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生簡介
1906米高揚出生在阿爾明尼亞的一個貧苦農民家裡,童年時代當過放羊娃,青少年時代,他曾在提比里西和頓河羅斯托夫求學。1925年,米高揚進入莫斯科“迪納莫”工廠當車工,不久應徵入伍。
冷戰時期,西方常把蘇聯集團的戰鬥機統稱為米格。在20世紀的後50年裡,米格戰鬥機和西方戰鬥機在世界各地的天空追逐,有過輝煌,也有過黯淡。但在任何時刻,米格的歷史都是世界航空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章。
米格1戰鬥機的誕生,宣告了米高揚設計局在世界航空舞台上的出場。
研製背景和性能參數
1938年開始研製。當時,蘇聯空軍根據實際需要,提出研製一種新型高速戰鬥機,著名的設計師波里卡爾波夫提出的方案贏得了廣泛支持,隨後該機被賦予了I-200的研製代號。
1940年4月5日,米格-1首飛。試飛證明米格-1是一款優秀的高速截擊機,值得一提的是5月2日,米格-1在試飛中達到684.5公里/小時的速度,打破了當時的世界紀錄。
米格-1的機翼單位負荷高,機動性差;油箱容量小,航程有限;飛機重心偏後,滾轉困難等。所以正式命名為米格-1的飛機只生產了100架。但在蘇聯當時的技術條件下,米高揚大膽採用大功率星型汽油活塞發動機,為後面的改進型飛機尊定了技術基礎。
1941年2 月,米格-1 經過改進,得到了新的編號——米格-3戰鬥機,並在當年,米格3和米格1幾乎在同一時間進入蘇軍現役。在1941年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的那天,米格1和米格3占蘇軍殲擊機總數的37%,占新殲擊機總數的89。9%。
截止到 1941 年 1 月,第一飛機廠已經製造出 150 架米格-3 戰鬥機,而在 1940 年第四季度,該廠一共生產了 100 架米格-1 和 20 架米格-3(米格-1 從第 100 架開始被稱為米格-3,而其結構則在生產中不斷地進行改進。)到 1941 年 3 月 28 日,蘇聯軍方共接收 473 架米格-3,其中 270 架裝備空軍部隊,工廠存放 200 架,還有三架墜毀。
米格-3最主要的問題還是 AM-35A 發動機,因為發動機的問題導致了 30 多起各種事故。由於供油系統的的缺陷,飛機在俯衝時發動機油壓會降低很多,發動機甚至在 5,000 米高度時都會發生喘振。在一次空戰中,第 31 團的 3 名飛行員在卡納斯上空駕機追逐德軍偵察機時全部陷入螺旋,結果導致一名飛行員犧牲。1941 年 5 月,米格-3 進行了在翼下加裝兩挺 12.7 毫米機槍的實驗,米高揚甚至還打算為飛機進一步安裝 20 或 23 毫米的機炮,但是試飛結果表明,安裝有 5 挺機槍的米格-3 飛行速度下降了 20—30 千米/小時,機動性的下降也令人無法忍受。在戰爭爆發前,工廠共製造了 821 架裝備有 5 挺機槍的米格-3,但是在很多飛機裝備部隊之前都拆除了翼下的機槍。
直到1943年米格-3總共才生產出了3322架,通過換裝發動機,改進武器系統,米格-3有眾多的改進型,其中比較突出的是:米格-3AM-38、米格-3M-82(又稱為米格-9)、I-211E(又稱為米格-9E)、I-230(米格-3U)等等
Mig-5是米高揚設計局設計的單座雙發遠程護航戰斗機,1942年問世。發動機為2台1700馬力的ASh-82F活塞式發動機,武器為2門23mm機炮和2挺12.7mm機槍。由於其競爭者Pe-2此時早已投產,MIG-5未能避免夭折的命運。
尺寸數據:翼展 15.90米,機長 11.50米,機高 3.40米,機翼面積 38.90平方米。
重量數據:空重 654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 8060千克。
性能數據:最大平飛速度 610千米/小時,實用升限 9800米,最大航程 2800千米。
武器裝備:兩門23毫米航炮,兩挺12.7毫米機槍;還可攜帶800千克炸彈或火箭。
動力裝置:兩台ASH-82F活塞式發動機,功率 2*1700馬力。
儘管米格1和米格3兩款飛機的先天基因不夠強悍,但是米格1和米格3的出現,讓米高揚真正站立在世界航空的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