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醫療
正文
通過影響病人的心理活動提高疾病治療效果的一種方法。精神醫療的過程,是套用現代醫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科學知識,針對產生精神疾病的生物、心理、社會因素,為病人提供科學的處置過程。它不僅是治療精神疾病的一種重要手段,也是慢性病輔助治療的良好措施之一。發展歷史 近代精神醫療作為一種專門的治療手段,起源於“梅斯邁術”。它是奧地利醫生F.A.梅斯邁根據動物磁力理論於1764年創立的。1841年英國醫生J.布里德在對梅斯邁術進行仔細的觀察和實驗研究後指出,梅斯邁術所引起的效應是一種催眠狀態,具有一定的生理學基礎。19世紀後期,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和心理學家S.弗洛伊德根據其獨特的無意識和性本能理論創立自由聯想法即精神分析法,這標誌著精神分析治療學的開端。後來,他繼續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研究夢的起源與發生,又創立了通過對夢的解釋來治療神經症的方法。美國心理學家A.阿德勒重視社會環境對疾病的影響和作用,創立了直接談話法,主張採取直接的、不受拘束的談話方式,鼓勵和啟發患者談出自卑感,樹立信心。20世紀50~60年代出現了行為療法。它是意義極為廣泛的科學理論與技術在醫學領域的具體套用,其理論基礎是俄國生理學家И.Π.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反射原理、美國教育家和心理學家L.桑代克的學習理論、心理學家B.F.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原理。
分類 當代精神醫療方法一般分兩大類:①行為療法。主要有:a.系統脫敏法,又稱互動抑制法,包括快速脫敏法、情緒性表象法、接觸脫敏法、自動化脫敏法;b.厭惡療法,又稱為懲罰療法;c.消退法;d.自信訓練法和操作療法;e.強化法、示範法、自我調節法等。②綜合治療法。主要有:a.認知療法(理智—情緒療法);b.人本主義心理治療學;c.現實主義心理治療;d.定形療法。現代精神醫療有兩大突出特點:一是把病人當作社會成員看待,強調社會環境的致病作用,醫務人員重視病人與周圍人之間的關係;二是強調病人在治療中的主導作用,啟發病人與疾病作鬥爭的積極性。
地位 在現代社會,伴隨著工業化的進程、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節奏加快,生活中大量應激(生理緊張)因素波及社會上的各類人群,造成人們心理狀態的不適應。這種不適應、不協調所激發的疾病,輕則使人心情憂鬱,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代謝和免疫功能異常,出現如高血壓、冠心病、潰瘍等心身疾病;重則使人行為異常,甚至失去理智,成為社會不安定因素。許多國家日趨嚴重的各種社會問題,如戰爭、犯罪、自殺、吸毒、性放縱、社會經濟失調和精神藥物的濫用等,造成嚴重的精神衛生問題,需要接受精神醫療的人數與日俱增。由一系列精神衛生問題引起的疾病已上升為嚴重影響人類健康的一種主要疾病。精神醫療面臨著極其複雜而艱巨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