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履歷
1979.09,烏魯木齊市“三整頓”辦公室工作;
1988.07,烏魯木齊市華凌工貿公司經理;
1994.05,新疆華凌工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2000.12,新疆自治區工商聯副會長、新疆華凌工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2001.07,新疆自治區工商聯副會長、市工商業聯合會(市總商會)會長、新疆華凌工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2003.02,烏魯木齊市政協副主席(不駐會)、新疆自治區工商聯副會長、市工商業聯合會(市總商會)會長、新疆華凌工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2004.01,烏魯木齊市政協副主席(不駐會)、新疆自治區工商聯副主席、市工商業聯合會(市總商會)主席(會長)(不駐會)、新疆華凌工貿(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任免信息
2017年2月1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烏魯木齊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閉幕,米恩華當選為市政協十三屆委員會副主席。
2017年11月27日,當選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第十二屆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
人物故事
米恩華90年代初抓住西部和中亞地區建築業發展的契機,在過去三年中納稅達3.5億元,擁有員工5500名。1988年,米恩華向朋友借了3萬元錢開始創業,四年後投資一個建材市場(絲綢之路上的一個現代化市場),正好趕上與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貿易額大幅度增長的好時期。作為中國西北部批發市場中無可爭議的領軍企業,華凌集團已經逐步將其市場建到哈薩克斯坦和庫爾勒,並有一家五星級酒店。米恩華是回族人,收養了當地150名孤兒。他是烏魯木齊工商聯主席,這對於一個民營企業家是一種不尋常的榮譽。
米恩華說,他自己也沒有想到,10多年前東拼西湊3萬元開始的市場貿易,竟然是自己億萬富翁的開始,“當時也很擔心,收不回來可怎么還給人家。” 可是,事實上,他歷經艱險最終走到了今天:旗下的華凌集團擁有10多個經濟實體,他的個人資產達到25億多元,是福布斯2002中國百富排行榜的第37號人物。 放著皇糧不吃,米恩華情願“買賣很小,一切從零做起”和許多人一樣,米恩華也是白手起家。米恩華4歲時隨家人從山東老家進疆,像動盪歲月的許多人一樣,米恩華連國中也沒有好好讀完。從14歲進入社會,米恩華上山採石、到建築工地搬磚運砂,到餐館當活計,為了多掙錢,曾經一個人乾過3份工作。他說:“什麼樣的髒活累活我都乾過。”這些磨鍊給了他一個好體格,更給了他在普通學校里學不到的堅韌和勇氣。 待業了8年之後,1980年,米恩華終於等來了他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在烏魯木齊市城管辦當市場檢查員,這期間,他既學到了市場管理經驗,也揣摩了個體業主和客戶的心理,8年之後,他幾經考慮,決定“下海”了。 可是,親朋對他有“皇糧”不吃卻下海當個體戶的行為非常不解,父親出於情面也才給了他700元,費盡周折,米恩華一共籌措到了3萬元,他的華凌工貿公司在一片質疑的目光中開張了。米說:“買賣很小,一切從零做起,擺地攤、開小商店,賣童鞋、賣玩具,什麼都乾。” 可是,小買賣能吃飽飯,但發不了大財,米恩華一直在琢磨發大財的門道。1989年的一天,米恩華看到地處黃金地段的一個露天電影院利用率非常低,後來幾乎不放電影,僅靠在門口租幾個櫃檯收點錢。親眼目睹了烏魯木齊商品市場迅速發展的過程,米恩華心裡盤算:何不自己來辦市場,招納客戶,從事商鋪租賃生意。而且,當時烏魯木齊的市場基本處於“有市無潮的狀況,硬體條件都不好,如果能提供場地、服務、管理的一條龍服務,應該能吸引和留住客戶。說乾就乾,米恩華以年租金8萬元租下了該地,全面改造後辦起了“紅十月市場,設立了200個攤位,吸引了服裝、飲食、日用品在內的各類商戶,由於經營得法,市場的順利超乎想像,當年他就賺了幾十萬元。 