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礫石是一種直徑大於2毫米、在一定程度上被磨圓了的岩石或礦物碎塊。它是由暴露在地表的岩石經機械風化作用形成,常堆積在山麓或山前地帶,有時在高能量的濱海區形成礫石灘,膠結後形成礫岩。礫石加在水泥里可制混凝土,也可作築路材料。篩選礫石是指通過某種方法從天然礫石中篩選符合工程要求的礫石,如強度要求。篩選礫石作為一種粗集料廣泛套用於工程建築中,如大壩的反濾層,以及道路中,在瀝青道路路面面層中,使用篩選礫石作為集料,其他類型礫石和碎石含量不得低於50%。
瀝青路面
瀝青路面因其具有較好的耐腐蝕性、防水性和防潮性而在高等級公路建設中得到了廣泛的套用。但就實踐來看,瀝青路面仍存在易開裂、易出現轍痕等缺陷,造成公路的質量下降和使用壽命縮短。因此,需要對高等級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和質量控制方法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以充分發揮瀝青路面的優勢。
粗集料的選擇
粗集料,又稱粗骨料。粒徑大於5mm的集料。按其堆積密度,可以分為輕粗集料、普通粗集料和重粗集料三大類。按來源,可以分為天然粗集料和人造粗集料兩大類。混凝土的品種不同,所採用的粗集料也不同。輕集料混凝土採用的有火山渣、浮石、多孔凝灰岩、陶粒、膨脹珍珠岩等;普通混凝土採用的有碎石、卵石、硬礦渣等,重混凝土採用的有鐵礦石、重晶石、鋼段、鋼塊、鋼球、鐵塊等。其規格、級配和質量均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要根據現場施工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粗集料。一定要嚴格控制粗集料的粒徑。粗集料的大小會直接影響路面的使用壽命和承載能力。所以,要保證粗集料的粒徑與瀝青混合料相匹配,以提高路面的抗滑性、抗磨損性和安全性。嚴禁使用過期和放置時間過長的粗集料。大多數粗集料的保護措施都不得當,經過長時間的存放,會使粗集料受到空氣的氧化並發生質量變化,因此不能將其與瀝青混合。最後,粗集料要選用耐磨性好、硬度高、稜角分明的,這樣才能保證粗集料的嵌擠能力。同時要注意粗集料的酸鹼性。由於瀝青大多是呈酸性的,所以要選用鹼性較強的粗集料與瀝青進行混合 。
瀝青的選擇
要根據公路建設地區的地質、地貌條件,因地制宜地選取瀝青材料。高溫時修築瀝青路面應選擇感溫性較低的瀝青;低溫時修築瀝青路面應選擇具有良好變形能力的瀝青。結合實踐經驗,選擇溶凝膠型結構的環烷基稠油直餾瀝青較為合適。其中瀝青質的含量要控制在15%~20%,針入度指數控制在-2~+2,PVN最好保持在0~0.5。
混合料配合比控制
在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施工材料進行混合配製。在混合料配製前,要先對混合料進行攪拌,並確定以下指標:混合料的溫度、攪拌時間、用量。在攪拌過程中,要根據混合料的粒徑來確定攪拌速度,保證供料平衡。拌和時,要持拌和機運行狀態穩定,並在拌和後對拌和機的運行數據進行分析。可以利用抽樣試驗和馬歇爾試驗,將分析數據與配合比例進行對比,這樣能更好地控制混合料的配合比。另外,還要保證混合料的壓實度滿足施工要求,可通過鑽孔取芯進行測試。
反濾層
反濾層是水工建築物滲流控制的關鍵措施之一,經過近一個世紀的廣泛套用,設計準則不斷完善,滲流控制理論從以防滲為主的理念發展為防滲排滲和反濾層三結合的原理。反濾層有濾土和排水減壓的雙重功能,它是矛盾的統一體。濾土準則確定的是允許的最粗顆粒組成,排水減壓準則確定的是允許的最細顆粒組成。二者共同構成反濾層顆粒組成允許的變化範圍,工程實際採用的顆粒組成應在此變化範圍。從此,土石壩的結構型式有了質的變化,均質壩型改變為混合型,壩體分為防滲體和支撐體兩大部分,防滲和排滲相結合,反濾層在中間起過渡作用,從此土石壩採用當地材料壩的優勢更明顯。反濾層的廣泛使用,使防滲體防止滲透破壞的能力顯著提高,薄心牆壩廣為流行。現代反濾層設計方法的特點,①由均勻無黏性土擴大到各種類型的土;②考慮了土的滲透穩定性,不僅研究了流土破壞型的土,而且研究了管涌破壞型的土。在滲透穩定性方面,以顆粒組成的幾何穩定為基礎,同時考慮了被保護土承受的水力比降。通過試驗研究,認識到被保護土的控制粒徑出現的機率不再是早期單一的固定值,而是隨土的顆粒級配曲線形狀變化。從被保護土的控制粒徑而言,太沙基方法為單點法,現今發展為多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