粱國斌

粱國斌

梁國斌是福建省長汀縣城關人,1910年2月出生於建築工人家庭,1927年參加革命,1928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1929年冬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29年11月,他帶領幾個人員將紅四軍留給長汀縣委藏在城郊羅坊的幾十條槍枝,翻山越嶺連夜送到古城,為古城暴動的成功立了一大功。

基本信息

簡介

梁國斌(1910—1980)梁國斌(1910—1980)

梁國斌:(1910~1980),原名梁又植,曾用名鄧耀南,清宣統二年(1910年)生於長福建汀縣城關建築工人家庭。11歲時,其父病故,弟妹年幼,靠母親砍柴換米為生。次年,12歲的國斌繼承父業做泥水工,賺取微薄工錢維持家計。

個人履歷

1910年2月出生於建築工人家庭,1927年參加革命,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9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0年,先後任福建長汀縣肅反委員會主席,清流縣保衛局長,中共汀州(今長汀縣城)市委書記,福建省國家保衛局偵察部部長、特委保衛局長,軍分區肅反委員會主席。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1934年紅軍長征後,組織決定他留在根據地堅持游擊戰爭。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任中共閩西南省委駐龍巖辦事處主任。1939年春,調皖南新四軍軍部,先後任新四軍軍部教導隊科長、江北指揮部軍法處處長、淮南路東保全處處長,獨立團政委、新四軍政治部鋤奸部部長、保衛部部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期,任華東軍區政治部保衛部部長,中共中央華東局社會部部長等職。渡江戰役前夕,廣泛收集國民黨方面在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有關材料,研究對敵鬥爭、政策和策略。在淮海和渡江戰役後,他奉命準備上海的接管工作。因此,他廣泛蒐集情報,掌握國民黨的各種組織情況,研究新解放城市對敵鬥爭的方針、政策和策略,組織培訓了一批幹部,為勝利接管大上海作了充分的準備。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後,任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公安部副部長。1949年7月,梁國斌奉命隨十兵團南下解放福建,8月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兼任公安廳長和社會部長,順利領導和完成福州、廈門兩市的接管工作。1951年11月調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公安部副部長,中共中央華東局社會部部長,華東行政委員會公安局長、華東軍區公安部隊政治委員等職。1954年後,任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黨組副書記、公安部副部長,中共貴州省委書記等職。

1965年7月,任中共上海市委書記處書記、上海市副市長等職。“文化大革命”期間,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迫害,被關押8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中共中央為他徹底平反,恢復名譽。1979年2月,任上海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副主任。4月,任中共上海市委顧問。

最後歲月

 由於梁國斌被秘密關押在北京一處監獄中長達7年之久。在惡劣的生活條件下,他不斷受到殘酷折磨,不久就得了膀胱癌。周恩來和葉劍英了解到情況後,連夜指示要儘快搶救。總理專門指派名醫為梁國斌動手術,並通知家屬趕到北京探望。葉帥親自打電話到醫院詢問:“手術動了沒有?要抓緊。”梁國斌的手術很成功,病情天天好轉。但是,仍被關押。 粉碎“四人幫”後,梁國斌被任命為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但由於在"文化大革命"中身心受到嚴重摧殘,梁國斌得了穿洞型肺結核、膀胱癌等多種疾病,經醫治無效,於1980年3月5日在上海逝世,終年70歲。

許多老戰友都說:“在高幹群體中,梁國斌的家教堪稱典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