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介紹
襄陽市樊城區米公街道辦事處成立於1996年5月,位於樊城一橋頭,東起一橋鐵路沿線,西至長虹路,北起建華路,南臨漢江大道,版圖面積8平方公里,下轄友誼街、十字街、解放西路、大慶西路、朝虹、朝晉門、星月、立業路、韓莊九個社區居委會,駐轄區中央、省、市、機關、企事業單位171家,總人口8萬人,轄區共有黨委38個,黨總支14個,黨支部248個。
米公街道辦事處地處樊城鬧市中心、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四通八達,12條主幹道縱橫交錯,有16條公交線路來往穿梭,離火車站、汽車站只有5分鐘車程。轄區內遍布各類工業企業,有年產值 20億元的襄陽捲菸廠,有與東汽配套的東風德納車橋有限公司。工業企業年產值總額達14600萬元。第三產業發達是米公辦事處的又一大特點,轄區內有各大專業市場7個,各類商業網點星羅密布,第三產業產值占總產值的60%。
米公轄區屬市區內最適應居民居住的社區,各項服務功能完備,有三類甲級醫院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有市級重點高中和區級重點中國小7家,規模以上的餐飲企業30多家,300戶以上的住宅小區40多家。此外,轄區內的米公祠、漢江大道等旅遊景點為市民休閒娛樂提供了理想的場所。
經濟發展
2006年,全辦實現生產總產值71154萬元,其中第二產業工業總產值14600萬元、第三產業商貿經濟實現總產值56554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0%、15%;實現稅收2325萬元。轄區個體工商戶有3298戶,經營總額12809萬元,稅金520萬元。
轄區經濟主要以商貿市場為主,有前進路家具市場經銷帶和長虹路電器經銷帶。現有中南板材市場、長虹裝飾材料市場、再爾電器廣場、南方家具市場等8個市場,正規範、規模經營立業路美食文化特色街。截止2006年底,第三產業商貿經濟實現產值56554萬元。轄區是老工業基地,原有工業企業31家,其中停破產企業11家、搬遷5家,新增1家家紡加工企業。現有規模以上工業5家(市供水公司、市捲菸廠、市金太紙製品公司、襄陽實業公司、立業實業公司),規模以下企業11家。 今年以來,米公街道辦事處結合市、區兩級黨委、政府提出的“企業家老大”的服務理念,按照我區“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工作要求,三措並舉全面助推轄區經濟體發展狀況,有針對性的給予幫扶。一是摸清情況。2010年6月21日,米公街道辦事處結合區委、區政府“訪民問事”活動,召開專門會議要求辦事處班子成員對各自包點居委會轄區的企業、工商戶進行一次“入戶訪談”,全面了解當前經濟形勢下,企業家們關注的問題及各類需要。二是為企業用工提供保障。隨著勞動法的逐步完善,最低工資標準的提高,企業勞動力成本顯著上升,而由於企業壓縮成本,減少用工量,給一些民眾的就業造成了一定困難。針對此情況,辦事處積極協調,擔當企業和就業人員的橋樑,今年來共為轄區企業招聘到615名急需人員。三是為企業發展謀求資金保障。受金融危機影響,米公轄區中小企業發展面臨著很多困難,其中資金短缺更是關係到企業生存的大事。辦事處主動上門,以幫助企業申請小額貸款等形式幫助企業解決資金問題,我轄區朝虹社區居委會更是被市人民銀行評為信用社區。
社區服務
米公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隸屬於米公街道辦事處,下設一個米公社區服務超市和友誼街、十字街、解放西路、朝晉門、朝虹、大慶西路、星月、立業路、韓莊九大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勞動保障事務所聘請有一批高素質、高學歷的年輕幹部為工作人員,配備有現代化的辦公設備,並實現了與市鄂西北勞動力市場的互聯互動。
米公社區服務超市於2002年6月28日成立,是襄陽市首家政府主辦的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綜合性服務機構,秉承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愁的服務宗旨。自社區服務超市開業以來,共網羅人才4223人,吸納近200家會員單位(含行政機構、企事業單位、私營企業)加盟,並建立了長期的供求聯繫,並成功安置下崗失業、農民工3800人次,多次被中央電視台、湖北電視台、襄陽廣播電視台、《湖北日報》、《襄陽日報》、《襄陽晚報》等新聞媒體報導。
服務對象:
下崗職工、失業人員、新成長勞動力、求職農民工、離退休人員、各企事業單位、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居民家庭等。
服務範圍:
用工和求職登記、發布供求信息、職業指導、職業介紹、職業培訓、勞務輸出、離退休人員管理、再就業優惠證審核、小額擔保貸款申報、“4050、4555”社保援助和社保補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