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編蛋白質科學實驗指南

總蛋白質的分析 蛋白質醯化的分析 蛋白質泛素化的分析

基本信息

書名:精編蛋白質科學實驗指南
ISBN:703018086
作者:John E. Coligan李慎濤等譯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定價:120
頁數:0
出版日期:1900-1-1
版次:
開本:
包裝:

內容簡介

本書是《精編》(Short Protocols)系列的又一個重要分冊,是《最新蛋白質科學實驗指南》(Current Protocols in Protein Science, CPPS)的精編版本,內容全部取材於該系列和每季度更新的內容,其詳細提供了多種實驗方案,並包含實驗材料、步驟和每種技術的參考文獻等信息,可使有經驗的研究人員將其作為獨立的實驗室指南來使用。
本書用大量篇幅介紹了蛋白質製備、檢測和分析的傳統方法,如蛋白質的提取、表達、純化和定性分析等,並對最常用的技術,如層析和電泳,進行了詳細介紹。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是蛋白質科學研究的一個熱點,本書用兩章的篇幅對其鑑定和定量分析的方法進行了介紹;蛋白質組學是蛋白質科學的另一個熱點,本書對其方法學和具體操作亦有詳細的介紹。此外,生物信息學在現代蛋白質科學研究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書對常用的生物信息學分析方法進行了概括,通過生物信息學分析,可以了解蛋白質的基本特性,對研究方案的設計和實驗數據的分析處理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總之,本書包括了蛋白質科學研究所需的幾乎所有的常用技術和最新方法,代表了蛋白質科學研究的當前水平,是一本很好的實驗用書。

