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穀子)紋枯病

穀子紋枯病的侵染規律及春、夏谷的田間發生規律.病菌接種後14 d就可以侵入莖稈,其病害擴展速度與溫濕度呈顯著正相關.當旬平均氣溫在24.3℃,降雨量在80 mm以上,相對濕度在80%以上時,紋枯病垂直向上侵染葉片的速度可達0.56片/日,為全生育期侵染高峰期.穀子播種期與發病關係密切,早播病重遲播病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粟(穀子)紋枯病
病原中文名:AG-1-IA菌絲融合群和AG-4菌絲融合群
病原拉丁學名:RhizoctoniasolaniKühn
病原分類地位:半知菌亞門
病害類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粟、穀子
主要為害部位:莖部葉鞘

為害症狀

該病重病區發病株率高達70%,一般10%~50%,主要為害莖部葉鞘。初期在近地面葉鞘上產生近圓形或不規則形褐色與灰白色相間的雲紋狀病斑。有時病斑融合形成較大的雲紋形斑,邊緣暗褐色,中間淺褐色。輕者能恢復,重者莖基部1~2節死亡,並在病斑上產生顆粒狀小菌核。該病也可蔓延到頂部,並對葉片造成為害。發病嚴重的地塊影響灌漿,嚴重的病株枯死。

病原形態特徵

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solaniKühn),屬半知菌亞門真菌。有性態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cucumeris(Frank)Donk)。此外(R.cerealisVanderHoeven稱禾穀絲核菌中的CAG-3、CAG-6、CAG-8、CAG-9、CAG-10等菌絲融合群也是該病重要的病原菌,其中CAG-10對玉米致病力強。(中國不同玉米種植區玉米紋枯病的立枯絲核菌的菌絲融合群及致病性不同。引發典型症狀的主要是立枯絲核菌R.solaniAG-1IA菌絲融合群。華北地區AG-1IA、AG-lIB、AG-3、AG-5四個菌絲融合群都能侵染玉米。西南地區廣泛分布著AG-4、AG-1IA兩個菌絲融合群,其中AG-4對玉米幼苗致病力較強,成株期AG-1IA的致病力較強。該菌群是一種不產孢的絲狀真菌。菌絲在融合前常相互誘引,形成完全融合或不完全融合或接觸融合三種融合狀態。玉米紋枯病菌為多核的立枯絲核菌,具3個或3個以上的細胞核,菌絲直徑6~10um。菌核由單一菌絲尖端的分枝密集而形成或由尖端菌絲密集而成。該菌在土壤中形成薄層蠟狀或白粉色網狀至網膜狀子實層。擔子桶形或亞圓筒形,較支撐擔子的菌絲略寬,上具3~5個小梗,梗上著生擔孢子;擔孢子橢圓形至寬棒狀,基部較寬,大小7.5~12×4.5~5.5(um)。擔孢子能重複萌發形成2次擔子。

傳播途徑及發病條件

病菌以菌絲和菌核在病殘體或在土壤中越冬。翌春條件適宜,菌核萌發產生菌絲侵入寄主,後病部產生氣生菌絲,在病組織附近不斷擴展。菌絲體侵入玉米表皮組織時產生侵入結構。接種6天后,菌絲體沿表皮細胞連線處縱向擴展,隨即縱、橫、斜向分枝,菌絲頂端變粗,生出側枝纏繞成團,緊貼寄主組織表面形成侵染墊和附著胞。電鏡觀察發現,附著胞以菌絲直接穿透寄主的表皮或從氣孔侵入,後在玉米組織中擴展。接種後12天,在下位葉鞘細胞中發現菌絲,有的充滿細胞,有的穿透胞壁進入相鄰細胞,使原生質顆粒化,最後細胞崩解;接種後16天,AG-IIA從玉米氣孔中伸出菌絲叢,葉片出現水浸斑;24天后,AG-4在苞葉和下位葉鞘上出現病症。再侵染是通過與鄰株接觸進行的,嘶以該病是短距離傳染病害。播種過密、施氮過多、濕度大、連陰雨多易發病。主要發病期在玉米性器官形成至灌漿充實期。苗期和生長後期發病較輕。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紋枯病的品種。如冀谷14號。
(2)採用配方施肥技術,合理施肥,合理密植。
(3)發病初期用1%井岡黴素水劑0.5kg對水40kg,用粗噴霧器噴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