紀村 紀村

冢頭鎮紀村紅薯種植面積大,澱粉含量高,帶動周邊村常年種植面積在3萬畝以上,產量超過6000萬公斤,加工的“三粉”產品口味純正,深受消費者喜愛,已被河南省農業廳批准為3萬畝無公害紅薯加工基地(豫農[市][2003]27號件)。以紀村無公害紅薯加工的紅薯粉條口感爽滑有韌性。

粉條特點

紀村 紀村

粉條是以紅薯為原料加工製成的絲狀或條狀乾燥澱粉製品。紅薯粉條,灰色、黃色、黑色,有寬有細,營養豐富,和紅薯一樣,是 抗癌食品。適於熬、炒和涼拌。

營養成分

1. 粉條里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蛋白質、煙酸和鈣、鎂、鐵、 紅薯粉條-寬粉鉀、磷、鈉等礦物質;  2. 粉條有良好的附味性,它能吸收各種鮮美湯料的味道,再加上粉條本身的柔潤嫩滑,更加爽口宜人。

紅薯粉條營養信息:營養素每100克 

熱量 337.00大卡 碳水化合物 84.20克
脂肪 0.10克 蛋白質 0.50克
纖維素 0.60克 煙酸 0.10 毫克
11.00毫克 35.00毫克
5.20毫克 0.83毫克
0.18毫克 0.16毫克
18.00毫克 23.00毫克
9.60 2.18微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