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米-6是蘇聯米里設計局研製的單旋翼帶尾獎式重型運輸直升機,1954年開始研製,1957年米里領導設計局研製成功了重型直升機米-6,1959年投人批生產。
米-6的研製成功是前蘇聯直升機製造業的一個巨大飛躍。同米-1相比,米-6在許多方面都邁上了新台階。第一,由渦軸發動機取代了以前的活塞發動機,並且由雙發取代了以前的單發。第二,直升機的起飛重量比米-1增大16倍,達到42噸。在60年代中期以前,米-6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單旋翼直升機。第三,其飛行時速首次超過300千米。
中國解放軍陸軍航空兵擁有少量的米-6重型運輸直升機。據信這些直升機是在1970年向蘇聯購買的,直到近期才開始向公眾公開了少量信息。
性能和用途
米-6直升機機身後部有蛤殼式艙門和液壓收放的摺疊式踏板,便於裝卸飛彈和大炮等重型軍事設備。
在執行起重任務時,可用位於重心處的吊鉤在外部吊掛大型貨物,例如:重型建築設備,石油鑽探機械部件等。當執行救火任務時,可運載滅火器材和消防人員到著火地區。當執行傷病員救護任務時,可裝載41副擔架和兩名醫護人員。
作為旅客機使用時,可運送65名旅客及隨身攜帶的貨物和行李。
2BM)渦輪軸發動機,並排裝在機身頂棚上部旋翼軸前。有11個內部油箱,其總載油量為6315千克;機身兩側有兩個外掛油箱,其總載油量為3490千克;必要時,在座艙內可以增設兩上輔助油箱,其載油量為3490千克。備有自動油量控制系統,必要時也可以由駕駛員手動控制。
為便於維護,發動機整流罩的側壁板可以通過液壓作動筒打開或關閉。打開時可以作為檢查和維護髮動機及旋翼槳轂的工作檯。
座艙機組乘員由正、副駕駛員,領航員,隨機機械師和無線電報務員5人組成。駕駛員座艙有4個可拋艙門。兩個客艙門分別位於左側主起落架的前、後,機身後部蛤殼式貨艙門和摺疊式踏板用於裝卸貨物和車輛,貨艙門和踏板可使用液壓作動筒打開或關閉。貨艙地板的承載能力為19.6千牛/米2(2000公斤/米2),地板上裝有系留環。地板上有中央艙口。以便外掛大型貨物。為便於裝卸貨物和車輛,座艙兩側的座椅是可摺疊的,在座艙內裝有承載能力為800千克的電動絞車和滑輪組。駕駛艙和領航員均裝有電熱防冰系統。
用作客運時,在座艙中央增設附加座椅,可運載65~90名旅客,攜帶的貨物及行李放置在座艙的走道上。用作救護時,可運載41副擔架和兩名醫護人員,醫護人員坐在可摺疊的座椅上,其中一個位置備有與駕駛員通話的機內通話裝置。機上備有輕便的氧氣設備供傷病員使用。用作消防時,座艙內部裝有盛滅火溶液的容器。滅火液通過噴霧器噴出或從機身腹部放出。
系統有主液壓系統,備用液壓系統和輔助液壓系統。每套系統在主減速器上裝有各自獨立的液壓泵,工作壓力為118~152×105帕(120~155公斤/厘米2)。27伏直流主電氣系統由兩台12千瓦起動/發電機供電,並有能供電30分鐘的蓄電池供應急時使用。槳葉防冰系統和部分無線電設備由兩台90千瓦發電機發出的36伏400赫三相交流電系統供電。機上載有裝在推車上的輔助動力裝置,由75千瓦(102馬力)的AN-8燃氣渦輪發動機和20千瓦(27馬力)的發電機組成。
機載設備標準設備包括甚高頻和高頻無線電通信電台、機內通話裝置、無線電高度表、無線電羅盤、三通道自動駕駛儀、信標機、航向陀螺和整套全天候航行儀表。
技術數據
發動機:兩台索羅維耶夫D-25V渦軸發動機機長:33.2米
旋翼直徑:35米5片槳葉
航程:650千米
巡航速度:250千米/小時
載重:65名乘客
最大起飛重量:425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