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姓名:第斯多惠
生卒:1790—1866
描述:德國教育家
籍貫:德國
個人概述
第斯多惠(1790—1866),德國教育家。《德國教師培養指南》是他的教育代表作。其中第一篇總論部分為他的手筆;第二篇專論部分則是合著(中學和師範學校教師)的手筆,系有關各科教學法性質的論文。第斯多惠反對德國教育目的中存在的狹隘的民族主義傾向和濃厚的宗教色彩,提出“全人教育”的理想。他把“自動性”視為人的發展的主觀基礎,而以社會中的真、善、美為教育的客觀基礎,認為兩者結合才算是培養了“全人”。【
職業生涯
第斯多惠提出教育的自然適應性原則和文化適應性原則,認為教育必須符合人的天性及其發展規律。他的有關思想符合自裴斯泰洛齊以來教育心理學化的趨勢,但他對於兒童心理發展特點的具體觀點則受到當時心理學發展水平的局限。作為自然適應性原則的補充,第斯多惠提出文化適應性原則,這是裝斯泰洛齊關於使人發展並達到完善的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他認為,人的自然本性的發展不能在真空中進行,教育必須適應社會文化的狀況。但他尚未意識到文化和自然兩個原則的實質關係是目的和手段的關係,即沒有認識到適應自然是為了更好地適應文化,而把自然適應性原則放在主導地位
第斯多惠論述了教學的形式目的和實質目的的關係問題。他認為,這兩個目的並非相互排斥,而是緊密聯繫的。在正確組織教學的情況下,兩個目的均可達到。但他更為重視教學的形式目的,指出在學校中還有單純的熟讀死記的遺蹟,就無論如何不應放棄關於教學的形式方向這一思想。第斯多惠被譽為“德國教師的教師”和“德國的裴斯泰洛齊”。他所提出的教學法原則成為19世紀中葉德國教育界研究各科教學法的指導原則。
第斯多惠的完人教育是遵循三項教育原則進行的。
第一,自動性原則。第斯多惠認為,人生來具有各種能力如觀察、感覺、思維、語言等。人的天性中潛藏著渴求發展的特性,即自動性,它是個人發展和教育活動的主觀條件。但是,自動性沒有明確的方向,內容空洞,人可以自動地趨向於善,也可以自動地趨向於惡。教育的目的是使自動性朝著真善美的方向發展,使人的自動性得到充分體現。真善美的生活便是人發展的客觀條件。要培養身心和諧發展的完人,必須將自動性和真善美結合起來。
第二,自然適應性原則。所謂自然,即指人的天性。適應自然,就是要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自然規律,教學要合乎兒童的年齡特徵和個別差異。他把兒童的心理發展分為兩個時期。在這兩個時期中,主動性和感受性是兒童最一般的智力表現形式。14歲以前,兒童的主動性表現為身體上喜歡活動,精神上喜歡自由幻想,因此,要通過體操鍛鍊兒童的身體,藉助故事、童話等發展兒童的想像。兒童的感受性在幼年占優勢,以後逐漸轉向主動性。幼年兒童的感受性表現為求知慾較強,渴求感性知識,教師應發展兒童的感覺,多讓兒童觀察事物。14歲以後,兒童過渡到悟性階段,身心發生了顯著變化,產生了理想,記憶、思維、信念、意志等逐漸成熟,教師應以感性知識為基礎,發展兒童的悟性。適應自然也包括適應兒童的個性特點,促使其獨特地發展。
第三,文化適應性原則。要求教育要注意現代社會文化,反映時代和社會的要求,體現民族文化的特性。第斯多惠指出,對自然和文化的適應必須協調一致,當兩者發生衝突時,文化適應性原則應服從自然適應性原則。二者越一致,生活就越美好。
個人榮譽
個人影響
第斯多惠一生主要從事國民教育和師範教育工作。此外,他還參加了大量的社會活動。1827年,他親自創辦《萊因教育雜誌》,撰寫教育論文四百多篇,宣傳民主主義教育思想。1835年,他的主要著作《德國教師培養指南》的出版,為德國教師提供了教學理論指導。該書中譯本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851年,他開始出版《教育年鑑》。此外,他還編寫了二十多種各類教科書和教學指導用書,並被德國學校廣泛採用。
第斯多惠一生都在為德國的國民教育而奮鬥。他積極參加進步活動,反對封建等級教育。1848年,他就任“全德教師聯盟”主席,領導教師向封建教育、宗教教育展開鬥爭。1858年當選為普魯士眾議院議員,在議會中繼續聲討反動政府。第斯多惠的進步活動得到了反動政府和教會的攻擊。他被免去了校長職務,遭到各種刁難。但是,他的進步活動得到了德國進步教師和各界人士的廣泛支持。1865年第斯多惠75歲壽辰時,人們為他隆重慶賀,並向他贈送了銀制桂冠,以感謝他為德國國民教育事業所作的貢獻。第斯多惠也因此被稱為“德國教師的教師”。
人物評價
他被認為是夸美紐斯和裴斯泰洛齊逝世以後西方最偉大的教學論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