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訊資費

簡訊資費

簡訊資費,是移動通訊中的專業名詞,就是當用戶使用該項業務時,產生的由用戶自己自付該項功能的使用費用。

導語

簡訊資費就是當用戶使用該項業務時,產生的由用戶自己自付該項功能的使用費用。

(圖)簡訊資費
發簡訊

簡訊嚴格按照國家信息產業部現行的簡訊收費標準進行收取,用戶使用簡訊業務所產

生的費用由信息服務費與信息通信費兩部分組成。信息費按照每種點播業務標明的

信息費收取,通信費用戶成功傳送後,向主叫方收取0.10元/條。由於網路不通收費

標準有所差異。

概述

簡訊息,中國大陸稱簡訊、香港稱短訊、台灣稱簡訊(英:Shortmessageservice,簡寫為SMS﹚,是手機服務的一種,由英文“簡短的訊息服務”翻譯而來。在多數手機上都可使用。有時也稱為信息、簡訊息、簡訊、文字訊息,此服務亦有許多英語的俗稱如“SMSes、Textmessages、messages或甚至於texts和txts”。簡訊服務原先是為GSM系統手機所設計的,但現在幾乎在任何手機系統上都能通用,如3G手機。

歷史

簡訊服務可說是目前手機服務中最受到歡迎的,在2004年估計全球一年寄送約有500億則簡訊﹙幾乎是每1人就可能送出100則簡訊﹚,如果每一則簡訊收費約為美金0.1元,則電信商從此獲益就有50億美金。在2001年,才僅有250億簡訊被傳送、2000年僅有17億,成長相當快速。據統計,在亞洲、澳洲和歐洲、簡訊服務特別受到歡迎,英語中甚至還發展出新的動詞辭彙“texting”﹙意謂著只用簡訊來溝通的使用者﹚。在中國大陸,-{zh-cn:簡訊;zh-tw:簡訊多稱為“簡訊”,}-替電信業者帶來了最多的利潤﹙2001年就有超過18億則的簡訊被傳送。1﹚

喜愛簡訊服務的族群有相當一部份是都會區中的年輕人,電信業者也對他們提供特別便宜的簡訊收費方案,例如在澳洲,每一則簡訊僅要0.2到0.25元澳幣,但語音信箱的收費一次卻要0.4元澳幣起跳到每分鐘2元澳幣。

最常寄發簡訊的族群可能是在南亞洲,新加坡的電信業者提供了每個月免費簡訊的數量,一個用戶可達上百則、就算超過這個免費的數量,一則簡訊也只花費新幣0.05到0.07元。在菲律賓的收費差不多也在這個範圍,據統計,2003年菲律賓人寄送簡訊的數量是一個人2300則簡訊,使得菲律賓變成世界上最盛行簡訊服務的國家。

歐洲是僅次於南亞洲盛行簡訊的地區,2003年,西班牙人一人每月大約寄發50則簡訊,義大利、德國和英國地區的用戶一人每月大約寄發35到40則簡訊,在這些國家一則簡訊的費用依月租費方案不同,約在5到25¢之間。法國用戶較不常用簡訊,一人一個月約寄發20則而已。在使用同樣GSM系統下,法國用戶少用簡訊的原因可能是電信業者Orange與法國電信獨大,無促銷競爭影響而導致簡訊費用不廉價。不過電信業的分析師同時認為法國文化有很大的影響,簡訊是為了快速簡短的溝通,和法國傳統冗長緩慢的溝通步調十分不同。

在美國,簡訊服務相較之下十分受到限制,一則簡訊通常收費0.05美金﹙許多電信商僅提供用戶一個月有限數量的低價簡訊﹚,2003年的統計是,美國人一個月寄發的簡訊只有13則,原因可能有許多種。例如用戶享有的是「無限網內通話」、「特價時段通話免錢」等促銷方案,而非“免費簡訊500則”的促銷。此外、亦有“Walkietalkie”類似無線對講機的特別服務。而且不同電信業者彼此能夠互通簡訊也才是最近的技術改進,這還需要靠使用者自願申請才行﹙opt-inservice﹚。目前美國較新的簡訊文化是一些電視節目開放了簡訊投票服務,這是由AT&T電信商率先開啟的方案,在選拔新興歌手的歌唱比賽節目《美國偶像》(AmericanIdol)里就可以用簡訊投票。

在簡訊投票套用中,有一些值得提起的獨特現象,在北歐國家芬蘭,某些電視頻道提供了簡訊聊天﹙SMSChat﹚服務,由節目小組傳簡訊給多個使用者,並在電視上播報他們回傳的簡訊,如此可避免過去觀眾在回函中夾寄危險物品給電視台的狀況。這種新的模式也影響了遊戲娛樂業,包括策略與謎語遊戲、或是養成遊戲都開始套用簡訊來做更多互動的變化,每則簡訊多半要0.5到0.56歐元,一個遊戲的破關可能需要上百則簡訊。2003年12月,芬蘭電視頻道MTV3創造了一個僅活在簡訊空間當中的耶誕老人,你可以送簡訊給他並得到回覆。有些消費者破解了這個耶誕老人系統,發現他對某些獨特的字會做固定的回覆。而在深夜頻道也有簡訊的套用,《沙灘排球》BeachVolley節目就提供了穿比基尼泳裝的美女依簡訊指示來發球與阻球。2004年3月12日,芬蘭開創了第一個全互動的電視節目《VIISI》。

在香港,一些服務業者於數年前開始對同屬於一個服務業者的客戶提供了免費短訊互傳的優惠,另外也提供了廉宜的價格給傳送短訊給另一業者客戶,從此香港的短訊套用發展正式最上其他國家和地區。

資費

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日前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對現有涉及簡訊差別定價的資費方案,各級電信企業要認真清理,建議按照就低不就高的原則,於2009年1月15日前實行網區域網路間統一定價。

據了解,儘管目前話音業務的網內外差別定價已逐步取消,但簡訊等增值業務在很多地區仍是“內外有別”。例如,簡訊在中國移動網內外的收費標準不同,即移動網內是0.1元,發給聯通手機或小靈通的是0.15元。差別待遇、差別定價這種變相壟斷的行為,加大了消費者網間通信成本,損害了消費者利益。

通知要求,自2008年12月1日起,各級電信企業停止推出涉及簡訊業務網區域網路間差別定價的資費方案;從2009年1月1日起,目前已存在的上述差別定價資費方案,各級電信企業應停止發展新用戶。通知稱,對確有困難暫不能實行統一定價的,各電信企業集團要提出穩妥可行的處理方案,在2009年1月15日前將清理結果和處理方案報工信部。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相關連結 

簡訊業務網區域網路間差別定價:電信業差別定價現象其實由來已久,這種現象在競爭尤其不充分的通信市場更加明顯。儘管話音業務的網內外差別定價已逐步取消,但是,簡訊等增值業務在很多地區仍是“內外有別”。例如,簡訊在中國移動網內外的收費標準不同,即移動網內是0.1元/條,發給聯通手機或小靈通的是0.15元/條。

從法律的角度看,有業內專家認為,網內外差別定價等差別待客的競爭手段涉嫌反競爭行為,有悖《反壟斷法》的規定,破壞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差別待遇、差別定價這種變相壟斷的思維限制了用戶正常自由的選擇。同時,網內外差別定價也加大了消費者網間通信成本,損害了消費者利益。來源:佛山日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