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這首詩寫名茶“仙人掌茶”,也是“名茶入詩”最早的詩篇。詩前原有序:“余聞荊州玉泉寺近清溪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其中有白蝙蝠,大如鴉。按《仙經》,蝙蝠一名仙鼠,千歲之後,體白如雪,棲則倒懸,蓋飲乳水而長生也。其水邊處處有茗草羅生,枝葉如碧玉。惟玉泉真公常采而飲之,年八十餘歲,顏色如桃李。而此茗清香滑熟,異於他者,所以能還童振枯,扶人壽也。余游金陵,見宗僧中孚,示余茶數十片,拳然重疊,其狀如手,號為“仙人掌茶”。蓋新出乎玉泉之山,曠古未覿。因持之見遺,兼贈詩,要余答之,遂有此作。後之高僧大隱,知仙人掌茶發乎中孚禪子及青蓮居士李白也。

作品原文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並序)
余聞荊州玉泉寺近清溪諸山⑴,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其中有白蝙蝠,大如鴉。按《仙經》,蝙蝠一名仙鼠,千歲之後,體白如雪⑵,棲則倒懸,蓋飲乳水而長生也⑶。其水邊處處有茗草羅生⑷,枝葉如碧玉。惟玉泉真公常采而飲之⑸,年八十餘歲,顏色如桃李。而此茗清香滑熟,異於他者,所以能還童振枯,扶人壽也。余游金陵,見宗僧中孚,示余茶數十片,拳然重疊,其狀如手,號為“仙人掌茶”。蓋新出乎玉泉之山,曠古未覿。因持之見遺,兼贈詩,要余答之,遂有此作。後之高僧大隱,知仙人掌茶發乎中孚禪子及青蓮居士李白也。
常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鴉,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灑芳津,采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⑹。
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
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
鏡燭無鹽⑺,顧慚西子妍⑻。
朝坐有餘興,長吟播諸天⑼。

注釋譯文

【注釋】
⑴《方輿勝覽》:玉泉寺,在荊門軍當陽縣西南二十里。玉泉山,陳光大中浮屠知顗,自天台飛錫來居此。山寺雄於一方,殿前有金龜池。《一統志》:玉泉寺,在荊州當陽縣西三十里。隋大業間建。清溪山在南漳縣臨沮城界內,其山高峻,東有泉。《潛確居類書》:玉泉山,在當陽,泉色白而瑩,又曰珠泉。泉南為天台智者道場,即關帝遣鬼工所造。
⑵《抱朴子》:千歲蝙蝠,色如白雪,集則倒懸,腦重故也。《述異記》:荊州清溪秀壁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中有白蝙蝠,大如鴉。按《仙經》云:蝙蝠一名仙鼠,千載之後,體白如銀,棲則倒懸,蓋飲乳水而長生也。太白此序所謂“余聞”者,蓋本之於此。
⑶《本草拾遺》:乳穴水,近乳穴處流出之泉也。人多取水作飲、釀酒,大有益。其水濃者,稱之,重於他水;煎之,上有鹽花,此真乳液也。
⑷《說文》:“茗,茶芽也。”郭璞爾雅注》:“茶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今呼早采者為茶,晚取者為茗。
呂溫《南嶽彌陀寺承遠和尚碑》:開元二十三年,至荊州玉泉寺謁蘭若真和尚,即玉泉真公也。
⑹郭璞詩:“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薛綜《西京賦注》:“洪崖,三皇時伎人。”
⑺《新序》:“齊有婦人,極醜無雙,號曰無鹽女。”
趙岐《孟子注》:西子,古之好女西施也。
⑼佛書言,三界共有三十二天,自四天王天至非有想非無想天,總謂之諸天。
【譯文】
常聽說玉泉山上,有許多乳窟樣的山洞,
裡面有好多白鴉的仙鼠(白色蝙蝠),倒懸清溪的樹上遙望明月。
茗茶就生長在此山中的石崖上,石上玉泉潺潺,永不停歇。
茶樹根莖澆灑山花芳津,采服後可以潤肌強骨。
茶樹叢年代久遠,綠葉蔥蔥,枝枝相接。
看茶葉曝曬成仙人掌一樣,好像可以用它拍拍仙人洪崖的肩膀。
舉世未見這樣的茶葉,誰來給這茶葉命名而使之永遠流傳呢?
宗英你是高僧禪伯,尚有瑰麗的詩篇與茶一起投贈給我。
你的詩篇如西子臨鏡,使我這個無鹽醜女,慚愧無比。
清晨坐聊,佳興勃勃,長吟詩篇,聲播九天。

作品簡析

此詩是一首詠茶名作,字裡行間無不讚美飲茶之妙,為歷代詠茶者讚賞不已。公元752年(唐玄宗天寶十一載),李白與侄兒中孚禪師在金陵(今江蘇南京)棲霞寺不期而遇,中孚禪師以仙人掌茶相贈並要李白以詩作答,遂有此作。
此詩生動形象地描寫了仙人掌茶的獨特之處。前四段寫仙人掌茶的生長環境及作用,得天獨厚,以襯序文;“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寫出了仙人掌茶樹的外形;“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曝,曬也。本句是目前發現的最早曬青史料。 洪崖,傳說中的仙人名。 本句的意思是飲用了仙人掌茶,來達到幫助人成仙長生的結果。“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由“曝成仙人掌”可以看出仙人掌茶是散茶,明朝罷團改散,在明以前大部分都是團茶,因此是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寫的是李白對中孚的讚美之情,詩人在此自謙將自己比作“無鹽”,而將中孚的詩歌比作西子,表示誇獎。“朝坐有餘興,長吟播諸天”詩人大聲朗讀所作的詩歌,使他能夠達到西方極樂世界的“諸天”。

作者簡介

李白
李白像
(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葉(唐時屬安西都護府,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並好行俠。從25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遊,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公元742年(天寶元年)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杜甫結交。安史之亂爆發後,他懷著平亂的志願,於公元756年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爭奪帝位失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卒於當塗(今屬安徽)。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