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狀
![精進寺塔](/img/3/7e4/nBnauM3X4UTMwcTO5EzNxADN4QTM2EzM2UTOzQTNwAzMxAzLxczL2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實物
“精進寺”當地人稱“東寺”,是一座有名的大寺院,寺院朝南占地十餘畝,前後佛殿建築高大宏偉,富麗堂皇。1990年初縣文管會在加固塔基基座、回墊防空洞時,在塔底層的牆縫裡發現有兩件實物,即一件是直徑16厘米的宋代蓮花大瓦當,又一件是黃綠色的琉璃配件一一鳳尾,這反映了該寺院當年輝煌壯麗的景象。和寺院一路之隔的北邊是藥王廟,每年二月初二是藥王廟會,前來趕廟會的大都到寺院遊覽、拜佛。據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石道立編的第一部《澄城縣誌》記載:元代將軍郭思德(合陽人)當年路過澄城時,曾遊覽過精進寺,他見景生情,曾寫詩一首刊登於《縣誌》,標題是《過精進寺》,詩曰:“離離禾黍起秋風,馬踏晴川氣最雄。武帝水深沒漢鼎肅宗寺古墜唐鍾。滿天秀色梁山麓,一代清流洛水濃。前去西洲望不遠,寨煙連草有寒峰。”
復修
另據《澄城縣誌》刊載,清代光緒二十八年時任澄城知縣王新楨(河南人)曾在《澄署吟》詩詞中讚揚該塔“城東浮圖聳九級,高插雲霄半空節。”精進寺存留建築在解放前夕已損無存,現僅留精進寺塔仍屹立於縣城之中。解放後黨和政府重視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管理,1956年、1990年曾兩次撥款維修,1994年省文物局撥款24萬元,縣政府撥款4萬元,對該塔進行了全面復修,加固塔基,修補塔身,架設樓梯,扶正相輪,更換輪芯,增建基座,安裝護欄,配掛風鈴,於1995年8月復修竣工。縣文物保護管理委員會於當年立起《復修精進寺塔碑—記》一座,以示紀念。
名勝古蹟
如今的精進寺塔重放光彩更加雄偉壯觀,成為陝西的名塔和澄城的重要名勝古蹟,是人們瀏覽休閒的好去處。該塔早在1958年就被縣人民政府研究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4月被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7月被刊載於《中國旅遊名勝辭典》一書,她和縣城西大街的城隍廟神樓遙相呼應,吸引著不少中外遊客。
2006年05月25日,精進寺塔作為唐至宋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