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學

精神學

精神學是一門專門研究人類精神、思想、心靈的專門學問,而且認為精神是創造一切事物的根源。精神學採用一切經過科學檢驗的方法構建關於精神的理論知識的學科,整體來說它與科學一樣,也離不開經驗的採集、處理,基於數學和邏輯的推導和構造。

Noology簡介

Noology是一門專門研究人類精神、思想、心靈的專門學問,而且認為精神是創造一切事物的根源。

(以上信息保持了曾在網際網路上搜尋到的原句的含義)

Noology是no與ology的合成詞,而中國的精神學的創始人由於沒接觸過稍覺怪異的單詞“ology”,加之“no”與含義為“不”的英文常用詞詞形的重合,導致將詞根切錯,不過這並不影響“在英文詞Noology的基礎上造新詞Neonoology以標定'精神學'”這一唯一相關目的的達成。

完善的精神學

精神學(Neonoology)是在得知Noology前、精神學系統形成後提出的中文概念,秉持廣泛理解、獨立創新、簡潔實用的學術理念,默認的世界觀是以自然科學和人類歷史為依據的唯物主義世界觀。

闡述

在這個時代的我們看來,人文知識是雜亂無章的,關於自我的知識也是雜亂無章的,我們在日常獲得的生活經驗都是支離破碎的,這在知識爆炸的當代看來,顯得有些不可思議,為什麼至今為止沒有一門集可操作的實用性和簡約對稱的美學價值於一身的關於我們自身的學科出現,作為精神而存在的人類的指導法則而存在呢?如果存在這么一門可以指導我們的精神活動,讓我們在富有美感的知識理論的指導下完成人生的學科,至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人生中的茫然無措、空虛焦躁,讓心在成長中歸於平靜和安詳,更深的體味人生中的種種快樂與幸福。

精神學是採用一切經過科學檢驗的方法構建關於精神的理論知識的學科,整體來說它與科學一樣,也離不開經驗的採集、處理,基於數學和邏輯的推導和構造。精神學最怕的就是“一切都是變幻無常的”的這個結論,那似乎在否定人們具有在這些變幻無常的事態面前尋覓永恆的能力和勇氣,我們要從精神內在的核心知識到外在世界都貫穿著優雅的美感,讓美麗的音符布滿我們華美的生命樂章。

定義

精神學是基於自然語言邏輯系統形成時下最優精神符號系統的科學。

學科定位

科學體系維度

精神學可以作為哲學、心理學共享的基礎學科,並可以根據需要擴展至思維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

哲學史維度

詩+理念世界+形上學≈精神學

蘇格拉底語:哲學就是最高的詩。

柏拉圖認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現象世界”所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實的存在,永恆不變,而人類感官所接觸到的這個現實的世界,只不過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現象所組成,而每種現象是因時空等因素而表現出暫時變動等特徵。

亞里士多德把人類的知識分為三部分,用大樹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礎的部分,也就是樹根,是形上學,它是一切知識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學,好比樹幹;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學,以樹枝來比喻。

而精神學與唯物辯證法的結合更適合辯證法專家去做。

子理論發展

精神時空系統

感知時空系統

原名++精神時空觀

2003-2004學年發現人腦不可描述事態

在一個夜裡想到了這個問題,具體細節見我寫的小說《見習神的遊戲》的第2話。

2006年1月11日人腦不可描述事態發表

最初本來打算在人大愛智論壇發表,由於沒有註冊指定的信箱而無法註冊ID,最後選擇了百度哲學吧。

2007年9月11日新條件形成

新條件A是我在與一個網友講解我的問題時偶然提到的,新條件B是我在給老姨講述我的問題時偶然想到的,在看過陳波的《邏輯哲學》後產生了將這兩個條件結合在一起的靈感,同時也體會到了邏輯與在表達上的局限性。

