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線體夏娃

粒線體夏娃

粒線體夏娃(英語:Mitochondrial Eve)或稱最近粒線體共同祖先(縮寫:mt-mrca)其粒線體DNA存在於任何一位現存人類體內,是所有現存人類的母系最近共同祖先,而不是不加前提的所有人類最近共同祖先。後者的後代是經由女性與男性而繁衍下來,但粒線體夏娃只能追溯母系一方。

簡介

圖中圓形為女性,方形為男性,左側數字是世代編號,上方字母是配對編號。配深藍外圈者為粒線體夏娃,由圖可見其他女性也有現存後代,只是她們因為至少有一個世代的後代只有男性,而中斷了粒線體DNA的流傳。

圖中圓形為女性,方形為男性,左側數字是世代編號,上方字母是配對編號。配深藍外圈者為粒線體夏娃,由圖可見其他女性也有現存後代,只是她們因為至少有一個世代的後代只有男性,而中斷了粒線體DNA的流傳。圖中圓形為女性,方形為男性,左側數字是世代編號,上方字母是配對編號。配深藍外圈者為粒線體夏娃,由圖可見其他女性也有現存後代,只是她們因為至少有一個世代的後代只有男性,而中斷了粒線體DNA的流傳。

粒線體夏娃的生存年代比最近共同祖先更遠古,根據分子時鐘估算,約距今14萬年前,與她們相對的父系祖先“Y染色體亞當”,是生存在不同年代。而最近共同祖先可晚近到只生活在3000年前。

粒線體夏娃一詞是由艾倫·威爾森(AllanWilson)所命。她並非所生存的年代中唯一的女性,而是眾多女性的其中一位,而且其他女性同樣也有流傳至今的後代,只是今天的所有人類粒線體DNA並非源自她們。除了粒線體夏娃之外,其他女性都不會是所有現存人類的共同祖先。

考證

基因地理計畫”小組發表研究報告,估計在7萬年前,全球人口可能曾跌至最低2000人,至石器時代初期才重新上升,步出絕種邊緣。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該計畫由國家地理學會及電腦公司IBM聯合策劃,早於2005年已開始,中國、俄羅斯、印度、法國、英國及澳洲的科學家亦有協助,先前已借著研究人類從母親身上遺傳的“粒線體脫氧核糖核酸”(mtDNA),發現現代人類均為20萬年前非洲的“粒線體夏娃”的後代,在6萬年前,人類才開始從非洲遷移到世界各地。

粒線體夏娃粒線體夏娃

由於科學家對“粒線體夏娃”及該次遷移的關係了解仍相當淺薄,“基因地理計畫”小組便研究了15萬年前至9萬年前期間,在南非出現的科伊人及桑人的mtDNA,確認出人類曾分散成小族群,至石器時代才重新聚集令人口增加,再繁衍各地。
“基因地理計畫”小組估計,在13.5萬年前至9萬年前期間,東非經歷連串嚴重乾旱,令人類幾乎絕種,一度跌至2000人,後來他們分散成小族群,並獨立發展,至石器時代,人口才開始回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