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簡介
《第二基地》(Second Foundation),是美國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出版於1953年的科幻小說中篇集,“基地三部曲”的第三部(後來發展成“基地系列”),收錄2篇中篇小說。《第二基地》指的是一個與基地位置相對的組織,最早見於《基地》,在《基地與帝國》里為眾人百般找尋,直到《基地邊緣》才暴露全貌。
“基地系列”的其他作品還有:《基地》、《基地與帝國》、《基地前奏》、《邁向基地》、《基地邊緣》、《基地與地球》。
本書簡體中文版已於2012年7月由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譯者葉李華。
內容引讀
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說都能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奇幻因素,成為後來科幻小說的典範。大師之所以為大師,正因他一出手就能化腐朽為神奇。他的三大系列——機器人,帝國,基地——各有“奇趣”,即使現在我們已經十分熟悉他的作品,仍不能不佩服他當年的創意。
《第二基地》是“基地”系列三部曲的最後一部。“謎”一般的第二基地的存在成了眾矢之的,騾要剷除它,而第一基地的移民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理由也必須找到它,但是它究竟在哪裡呢?這部故事就是各方人馬找尋第二基地的傳奇。
騾傾全力尋找並剷除第二基地,卻失敗了。隨後,基地人員也千方百計尋找第二基地,因為他們不願把建立新帝國的功業拱手讓人。誰也沒想到,尋找的線索竟維繫在一位小女孩身上。十四歲的艾嘉蒂婭怕得要死,她究竟發現了有關第二基地的什麼秘密呢?
目錄
楔 子 /Ⅰ
第一篇 騾的尋找 /1
01 二人與騾
第一插曲
02 二人無騾
第二插曲
03 二人與農夫
第三插曲
04 二人與長老
第四插曲
05 一人與騾
06 一人,騾──與第三者
最後插曲
第二篇 基地的尋找 /75
07 艾嘉蒂婭
08 謝頓計畫
09 同謀
10 迫在眉睫
11 偷渡客
12 統領
13 貴婦
14 憂心如焚
15 天羅地網
16 戰端
17 戰爭
18 孤魂野鬼
19 終戰
20 “我知道……”
21 滿意的答案
22 真正的答案
情節
騾的尋找
基地紀元316年,這篇中篇小說首刊於1948年,原名〈你找到了〉(Now You See It--)。
本中篇是“基地三部曲”第二部第二篇的續篇。此時,騾的“行星聯盟”已經控制了包括基地體系在內的大半銀河,他自稱“第一公民”,企圖提前建立銀河帝國。儘管艾布林·米斯的死使得騾沒有找到第二基地,他仍用盡所有的人手去尋找。在最新一次(亦是最後一次)的搜尋,騾決定派手下大將漢·普利吉和一位年輕人拜爾·程尼斯(Bali Channis)作搜尋隊的領導。拜爾·程尼斯是一個非迴轉者,這表示他的情感沒有受到騾的改造和控制。
拜爾·程尼斯認為第二基地在一個命名為達辛德(Tazenda)的星雲,並決定到那調查。與此同時,第二基地正努力調整謝頓計畫。謝頓在其預測中並沒有騾的出現。根據第二基地的計算,整個謝頓計畫現在已被騾完全傾覆。他們正研究並試行一個危險的計畫,務求能使謝頓計畫重上正軌。但如果騾在他們的計畫成功前找到它們的話,第二帝國的興起將會遙遙無期。
最終,拜爾·程尼斯被發現是第二基地的間諜。騾亦運用其精神能力查到第二基地真正在羅珊(Rossem),命令屬下艦隊進行大規模攻擊。此時,第二基地的領導人出現(他的職位為第一發言者),他恐嚇騾第二基地的間諜已滲透了騾的大本營。如果騾攻擊羅珊的話,第一發言者就令其大本營發生叛亂。他還告訴騾,第二基地並不在羅珊,這令騾最終崩潰。第一發言者趁騾情緒無奈絕望時改造了他的心靈,使他不再對第二基地有任何的興趣。本篇在此完結。
基地的尋找
基地紀元376-377年,這篇中篇小說首刊於1949年,原名〈你沒找到〉(--And Now You Don't)。