隨後的兩年中,米恩華滾雪球似地開展了早期的市場開拓戰:紅十月超級市場華凌餐廳、五金汽車修理廠等5個企業全面開張,在烏魯木齊市場經濟並不發達的時期,米恩華以其獨到的商業頭腦完成了原始積累。 兩次搬遷化險為夷成為了他事業的轉折點回首過去,米恩華深有感觸:“創業中最關鍵的幾個轉折還是市場的兩次搬遷和建設,真是生死攸關。” 1992年,正當紅十月市場發育到紅火時期,米恩華信心十足地開始對市場進行改造擴建時,一紙紅頭檔案飛到他的桌前:政府決定在市場所在位置修建公園,要求他10日內搬出。訊息來得很突然,當他看到劃撥的那塊空地時,一時間心裡沒了底:長年失修的兩條臭水溝橫貫南北,垃圾遍地,臭氣熏天,完全是一片“生土”。回家悶頭睡了一覺,米恩華清醒了:周邊汽車的轟隆聲提示他,便捷的交通和足夠的面積將是商業貿易最重要的條件。於是,在紅十月市場投資尚未全部收回的情況下,米恩華沒向政府要一分錢,無償將市場遷到了西大橋北側。事實證明米恩華的見識是正確的:新市場由於交通位置便利,場地較大,年成交量很快達到億元以上,房屋、場地租賃收入達600萬元的規模。 1994年,同樣的難題降臨了,由於城市規劃建設的需要,華凌市場面臨二次搬遷。此時,市場建設的資金還未收回,這對他來說,又是當頭一棒。米恩華說:“我很明白,經營市場,最忌諱頻繁搬遷,商戶肯定會流失,風險肯定不小”。政府指定的搬遷地在紅山北側,等米恩華趕到時,當地的農民已在一夜之間把一株株小樹密密麻麻地插滿了田野,地價上漲了數百萬元。米恩華接受了事實,同時,為了能夠留住商戶,米恩華宣布:凡是遷到新市場的客戶,8個月不交租金。短短4個月內,吸引近千家商戶搬進了新市場。經過這兩次搬遷,華凌集團從經營百貨為主的小市場演變為以建材為主的大商場;從簡易的平房式商場變成現代化的商業城。
事實上,儘管10多年來米恩華的市場在當地名聲很大,但是,他本人並不被外人所熟悉,他在華凌市場內走一遭,認識他的商戶也沒幾個。後來真正讓米恩華名聲大振的是華凌集團以民營企業身份運作的“中國西部(新疆・華凌)國際建材博覽會”。 在市場經營逐漸穩定之後,如何拓展新的發展空間,曾經一度成為米恩華的“七年之癢”。幾經調研,米恩華大膽涉獵了一個當時國內民營企業很少參與的領域來延伸他的商貿產業。米說:“作為市場的建設者和管理者,要想保持住市場旺盛的人氣和商氣,必須有具體的、有特色的對策和措施。新疆與周邊8國接壤,歷史上就有著貿易往來的傳統。我們可以以此為契機,用展會做文章,以會促商,讓華凌市場的生意做大,讓華凌的名氣叫響。”雖然由民營企業承辦大型博覽會的並不多,但米恩華相信,華凌市場有著多年的建材特色,還有多年的客戶資源和產品品牌的積累,這些都是成功的基礎。從1998年至今,華凌集團連續舉辦了五屆“中國西部(新疆・華凌)國際建材博覽會”。“第一、二屆我們都賠了,第三屆開始略有盈餘,到第四屆已經開始贏利了。但是,即使在賠錢的情況下,辦建材博覽會也比1000萬元的廣告費還管用,華凌的品牌叫響了。”米說。如今,華凌的建材博覽會已經成為新疆繼“烏洽會”後又一國際性經貿盛會,吸引了中外2000多家企業參展,總成交額178.2億元。 逐漸地,米恩華用四個字概括自己的思路:“以會促商”,又一鼓作氣舉辦了“房交會”、“國際工程苗木博覽會”、汽車展、各省名優產品展、私營企業展示會等,僅房交會一項就舉辦過8屆,總成交額50億元。1998年,華凌國際二類口岸正式批准開關運行,更助長了米恩華“以會促商”的發展,華凌市場輻射中西亞各國市場大流通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華凌集團擁有以商品批發市場為龍頭,集對外貿易、建築工程、酒店旅遊等10餘種產業為一體的多元化格局。對於一些人關於多元化是企業發展陷阱的疑問,米恩華爽快地笑了:“有錢為什麼自己不賺呢?比如市場做大了,商戶需要住宿、娛樂、招待賓朋,我們就建了五星級的大飯店。我們自己的隊伍來設計、建築、裝修,華凌大飯店內所有的家具也都是自己的木業公司設計製作,比外請的要減少30%的費用,而且工期、資金和質量上都能保證,還減少了扯皮現象,減少了商業風險,這也是多元化的好處。” 2002年,華凌集團投資13億元開始實施的現代化肉類聯合加工生產綜合項目開始運作。米恩華說:“新疆的杏子幾毛錢一公斤,但做成罐頭升值幾倍―――更賺錢的在深加工部分。暴利時代已經結束,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有些項目即使當時不賺錢,但也得乾,重要的是項目的長遠性和可發展性。”米恩華希望這能成為華凌未來新的支柱產業。
中國經濟科技人物
隨著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國在經濟、科研等各個領域湧現出了大量的名人,這些人對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