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組織理論

巴納德(Barnard),近代管理理論奠基人之一。代表作:1938《經理人員的職能》,開創組織管理理論研究,揭示了管理過程的基本原理,經後人進一步發展,形成管理學領域的組織管理流派,對當代管理學體系產生了重要影響。

切斯特·巴納德(Chester I. Barnard,1886-1961),1906-1909年在哈佛大學讀完了全部經濟學課程,1909年進入美國電報電話公司工作,1927年起曾擔任新澤西貝爾電話公司總經理,一直到退休。在現代管理學領域,切斯特·巴納德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的大師級人物,屬於第二個時期(即行為科學時期)的代表。巴納德的貢獻,主要是理論上的貢獻,被稱為“現代管理理論之父”。

巴納德在漫長的工作經歷中積累了豐富的經營管理經驗,並深入分析現代管理的特點,寫出了許多重要著作。其中最有名的是1938年出版的《經理人員的職能》,被譽為美國現代管理科學的經典著作。該書連同他10年後出版的《組織與管理》是其系統組織理論的代表作,是其畢業從事企業管理工作的經驗總結。他將社會學概念套用於分析經理人員的職能和工作過程,並把研究重點放在組織結構的邏輯分析上,提出了一套協作和組織的理論(systemic Organization Theory)。

1、協作的組織系統

巴納德認為,社會的各級組織包括軍事的、宗教的、學術的、企業的等多種類型的組織都是一個協作的系統,它們都是社會這個大協作系統的某個部分和方面。這些協作組織是正式組織,都包含三個要素:協作的意願、共同的目標和信息聯繫。所有的正式組織中都存在非正式組織。正式組織是保持秩序和一貫性所不可缺少的,而非正式組織是提供活力所必須的。兩者是協作中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兩個方面。所有的協作行為都是物的因素、生物的因素、人的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這些不同因素的綜合體。

2、組織與人的協同

一個協作系統是由相互協作的許多人組成的。個人可以對是否參與某一協作系統作出選擇,這取決於個人的動機包括目標、願望和推動力,組織則通過其影響和控制的職能來有意識地協調和改變個人的行為和動機。對於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的不一致,巴納德提出了“有效性”和“能率”兩條原則。當一個組織系統協作得很成功,能夠實現組織目標時,這個系統就是“有效性”的,它是系統存在的必要條件。系統的“能率”是指系統成員個人目標的滿足程度,協作能率是個人能率綜合作用的結果。

3、經理人員的職能

經理人員的作用就是在一個正式組織中充當系統運轉的中心,並對組織成員的活動進行協調,指導組織的運轉,實現組織的目標。經理人員的主要職能有三個方面:⑴提供信息交流的體系;⑵促成個人付出必要的努力;⑶規定組織的目標。一個組織的生存和發展有賴於組織內部平衡和外部適應。管理的藝術就是把內部平衡和外部適應綜合起來。巴納德用了“感覺”、“判斷”、“感知”、“協調”、“平衡”、“相稱”等詞語來表述管理過程。

4、組織的有效性

組織的有效性取決於個人接受命令的程度。巴納德分析個人承認指令的權威性並樂於接受指令的四個條件:⑴他能夠並真正理解指令;⑵他相信指令與組織的宗旨是一致的;⑶他認為指令與他的個人利益是不矛盾的;⑷他在體力和精神上是勝任的。經理人員不應濫用權威,發布無法執行或得不到執行的命令。

巴納德組織管理理論對傳統的組織改造為現代組織尤其具有價值。要將偏重於非正式組織和非結構化的決策與溝通機制的傳統組織其改造為現代組織,就必須明確組織的目標,權力結構和決策機制,明確組織的動力結構即激勵機制,明確組織內部的信息溝通機制。這三個方面是現代組織的柱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