與第一篇相近,作者在本篇運用在基地上和第二基地上發生的事串連來敘述。本篇的主角是一位十多歲的女孩,她的名字是艾嘉蒂婭·達瑞爾(Arcadia Darell)。作者一開始先運用艾嘉蒂婭的習作和其他人的對話來說明騾在第一篇之後的情況。騾在被第一發言人改造心靈後不久便急病暴斃,“行星聯盟”瞬間瓦解,基地趁機獨立起來,並恢復起了從前的商業帝國。艾嘉蒂婭是貝泰·達瑞爾的孫女,她的父親杜倫·達瑞爾博士則是一名腦電波研究的權威,他認為第二基地仍然存在,而且在影響和控制著第一基地。為了摧毀第二基地,達瑞爾博士組建了一個秘密組織,並派遣間諜前往從前“騾”政權的大本營卡爾根行星查探,但這一計畫被艾嘉蒂婭的得知,她偷偷地跟隨前去。
此時卡爾根的新統領史鐵亭組建了一支強大的艦隊,他認為謝頓計畫已經失效,便決定進攻基地。艾嘉蒂婭被他看上,企圖霸占,但她在一位來自川陀的農民幫助下成功逃脫到了川陀。於此同時,卡爾根開始攻擊基地,但最終慘敗。艾嘉蒂婭對第二基地的位置有所猜測,傳口信給達瑞爾博士,他因而發現他身邊的一位研究員是第二基地的奸細,從他口中問出了第二基地的位置在端點星,便將他們一網打盡。
但實際上,第二基地並不是端點星,而這一切都是第二基地的策劃,目的是打消第一基地對他們的尋找和使謝頓計畫重新回上軌道。最後,作者借第一發言者之口向讀者解釋和說明了第二基地的所在地---“群星的盡頭”,本篇就此完結。
系列簡介
人類蝸居在銀河系的一個小角落——太陽系,在圍繞太陽鏇轉的第三顆行星上,生活了十多萬年之久。
人類在這個小小的行星(他們稱之為“地球”)上,建立了兩百多個不同的行政區域(他們稱之為“國家”),直到地球上誕生了第一個會思考的機器人。
在機器人的幫助下,人類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術,開啟了恢弘的星際殖民運動;人類在銀河系如蝗蟲般繁衍擴張,帶著他們永不磨滅的愚昧與智慧、貪婪與良知,登上了一個個荒涼的星球,並將銀河系捲入漫長的星際戰國時代,直至整個銀河被統一,一個統治超過2500萬個住人行星、疆域橫跨十萬光年、總計數兆億人口的龐大帝國崛起——銀河帝國。
一個微妙的轉折發生在銀河帝國建國後的12020年。哈里·謝頓,這個剛滿32歲的年輕數學家,開創了“心理史學”,這門學科能用數學公式準確推演全人類的未來——“預言”從此成為一門可以信任的科學,人類由此可以看見未來。
謝頓的第一個預言是:雖然毫無徵兆,但已存在一萬兩千年之久的銀河帝國即將滅亡。
一時間,銀河震動,帝國飄搖;皇帝、宰相、奪權者、反叛星球,各方勢力立刻劍拔弩張,人類銀河時代最偉大的傳奇就此開啟……
作者簡介
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 是美籍猶太人,為本世紀最頂尖的科幻小說家之一,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以他的名字為號召的《阿西莫夫科幻雜誌》,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重鎮。
《基地》、《機器人》 等系列是阿西莫夫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這些看似各自獨立的故事,相互貫串起來,竟是一部俯仰兩萬年的長篇史詩!阿西莫夫特意將科幻場景巨幅拉大,在全銀河的背景下架構他獨有的科幻世界、藉由銀河帝國的興亡史來討論人性與政冶、經濟、軍事等文明要素產生的互動影響。這種巨觀視野使他的作品處處閃動著關懷人類未來的筆觸,超越一般科幻作品的局限。
阿西莫夫不僅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化學博士,更是世聞名的全能作家,一生著述多達百七十餘本,內容廣及科學類的數理化、天文、生物、醫學,還旁涉人文類的文學、宗教、史地等。如此淵博的學識使他的筆下世界具備了奇幻的想像與高度的預言性。在他剛開始寫機器人小說時,機器人學未發展出來;等到這門科技發展得相當有成果時,幾乎每一本有關機器人學發展史的書籍都提到他、他的小說與他發明的“機器人學三大法則”。這法則幾乎成了以後科幻作家創作有關機器人的作品時必須遵循的法則。 阿西莫夫以真確的物質科學及人文現象演繹出他的科幻世界,又雜進偵探與推理的小說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節生動,扣人心弦,讓人不忍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