圖書目錄

譯者的話
前言
參編者
推薦的背景讀物
第1章 蛋白質純化和定性的策略
1.1單元 蛋白質純化和定性概述
1.2單元 蛋白質純化流程圖
第2章 計算分析
2.1單元 用於蛋白質序列分析的疏水分布圖
2.2單元 蛋白質二級結構預測
2.3單元 使用BLAST程式家族進行序列相似性搜尋
2.4單元 網際網路上的蛋白質資料庫
2.5單元 蛋白質三級結構預測
2.6單元 蛋白質三級結構建模
2.7單元 比較蛋白質結構預測
第3章 檢測和分析方法
3.1單元 分光光度法確定蛋白質濃度
3.2單元 定量胺基酸分析
3.3單元 肽和蛋白質的體外放射標記
3.4單元 總蛋白質的分析
3.5單元 溶液中和細胞表面上蛋白質的生物素化
3.6單元 用胺基酸進行代謝標
第4章 提取、穩定和濃縮
4.1單元 用透析和超濾法脫鹽、濃縮和更換緩衝液
4.2單元 蛋白質的選擇性沉澱
4.3單元 蛋白質的長期保存
第5章 重組蛋白的生產
5.1單元 在大腸桿菌中生產重組蛋白
5.2單元 大腸桿菌表達系統的選擇
5.3單元 最適宜於蛋白質生產的大腸桿菌的發酵和生長
5.4單元 在桿狀病毒系統中的蛋白質表達
5.5單元 用於生產外源蛋白質的酵母培養
5.6單元 哺乳動物細胞蛋白質表達的概況
5.7單元 在哺乳動物細胞中生產重組蛋白
5.8單元 細胞培養物和痘病毒貯液的製備
5.9單元 重組痘病毒的構建
5.10單元 細胞蛋白質表達系統的選擇
5.11單元 使用Gateway系統在多種宿主中進行蛋白質表達
第6章 重組蛋白的純化
6.1單元 在大腸桿菌中生產的重組蛋白的純化概述
6.2單元 從大腸桿菌中製備可溶性蛋白質
6.3單元 從大腸桿菌中製備和提取不溶性(包含體)蛋白質
6.4單元 蛋白質摺疊概述
6.5單元 大腸桿菌不溶性(包含體)蛋白質的摺疊和純化
6.6單元 GST融合蛋白的表達和純化
6.7單元 硫氧還蛋白融合蛋白的表達和純化
第7章 重組蛋白的定性
7.1單元 重組蛋白定性概述
7.2單元 用紫外吸收光譜法測定重組蛋白的一致性和純度
7.3單元 測定重組蛋白的一致性和結構
7.4單元 橫向尿素梯度電泳
7.5單元 分析型超速離心
7.6單元 測定蛋白質的圓二色譜
7.7單元 測定蛋白質的螢光光譜法
7.8單元 用差示掃描量熱法測量蛋白質的熱穩定性
7.9單元 用HPLC凝膠過濾和質譜法對蛋白質進行定性
第8章 常規層析分離
8.1單元 常規層析概述
8.2單元 離子交換層析
8.3單元 凝膠過濾層析
8.4單元 疏水相互作用層析
8.5單元 肽和蛋白質的HPLC
第9章 親和層析
9.1單元 凝集素親和層析
9.2單元 染料親和層析
9.3單元 天然配體的親和純化
9.4單元 金屬螯合親和層析(MCAC)
9.5單元 免疫親和層析
9.6單元 免疫沉澱
第10章 電泳
10.1單元 蛋白質的單向SDS凝膠電泳
10.2單元 非變性條件的單向凝膠電泳
10.3單元 雙向凝膠電泳
10.4單元 利用固定法檢測凝膠中的蛋白質
10.5單元 聚丙烯醯胺凝膠電印跡
10.6單元 檢測印跡膜上的蛋白質
10.7單元 免疫印跡檢測
第11章 化學分析
11.1單元 溶液中蛋白質的酶解
11.2單元 在PVDF膜上酶解蛋白質
11.3單元 測序用蛋白質的膠中消化
11.4單元 溶液中蛋白質的化學切割
11.5單元 膜上蛋白質的化學切割
11.6單元 反相HPLC分離肽
11.7單元 N端序列分析
第12章 翻譯後修飾:糖基化
12.1單元 N糖基化的抑制
12.2單元 N連線寡糖的內切糖苷酶和糖胺酶的釋放
12.3單元 蛋白質上糖磷脂錨的檢測
第13章 翻譯後修飾:磷酸化和磷酸酶
13.1單元 用32Pi標記培養細胞及製備用於免疫沉澱的細胞裂解物
13.2單元 磷酸胺基酸的分析
13.3單元 用免疫學技術檢測磷酸化
13.4單元 用酶學技術檢測磷酸化
13.5單元 用透化處理的策略研究蛋白質的磷酸化
13.6單元 磷酸肽作圖及磷酸化位點的鑑定
第14章 翻譯後修飾:特定的套用
14.1單元 二硫鍵形成的分析
14.2單元 蛋白質醯化的分析
14.3單元 蛋白質異戊烯化和羧甲基化的分析
14.4單元 蛋白質氧化修飾的分析
14.5單元 蛋白質泛素化的分析
第15章 蛋白質的化學修飾
15.1單元 半胱氨酸的修飾
15.2單元 氨基的修飾
第16章 質譜
16.1單元 肽和蛋白質質譜分析綜述
16.2單元 肽和蛋白質MALDI質量分析用樣品的製備
16.3單元 用於MALD-MS指紋圖蛋白質的凝膠內消化
16.4單元 在網上搜尋序列資料庫:用MS-Fit鑑定蛋白質
16.5單元 在網上搜尋序列資料庫:用MS-Tag鑑定蛋白質
16.6單元 使用納升噴霧連線裝置將樣品直接導入電噴霧離子化質譜儀中
16.7單元 使用微型毛細管液相色譜將樣品直接導入電噴霧離子化質譜儀中
16.8單元 用四極桿離子阱質譜和SEQUEST資料庫匹配鑑定蛋白質
16.9單元 通過手工解釋MS/MS譜進行從頭肽測序
第17章 肽的製備和處理
17.1單元 在塑膠針上合成多種肽
17.2單元 用於生產識別完整蛋白質的抗體的合成肽
17.3單元 作為蛋白質模擬物的肽樹枝狀高分子的合成和套用
17.4單元 肽二硫鍵的形成
第18章 蛋白質互相作用的鑑定
18.1單元 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的分析
18.2單元 用相互作用阱/雙雜交系統鑑定相互作用的蛋白質
18.3單元 用基於噬菌體的表達克隆鑑定相互作用的蛋白質
18.4單元 用共沉澱法檢測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
18.5單元 用酵母雙雜交晶片高通量篩選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
18.6單元 用far-Western分析鑑定蛋白質的相互作用
18.7單元 用於研究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閃爍鄰近分析法(SPA)
第19章 蛋白質相互作用的定量
19.1單元 蛋白質相互作用定量的概述
19.2單元 滴定量熱法(titration-calorimetry)
19.3單元 用於測量蛋白質締合平衡的縮比大區帶分析型凝膠過濾層析
19.4單元 帶線上式光散射的分子排阻層析
第20章 肽酶
20.1單元 蛋白酶
20.2單元 釀酒酵母蛋白酶體的純化和定性
20.3單元 真核生物20S蛋白酶體的純化
20.4單元 絲氨酸蛋白酶抑制劑
20.5單元 用GFP作為報導蛋白分析序列特異性蛋白酶
20.6單元 活性絲氨酸蛋白酶及其變異體的過表達和從大腸桿菌包含體中的純化
20.7單元 在細胞環境中分析蛋白酶
20.8單元 caspase的表達、純化和定性
第21章 基於凝膠的蛋白質組分析
21.1單元 使用雙向差異凝膠電泳(2DDIGE)確定蛋白質譜
21.2單元 用於蛋白質組分析的雷射捕獲顯微分離技術
附錄1 試劑和溶液
附錄2 常用的度量制和數據
附錄3 常用技術
附錄3A 蛋白質摺疊劑的使用
附錄3B 透析
附錄3C 玻璃器具矽烷化
附錄3D 使用硫酸銨的蛋白質沉澱
附錄3E 瓊脂糖凝膠電泳
附錄3F 用吸收光譜法進行核酸定量
附錄4 試劑和設備供貨商
參考文獻
索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