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啟蒙

第二次啟蒙

《第二次啟蒙》是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治河,樊美筠,陶秀璈,王治河。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第二次啟蒙
作 者:王治河//樊美筠|主編:陶秀璈//王治河
出 版 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品牌: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年01月
定 價:59.00
I S B N :9787301166901
所屬分類: 人文 > 哲學/宗教
標 簽:哲 學 哲學總論

內容簡介:

《第二次啟蒙》是王治河博士、樊美筠博士10餘年求學國外的思索結晶。從一種觀照世界的新視野即過程思維和建設性後現代主義的視角出發,《第二次啟蒙》對作為工業文明思想基礎的第一次啟蒙(包括中國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內在局限特別是其對自然的帝國主義態度,對他者的種族主義立場,對傳統的虛無主義姿態,對科學的盲目崇拜,對理性的過分迷信,對自由的單向度闡釋,對民主的均質化理解進行了初步的梳理和反思。在此基礎上,提出第二次啟蒙的一些基本原則和理念,其中包括“深度自由”,“道義民主”,“厚道科學”,“有機教育”,“和者生存”,“互補並茂”以及“建設性後現代女性主義”,“後現代有情法”,“後現代農業”,“後現代商道”,“後現代人權”,“後現代綠色生活方式”等諸多浸透著中西智慧的別開生面的概念。作者相信,第二次啟蒙不僅可為即將來臨的生態文明和後現代轉折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切實的擘劃,而且因其深闊的整合視野及與中國文化的深度契合,它注定有一個燦爛的未來。

目錄:

序一
序二
序言
導言 中國的後現代化呼喚第二次啟蒙
一、中國現代化的困境
二、對後現代化的呼喚
三、第一次啟蒙的局限
四、第二次啟蒙
第一章 敬畏大地——走向建設性的後現代農業
引言:泰坦尼克的教訓
一、現代農業的弊端
二、中國的應對之策
三、後現代是對現代的反撥與超越
四、何謂後現代農業?
五、建設一個後現代的“五型”新農村
第二章 百年樹人——走向一種後現代的有機教育
一、現代教育的悲劇
二、對現代教育弊端的哲學反思
三、走向一種後現代的有機教育
四、有機教育與中國
第三章 和者生存——走向一種建設性後現代尚和文化
一、現代西方文化中的“爭鬥崇拜”
二、“尚爭文化”的思維誤區
三、“尚爭文化”的哲學基礎
四、走向建設性後現代尚和文化
五、後現代“尚和”文化的哲學基礎
六、後現代“尚和”文化的當代意義
第四章 差異之美——走向建設性的後現代女性主義
一、現代女權主義怎么了?——從當代中國女權主義的困惑說起
二、西方現代女權主義的局限
三、走向建設性後現代女性主義
第五章 互補並茂——走向一種後現代的文化互補意識
一、挑戰阻礙中西對話的兩大障礙——根深蒂固的西方中心主義和排他主義
二、揭示西方中心主義風行的深層原因
三、倡導對話
四、欣賞差異
五、對中國文化保持一種真正的敏感性
六、彼此互補,相互豐富
七、互補並茂:第二次啟蒙的理論訴求
第六章 仁者愛人——建設性的後現代人權觀
一、人權是一個過程
二、現代人權觀的局限何在?
三、後現代的人權概念
四、幾點思考
第七章 道義民主——一種建設性的後現代民主概念
一、西方現代民主的局限
二、走向後現代的“道義民主”
三、幾點評論
第八章 厚道科學——走向一種富有人文情懷的後現代科學
一、現代科學的風光
二、科學玫瑰紅的褪色
三、現代科學的局限
四、走向一種富有人文情懷的後現代科學
五、別一種科學是可能的——後現代科學對我們的啟示
第九章 深度自由——一種建設性後現代的自由觀
一、解構現代自由概念
二、揭示自由概念的複雜性
三、將義務觀念引入自由
四、肯定自由的創造性維度
五、強調自由的生態向度
第十章 化成天下——走向後現代的“有情法”
一、後現代主義對現代法的挑戰
二、解構現代法律的哲學基礎
三、走向建設性的後現代有情法
第十一章 為富須仁——建設性後現代的商業哲學
一、現代商業的“破產”
二、現代商業的弊端
三、走向一種後現代商業哲學
四、後現代商業踐履
五、發展一種中國式的後現代商道
第十二章 活出生命——走向後現代的綠色生活方式
一、對消費主義說“不”
二、拒絕占有式的個人主義
三、不向齊一化臣服
四、開放的存在
五、踏實的存在
六、詩意的存在——一種後現代的浪漫
七、創意的存在
八、別一種生活方式是可能的
附錄一 華山並非一條道:過程哲學和建設性後現代主義給我們的啟迪——王治河博士訪談錄
附錄二 呼喚中國傳統美學的尚清意識——訪美學博士樊美筠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