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巴庫

“第二巴庫”為伏爾加—烏拉爾油氣區舊稱。俄羅斯次於西西伯利亞的第二大石油工業區。在伏爾加河中游同烏拉爾山脈之間。總面積70 萬平方公里。十八世紀即發現油苗,1929 年開始工業開發,由於巴庫油田產量嚴重下降,五十年代後期起大規模開採。為區別巴庫油田故取名第二巴庫。目前為止共發現800 處油田,500 處氣田。主要油氣田有:羅馬什基諾、奧倫堡、杜伊馬茲。

1987年,前蘇聯的石油產量為6.24億噸,占世界石油總產量的22.5%,居世界第一位。

前蘇聯石油工業發展迅速,生產地域逐漸東移,從40年代初高加索地區的“巴庫油田”,到50年代中期的伏爾加——烏拉爾間的“第二巴庫”,再到70年代後期被稱為“第三巴庫”的秋明油田。

現秋明油田產量已占全蘇的40%左右。前蘇聯的煉油工業僅次於美國,原油加工能力約5億噸,其中80%集中在烏拉爾以西的烏法、古比雪夫等主要煉油中心。前蘇聯生產的原油除滿足本國消費外,還不斷擴大出口。目前每年出口原油在1億噸左右,其中向東歐國家出口一半以上,向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出口約4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