2007年12月14日假說形成

為了使添加了新條件的問題具有日常普遍性最初提出了兩個假說,合成了一個。

意識行為定位系統

原名++意識運作自界定模型

詳細時間無法確定><發表人腦不可描述事態期間形成

大學休學期間在文曲星上構造出了意識行為定位系統的輪廓,此前閱讀的大量科學、哲學、心理學書籍中的知識提供了不同程度的輔助作用。

2009年1月17日行為符號形成

萌生了將對應著的意識行為特徵和意識行為規範聚合成一個符號的想法。

2009年4月7-8日對符號進行最佳化

分別進行了兩次符號最佳化,使該系統的完善性上升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

精神合作系統

合作系統

原名++廣義交往理論

2006年10月29日合作態度和合作氛圍形成

在哲學吧即興的用數學構造的方式形成了這個系統的雛形,高中時就有了形成核心圖示的原理的模糊想法。

2006年11月6日試錯原理形成

考慮到了欺騙和包容兩種情況後對系統的拓展。

2006年11月9日合作行為系統形成

進一步用數學構造的方式對系統的發展。

2008年1月5日合作事態系統形成

由事態與合作態度的結合而形成的拓展思路。

2009年1月6日事態類型定位點形成

對日常思維結構的描述。

2009年9月26日改良最初的符號構造方式

使描述在精準程度上有大幅提高。

2009年9月27日捨棄行為和事態合作系統

使該系統整體上更加精良。

2009年9月29日對合作態度作出修正

使合作態度更加符合之前改良的符號構造方式。

對象事態抽象系統

原名++對象變化解析生成器

詳細時間無法確定><在建立合作系統期間形成

最初嘗試著在Windows記事本中用鍵盤上的符號構造出了四個符號表示對象事態而形成了系統雛形,不過對象事態轉換的思想在大一上學期就已經模糊的形成了。

2009年1月17日總量變化符號形成

為了達到原有符號的更大的描述力而構造的符號。

2009年9月14日對原有系統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進

摒棄了使用總量變化符號所帶來的歧義性。

2009年9月24日引入時序排列和空間排列

拓展了該系統的描述性。

2009年9月25日對特徵作出定位

簡單有效的一筆。

符號精神化系統

感知系統

原名++驅動-追求系統

詳細時間無法確定><感知層次與功能隨意識行為定位系統形成

在閱讀過一些心理學書籍後完全出於興趣和需要構造的結構。

2006年11月8日行為部分形成

貼吧即興創作的產物。

2007年1月13日情感部分形成

貼吧即興創作的產物。

知識抽象定位系統

知識系統

原名++思維辯證法

2008年4月23日行為類知識和事態類知識形成

由自身的精神體驗而萌生的構造出這樣一個結構的想法。

2008年12月25日利弊排列形成

系統結構的延續。

2009年1月6日知識定位點形成

與事態類型定位點的形成思想相仿。

2009年1月18日時序和空間排列形成

系統結構的延續。

2009年9月22日構造出知識行為的精神學表達式

向更完善的系統又邁進了一步。

2009年9月22-23日對知識系統進行大幅改良

將知識系統得到跨越式完善。

2009年9月24日對時序和空間排列作出細化和簡化

完善程度進一步提高。

2009年9月25日對規範作出定位

兩個基本概念得到定位。

學科發展

學科的整體發展

2008年5月26日結合精神學系統形成精神學基本思想

2009年1月14-19日將概念名稱變更得更適應自然語言的同時提高學科的系統性

2009年1月20日正式表明精神學的科學身份並提出盧鵬飛論題同時完善科學序關係

2009年1月22-23日精神學系統符號自足化工作基本完成

2009年3月22日精神學系統高度耦合關係全面形成

2009年4月16日提出九個證明精神學所需的假設

2009年9月18日完成精神學符號提取工作

學科的完善

2011年1月22日公開最佳化最簡版《精神學-簡潔的精神革命》@百度文庫

括弧前為此版選定的結構和概念 括弧內為09.11.03版《精神學-知識樹根》的結構和概念

意識行為定位系統

5行(8行) 比較(比析) 抽規(比析) 意識行為(功能定位) 對象化(對象化定位)等

對象事態抽象系統

-(0)

括弧不再屬於獨立的精神學符號 甚至可以用下劃線替代

重新繪製空間和時間關係 並移至意識行為定位系統

知識抽象定位系統(知識系統)

最佳化表述形式 消除若干不規範結構

符號精神化系統(感知系統)

僅保留意識和身心兩個概念

精神合作系統(合作系統)

互助(互動) 3(0) 平等(交流) 博愛(共獻) 傾斜(享有) 自由(互奉) 矛盾軌跡(試錯軌跡)

精神時空系統(感知時空系統)

去掉額外的關於肯定和未定的判定符號以及括弧

外感知(感知覺) 因果性(因果律)

修正小結論一的表述方式

消去繁瑣的文字假說

思維技巧

閃動思考(FLASH-MOVING)是我總結出來的思考方式,即是精神學系統知識的使用技巧,關鍵點就在於“閃”和“動”的意識層身心層銜接,可以提高人類思考速度,配合精神學(Neonoology)使用,既有了從精神學得來的對整體精神系統的把握,又可以在使用精神學知識時占用更少的思考時間,對一個智慧生命來說可謂是錦上添花。

“閃”,即是要任何一個知識只在腦中閃現,不做無謂的停留,而緊隨閃現之後的即是“動”,即馬上由閃現的執行下一步意識層行為,而這個“動”本身,也只是一閃而過,要緊接著其所產生的知識執行下一個意識層行為。

精神學系統除了可以在意識層顯性的使用,也可以在身心層隱性的使用,更可以把意識層和身心層看做一個系統的合作。

閃動思考則是使意識層處理行為“閃動”化,使其的時間消耗不比身心層處理行為多太多。

閃動思考的靈感來自下面這個案例:

“記得高一一次物理課,老師正在黑板上出題,結果題只寫了一半,剛列全已知條件,問題還沒寫出來,我就把答案心算出來,沒舉手便脫口而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