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孝亭介紹
節孝亭是封建產物,是維護封建道德的標誌,但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其教育意義。“孝”為百善之首,它能促進國家大治,民族團結,家庭和睦,是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解放前,節孝亭不少地方也有,但都遭到自然或人為的破壞,只有棉浦村能保存完好,所以更覺難能可貴。
位於棉浦的節孝亭是一座保存完好,建築古樸,形態莊嚴的石碑坊。亭高約6米,寬6.7米,全是用花崗石鑿隼砌成。亭的形狀是四條方形大石柱(半米見方)構成了三山大門,中門3米寬,左右二門各1.5米寬。柱頂壘架石樑,鑲上石板,雕刻著“天褒節孝”四字,再上一層是塊石刻聖旨牌,亭頂及周邊,飛檐斗拱,形態美觀。節孝亭是封建時代皇帝為標榜“以孝治天下”,褒獎婦女守節孝道,遵守“三從四德”的。凡守寡貞節,又孝事翁姑,在村中有名氣的,就由地方官員申報,朝廷批准,賜建節孝亭,以為節婦典範。寡婦育兒成才,考試做官者,也可直接向皇帝申請,建亭表彰母節。
棉浦的節孝亭是清朝乾隆年間監生張瑞向為母親林淑寬所建的。林淑寬是鄰村江灝人(河中村),17歲時嫁與棉浦秀才張次龍為妻,隔年生子瑞向,夫妻和睦,家庭幸福。誰知到了林氏21歲那年,發生瘟疫,次龍及其父先後病亡,家中頓成孤寡,林氏又身懷六甲,後來生下次子瑞仁。家中有老人,有幼子,雖有點財產,但孤苦伶仃,夜守空房,處境艱難。淑寬之父見女兒年輕負累重,乃勸其改嫁。但林淑寬是個堅強烈女,矢志守寡,決不拋棄年老的婆婆,以及張家二個孩子,堅拒父命。父親勸說無效,盛怒之下要挾女兒與其斷絕關係,淑寬毫不動搖說:“張家再窮,也不去連累你們,從今以後,我也不踏入嫁家之門了。”自此,淑寬更是孝事家婆,嚴教二子,平時耕織自重,博得鄉人稱讚。後來,瑞向長大,考中監生,便向朝廷申述寡母節孝品行,上司調查屬實,便於村中宮邊圍後寨門外,立一節孝石坊,以表彰林氏節孝行為。也為後人樹立榜樣。
棉浦介紹
棉浦,原名稱“綿浦”,在東山區磐東鎮榕江北河之濱,1951年與周邊4個小村合為一個行政村,名為“北河村”。它始創於明朝洪武三年(1370),是從福建省漳州府漳浦縣埔尾鄉田心圍遷來的,始祖張清簡公。創村時,期望後代瓜瓞綿綿,興旺發達。故用“綿”字,至於“浦”字,一是紀念祖先故居漳浦縣。二是創村地處河邊,故名“綿浦”,因“綿”與“棉”諧音,人多稱“棉浦”,便也約定俗成了。
棉浦村屬平原地帶,又近河邊,溝渠縱橫,有可耕水田1870畝,歷來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兼營水上運輸,捕撈魚蝦等。棉浦人勤耕力作,在西門外也算饒裕之鄉。改革開放之後,棉浦人趁此時機。大辦家庭手工業,以五金電器為主,發展迅速,由手工到機器生產,由小型作坊到大型工場,由內銷到出口,十分興旺。幾乎是家家都有工業,農業村變為工業村了,有的工廠還與名牌大學掛鈎,有的企業重金聘請名師為技師。本來,解放後榕城西門外只有城西村大部有打鐵副業,而今已讓棉浦村趕在前頭。
棉浦人介紹
清簡公有3子,長子磐野公移居榕城。次子隱谷公,明朝永樂年間貢生,授職河南道御史,攜眷赴任,後來子孫在外地創業。三子淳翁公侍奉父親,衍居綿浦。至今已有600左右年歷史了。現在全村人口5116人,都是張氏清簡公後代。清簡公於洪武二十一年逝世,墓葬於棉浦本澤港嘴鳳地,墳墓為蒙古包型,無碑,至今猶保存完好。
棉浦節孝亭的研究價值
棉浦節孝亭第一層四根石柱所刻的三副對聯的擇聯人,是了解棉浦村清代以前的人文關係,社會關係有效的史實記載。另外,石刻聖旨內容中還記載涉及當時的人物,物當時的官職,級別都在這裡得到體現和保留,也可看到當時的揭陽的行政歸屬以及受管轄的情況,還可以為清代的一些史料研究提供證據,這些都是超出本村村史或族譜的內容,這些史料都是乾隆皇聖旨中紀錄的,是當時朝廷頒布的有效史料,是社會的共同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