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29UB

米格29UB
米格29A還有專門的雙座教練機就是米格29UB,1981年首飛,起飛重量14.6T, 載油4077升,另外可掛一個機腹副油箱及2個翼下副油箱。後倉配有事敵模擬器,可供學員練習。雖然說是教練機也有一定的作戰能力展示過一些武器外掛但是米格9UB狹小的機鼻內無法安裝雷達其作戰能力值得懷疑米格29UB也在多個國家服役
米格-29UB
米格-29UB雙座教練機的北約代號為“支點B”,是米格-29系列的第二個型號,“9-03產品”,1981年首飛。為容納第二個座艙,機身加長了100mm,正常起飛重量變為14600千克。最大速度2230千米/小時。機內載油量變為4077升,可掛一個1520升機腹副油箱,以及兩個1130升機翼副油箱。米格-29UB的兩個座艙的布置類似於西方設計,前後相鄰,使用同一個大型流線型艙蓋。而以往某些蘇聯戰鬥機的教練型號的兩個座艙分得很開,比如米格-25,教官和學員交流起來頗為不便。為確保后座教員的視野,在后座座艙蓋上安裝了摺疊式潛望鏡。后座裝有飛行事故模擬器,可由教員操縱模擬飛行控制和導航系統故障,讓學員進行練習。此外還裝有R-27飛彈火控系統的模擬器,可進行發射R-27的訓練。
米格-29UB的第二個座艙加裝在原單座駕駛艙的前方,為此必須取消火控雷達,改為小型測距雷達。儘管保留了機頭上方的紅外觀瞄裝置、頭盔顯示器和全部外掛點,但已不具備使用中距飛彈的能力,實戰能力大減。機上的箔條/紅外誘餌發射器也被取消。20世紀90年代初,UB型最新的“9-51產品”批次還在緩慢的進行生產。UB型沒有大型火控雷達,因此無法發展成類似蘇-30和F-15E的雙座多用途戰鬥機。最初設計局不認為這是大問題,但這恰恰成為米格-29系列的一個致命弱點。
米格-29S
蘇聯空軍在米格-29A服役後,提出加大航程、增強作戰能力等改進需求。1982年起米格設計局開始研製米格-29系列第一個改型,命名為米格-29S。S型是米格-29系列中第一種在機體結構上有所改進的型號,原型機命名為“9-13產品”,由V·M·戈爾布諾夫駕駛首飛。由於內部泄密事件,S型原本已設計完成的雷達系統、敵我識別器等又重新設計,因此米格-29S的生產型於1984年才進行首飛。S型有一個略鼓起的脊樑,上部機身略顯增大。上述結構內部安裝了體積更大的油箱和新增的電子設備。西方一般稱之為“支點A3型”或“支點C”。90年代初,俄空軍曾期望將現役的米格-29A都改進成S型,但經費不足,只得作罷。
米格-29S型的機翼、機身結構有所改進,最大起飛重量增至19700千克,廣泛使用了蜂窩金屬材料。機翼上的前襟翼從原來的四塊結構改為五塊。機內燃油增至4376升,機翼外掛油箱擴大至1150升。最大航程2862千米。採用了新型的RLPK-29M N019M“黃玉”雷達,對戰鬥機的探測距離為100千米,據信後來換裝了N019ME雷達。改裝了新型的TS101M武器系統計算機。新的火控系統能控制發射R-77先進空空飛彈,也能發射射程加大的R-27ER/ET空空飛彈。該雷達可同時跟蹤10個空中目標,攻擊其中兩個,並能進行更全面的系統自我檢測,減小了維護工作量。S型的翼下外掛點升級為多用途掛架,可使用多種不同的外掛作戰裝備,外掛重量增至4000千克。Gsh-301固定機炮的拋殼口經過改進,即便不拋棄機腹副油箱,仍可正常射擊——這聽起來似乎有點可笑。翼下外掛飛彈的數量也增加至8枚,且全部8個掛架都可以攜帶R-77主動雷達制導飛彈、空地飛彈或R-27的大航程改進型R-27E。
S型採用了A型所沒有的先進計算機飛行控制系統,因此S型的攻角和過載限制都有所提高。機械飛行控制系統經過改進,以配合S型新的面積更大的控制翼面。在蘇聯解體前,駐前東德的部分紅軍飛行團裝備了少量米格-29S。
1997年11月初,美國從摩爾多瓦購買了多達21架米格-29戰鬥機。原本由於德國擁有米格-29可供北約盟國研究演練,美國並無興趣採購較多數量的米格-29。但摩爾多瓦的21架米格-29之中,其中有14架據信為米格-29S型。而S型能夠攜帶俄制戰術核武器,有傳聞伊朗希望從摩爾多瓦購買這21架米格-29。於是美國搶先出高價搶購了這批飛機。通過這次採購,美國得到了N019M雷達。後來美國空襲南斯拉夫時,據信美軍已透徹研究了N019M的特性,因此對南斯拉夫的米格-29進行了強大而有針對性的電子干擾。在1999年3月24日的戰鬥中,南空軍戰鬥機部隊奮勇作戰,但仍被美軍先後擊落6架米格-29。
米格-29SE
蘇聯解體後,米格設計局與莫斯科飛機製造聯合體(MAPO)合併,形成了目前的MAPO-米格集團。在嚴酷的國內經濟環境影響下,整個俄羅斯航空工業界中面臨的形勢與MAPO-米格非常相似,因此他們都不得不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到了國際軍火市場,尋求可靠的政府經濟擔保和財政刺激,致力修改出口貿易法規,組建能夠與西方競爭的具有靈活性的銷售組織。由於俄羅斯企業缺乏國際貿易經驗及渠道,常與外國公司組成聯合公司推銷軍火,如MAPO-米格與法國軍火企業就有較緊密的聯繫。具體到米格-29的改進上,MAP-米格推出了米格-29SE,即“9-12SE產品”,設計改進主要針對外國客戶。 米格-29SE最大起飛重量為20000千克,飛行性能類似於米格-29S。改進了飛行控制系統,具有更好的舵面操縱能力。機內載油量仍是4300升,機腹副油箱1520升,翼下能攜帶兩個1150升副油箱。為增強作戰能力,換裝了以新型的N-019M/ME雷達為核心的武器系統。該雷達具有跟蹤10個目標,並同時制導兩枚R-77飛彈攻擊其中兩個目標的能力。加裝了KCA-3系統,用於改進環境控制系統(ECS);全新的主動干擾機可與雷達告警器互聯工作。儘管火控系統還不具備使用精確制導空地武器的能力,但安裝了新型串列式武器外掛掛架,可適應重量較大的空地武器,為進一步改型做了準備。 SE型可根據客戶要求,換裝西方的敵我識別系統、導航系統和無線電系統。可供選擇的西方設備包括“塔康”AN/APN-118短距導航系統、TNL-1000衛星導航接收機、ILS-71著陸引導系統、R-800L1電台、具有243兆赫應急頻率並能與外國通信系統兼容的SO-69M型轉發器等。為此MAPO-米格與外國廠商合作,解決了俄羅斯火控系統與西方設備的整合問題。米格的工作獲得了回報,不久後馬來西亞就訂購了一批米格-29戰鬥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