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章法

章法是篆刻作品的構圖方式,是對印面各種形式因素進行構思安排,也就是設計印面的結構和布局。又稱分朱布白。自有印章以來,幾千年產生了數以十萬計的印章,出現了千變萬化,兒乎無一雷同的章法布局。方寸之地竟有如此豐富無窮的藝術洞天,我們在讚嘆那些凝聚著歷代印人智慧和藝術創造才能的作品時,留心地分析一下章法構成,就會發現在千變萬化的章法形式中貫穿著以對立統一尋求和諧的規律。如果說篆刻章法有什麼奧秘的活,那就是運用對立統一規律,對印文、留白、邊欄等形式因素,進行疏密、虛實、對稱、呼應等藝術處理,取得既有變化又有和諧穩定的藝術效果。

在構思章法時.主要是規劃印文的位置、字形、筆畫線條。古印之中對印文安排有以下幾種:

印文穿插挪讓

可將部首互動穿插、筆畫穿插、左右偏旁挪移位置、上下結構互挪位置、移正於偏或移疊乾平、移外於內、字形變形穿插或將筆畫蟠曲變形變位。

增減印文筆畫

增添筆畫、減少筆畫、簡化部首、並筆省畫、借並部首偏旁等。

調整移文

對繁簡筆畫印文作斜角對稱、品字對稱、上下呼應、留紅呼應或交叉呼應等。

筆畫誇張變形

內緊外松、以虛圍實,或外緊內松、以實圍虛,加大字頭筆畫或加長下垂筆畫。使印面疏密聚散有度,富乾藝術意境。

篆刻章法充分反映了印章布局結構的特點。留白不僅有增強印文表現力的作用,通過以朱托白(白文印)或以白襯朱(朱文印),使印文線條突出。還起著協調印面構圖結構、空間呼應、色調和節奏韻律感的作用,對印章藝術風貌的形成至關重要。因此在構思印文、經營構圖時要同時考慮留白的塊面和形象。印章中的布白雖不像繪畫中留白有暗示某種形象的作用,但山乾印章的形式因素比較單純,布白在構成印章形式美感中的作用也十分重要。布白在印章章法中與分朱有著相互依存的關係。印章的邊欄、界格也是章法構成的形式因素,利用邊欄、界格線紋的粗細、斷續變化.借邊、逼邊、擊邊等手法,往往可以增強印帝章法的穩定性或靈動變化。構思印章章法.就是要協調處理上述形式因素,結構印面的布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