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紀曉村,1943年10月生,1961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高中,工作後自學獲教育學心理學結業證書。1961年8月開始在北京師範大學實驗國小任教,1973年調入北京第一實驗國小任教。
主要貢獻
從1980年開始進行“激趣—探索”的教學方法研究。根據兒童的生理特點、心理特徵和認知發展規律,以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為突破口,誘發兒童強烈的救知欲,引導他們主動探索,生動活潑地學好數學。這項研究成果引起國內外的極大關注,國內不少新聞媒介進行了專題報導。日本電視台的工作人員曾專程來北京採訪並錄製了數學課,並以《意趣盎然的數學課》為題,向日本全國播放了45分鐘,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被譽為“紀氏教學法”。
學術研究
為全國各地教師做觀摩課和專題講座300多場,還發表論文30多篇,著書20餘本,帶徒弟30多名。至今仍然一如
既往地從事教育科學研究。
教學特色
(一)愛學生,講民主,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使課堂成為學習的樂園。 一般地講,初入國小的兒童都有愛學、學好的願望,正如原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的那樣:“剛剛開始學習就不想學的兒童是沒有的,也不可能有。”但是,兒童入學後,由於教師的態度、教學的方法存在問題,有些學校的新生很快就產生厭煩的情緒,逐漸遠離教師,甚至發展到與家長、老師對立,討厭學習數學。紀老師多年專教低年級,她教的班卻截然不同,學生從入學到離開紀老師,學習步步提高,學習積極性越來越高,學習習慣逐步養成。 (二)激發學習興趣,啟動學習內部動力,使學生願學和愛學數學
紀老師十多年來教學研究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啟動學習的內部動力,目的是使學生喜歡數學,學好數學,在生活中會用數學。她把學習興趣作為有效教學的條件、手段和最佳化教學的目標,也就是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有效教學的手段和著力點,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最佳化教學的目的和要求,這樣教學,抓得對,抓得好。 (三)講求趣味性,創造了一套調動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學會和會學數學
紀曉村老師十多年來教國小低年級數學課,她根據六七歲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創造了一套講求趣味性,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方法,從而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能力,開發了學生的智力,使學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四)採用教學過程積極化的策略,使概念、法則的教學由難變易,使計算由會到熟練
“教學的實質就是引導學生把人類已知的科學真理轉化為學生的真知”,把學生獲得的知識轉化為能力。這裡關鍵在於引導,在於採用積極化的策略,促進這兩個轉化。我國教學論專家胡克英指出:“教學工作本質上是引導這兩個‘轉化’的工作;施教之功,貴在引導,重在轉化,妙在開竅。引導轉化的作用,就是教師主導作用的實質”(胡克英《教學論若干問題淺議》,《教育研究》雜誌1979年第3期)。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兩個轉化的過程,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始終處於自覺、能動、活躍的狀態,這就是教學過程的積極化。紀曉村老師採用教學過程積極化的策略,使學生順利掌握數學知識,科學地培養計算能力。 (五)講求教學藝術,為培養小學生的全面素質打基礎
“教學藝術乃是教師嫻熟地運用綜合的教學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規律而進行的獨創性教學實踐活動”(《教學藝術論》,李如密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第85頁)。從這一定義來看,我認為教學藝術有三層意思:第一,教學藝術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普遍的教學原理、原則、方法、技能技巧的創造性運用,使其精妙、嫻熟、富有個性;第二,教學藝術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遵循美的規律,貫徹美的原則而進行的創造性教學,使教學具有形象性、情感性,給學生美的享受。教學藝術性越高,美的因素就越豐富,愉悅的教學效果就越能得到實現;第三,教學藝術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體現教師個性而獨具特色的藝術創造活動。教師像演員那樣運用語言、身態、表情,融語言表達和表演藝術為一體,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又像導演那樣,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專業功底和組織才能,去激發兒童的需要、興趣、好奇心和求知慾,而不僅僅是教知識,培養技能;教學藝術主要在於促進學生潛在的動力機制的轉化,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轉為主動,由壓力變為動力,使學生德、智、體、美得到全面地、生動活潑地發展,這就是教學藝術成果的重要標誌。
獲得榮譽
榮獲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巾幗建功標兵、北京市優秀教師、勞動模範、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北京市特級教師等榮譽稱號和北京市三八紅旗獎章、首都精神文明獎章等,並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是宣武區共產黨員十傑、巾幗十五傑、模範教師、拔尖人才、第一屆名師講師團成員。
評價
紀曉村老師教學效果的取得,主觀的原因,概括起來有以下三點:
1.堅持學習教育理論,堅持套用現代科學研究的成果
紀曉村老師十多年來,在教學和工作的過程中,堅持學習工現代教育理論,現代心理學理論和現代教學法理論,這一點在她的言談中、論文中有充分的反映。由於學習理論聯繫自己的教學實際,教學的觀念得到很大的提高,如教學不只是教知識、教技能,還要培養能力,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要使學生學會學習;要"寓教於樂""教學有方""開竅有術";要使學生"多思善問",學會探索;要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紀老師還十分重視吸收科學研究的成果,以武裝自己的頭腦,變成自己的信念,指導自己的工作。如她學習現代腦科學研究的成果,認為人腦的潛能巨大,有待於我們去開發。以此指導教學工作,堅持積極誘導,主動開設"趣味數學課";她努力參予教育科研工作,從自己的教學實際出發,接受科研課題,開展有計畫的科研活動,成為一個科研型的教師。
2.虛心向同行學習,把同行的經驗變成自己的"財富"
從紀老師成長的過程看,她拜過許多老教師以及區市教研員為師。在校內、校外研究教育教學問題時,她總是虛心學習,獨立思考,吸收對自己有用的東西。積少成多,日積月累,就使自己成為有經驗、有理論的特級教師。
3.有一絲不苟、刻苦鑽研和勇於創新的精神
紀老師作為實驗國小的教師,除了國小數學的教學任務以外,還有對師範院校學生進行實習的指導任務,作為老教師除自己教學工作外,還有帶年青教師的任務;作為特級教師除了本校的工作外,還有各種社會工作,但紀老師總是認真工作,刻苦鑽研,創造適合自己的新方法。我認為她的這種精神是她成功的關鍵,是值得我們很好學習的。
北京第一實驗國小校長夏麗鶯同志在談到紀老師時說:紀老師的成功來源於對教育事業的孜孜追求,辛勤耕耘和無私奉獻;來源於努為學習教育理論,更新教育觀念,潛心研究教育對象,在創造的道路上自強不息的奮力攀登;來源於她虛心接受教育專家和市區教研室同志們的指導;更是來源於她深深地植根於"實驗一小"的沃土之中。我們要學習她敬業愛生,不斷探索,勇於創造的精神。
這是該校領導對紀老師國小數學教學研究取得成功之原因所作的全面精闢的結論。讓我們為迎接新世紀的到來,為教育事業的發展,為祖國的富強,向紀老師學習!更祝願紀老師在今後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