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三部曲》

《基地三部曲》

《基地三部曲》,科幻小說,作者為:艾薩克·阿西莫夫,該作者一生總共寫了七大冊的基地故事。

基本信息

銀河帝國已有一萬二千年悠久歷史,一位數學家卻作出驚人預言:帝國即將土崩瓦解,整個銀河注定化作一片廢墟,黑暗時期將會持續整整三萬年!
《基地三部曲》 基地三部曲

作者介紹

著作逾身的艾薩克·阿西莫夫無所不寫,但不論他自己或全世界的忠實讀者,衷心摯愛

《基地三部曲》 《基地三部曲》
的仍是他的科幻小說。在他的眾多科幻著作中, 《機器人》《基地》是最有名的兩大系列。其中「機器人」系列是從短篇故事起家,逐漸演化成一部機器人未來史,包括四個長篇與三十幾個短篇;《基地》系列則是先有一個龐大的架構,然後開始逐步經營──但想必連阿西莫夫也未曾想到,這部科幻史詩能夠經營半個世紀(1941-1992)。
阿西莫夫一生總共寫了七大冊的基地故事,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深遠的,當然是核心部分的《基地三部曲》:《基地》、 《基地與帝國》以及 《第二基地》 。不過阿西莫夫生前常常偷笑,說當初雖有明確的故事架構,卻並未刻意寫成什麼三部曲,而是以連載方式一篇篇發表在科幻雜誌上。直到一九五○年代正式出書,三部曲的架構才首度出現。

基本框架

《基地》第一篇:心理史學家(出書時補寫)
《基地》第二篇:百科全書編者(短篇,連載第一篇)
《基地》第三篇:市長(短篇,連載第二篇)
《基地》第四篇:行商(短篇,連載第三篇)
《基地》第五篇:商業王侯(短篇,連載第四篇)
《基地與帝國》第一篇:將軍(中篇,連載第五篇)
基地與帝國》第二篇:騾(中篇,連載第六篇)
《第二基地》第一篇:騾的尋找(中篇,連載第七篇)
《第二基地》第二篇:基地的尋找(中篇,連載第八篇)

相關內容

許多人都知道基地系列的靈感來自《羅馬帝國衰亡史》(TheDeclineandFalloftheRomanEmpire),不過其中一段頗為傳奇的因緣卻鮮為人知。引用阿西莫夫自傳中的文字,故事是這樣的:

《基地三部曲》 《基地三部曲》

一九四一年八月一日,下課後,我搭捷運去坎柏(JohnCampbell,1910-1971)的辦公室找他。一路上我絞盡腦汁,想要擠出一個新點子。屢試不成之後,我決定使出自己常用的招數:隨意打開一本書,第一眼看到什麼,就用什麼做自由聯想。

當天我帶著一本吉爾伯特與蘇利文(GilbertandSullivan)的歌舞劇選集,隨手便翻到《艾俄蘭斯》(Iolanthe)中仙后跪在哨兵威利斯面前的一張劇照。我從哨兵聯想到戰士,再聯想到軍事帝國,再聯想到羅馬帝國──然後再聯想到銀河帝國。哈,有了!

我何不寫個銀河帝國盛極而衰、回歸封建的故事,而且是從第二銀河帝國承平期的觀點出發?我想我知道該怎么寫,因為我仔細讀過吉朋(EdwardGibbon,1737-1794)的《羅馬帝國衰亡史》,至少從頭到尾讀過兩遍,只要把它改頭換面就行了。

我帶著具有感染力的熱情、志得意滿地走進坎柏的辦公室。或許熱情真能傳染,因為坎柏顯露出前所未有的激動。
「對短篇故事來說,這個主題太大了。」他說。
「我是想寫箇中篇。」我一面說,一面調整自己的構想。
「中篇一樣不夠。必須是一系列的故事,每集都是開放式結局。」
「什麼?」我心虛地問。
「短篇、中篇、系列故事,通通放在一個特定的未來史框架中,包括第一銀河帝國的衰亡、隨之而來的封建時期,以及第二帝國的興起。」
「什麼?」我更心虛地問。
「沒錯,我要你寫出這個未來史的大綱。回家去,把大綱寫出來。」
── 《記憶猶新》(InMemoryYetGreen)

「心理史學」是這個三部曲的中心科幻因素,而貫穿其間最重要的一個人物,自然就是心理史學宗師、基地之父哈里·謝頓。最有趣的是,「基地系列」的故事是從謝頓死後五十年講起(<百科全書編者>),也就是說真正的主角竟然是個死人──這正是科幻小說的趣味所在,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縛。不過在出書的時候,為了交代前因後果,阿西莫夫又補寫了一篇《心理史學家》,讓八十高齡的謝頓現身說法。而在生命中最後五年,阿西莫夫再度眷顧這個傳奇角色,用兩本「前傳」詳盡刻劃謝頓的一生,以及心理史學與基地的創建過程。

耐人尋味的是,阿西莫夫晚年似乎愈來愈認同這個筆下人物,而他也的確與謝頓一樣,對人類文明有著高瞻遠矚、悲天憫人的關懷。「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正是大師胸懷的最佳寫照。

博學多聞、博覽群書的阿西莫夫從不閉門造車,筆下的科學幻想多少都有所本。例如「心理史學」便是「氣體運動論」(物理學)、「民眾心理學」(心理學)、「歷史決定論」與「群體動力論」(歷史學)的綜合體;而刺激基地不斷成長茁壯的「謝頓危機」,則取材自歷史哲學家湯恩比(ArnoldToynbee,1889-1975)首創的「挑戰與回響」理論。

由於影響人類行為的因素過於複雜,人類又具有自由意志,因此個人行為絕對不可能預測。然而當眾多個體集合成群時,卻又會顯現出某些規律,正如同在巨觀尺度下,氣體必定遵循統計方法所導出的定律。阿西莫夫將這些事實推而廣之,借著筆下不世出的天才謝頓,讓心理史學發展到出神入化之境,成為一門探索未來世界巨觀動向的深奧科學。

透過心理史學的靈視,謝頓預見了人類悲慘的未來:國勢如日中天的銀河帝國正一步步走向滅亡,整個銀河將要經歷三萬年蠻荒、悲慘的無政府狀態,另一個大一統的「第二帝國」才會出現。

倘若上述發展絲毫無法改變,既然一切皆已注定,也就沒什麼戲劇性可言。故事之所以引人入勝,在於謝頓進一步發現:雖然阻止帝國崩潰為時已晚,若想縮短這段漫長的過渡期,在當時卻尚有可為。於是謝頓開始了力挽狂瀾、扭轉乾坤的努力,試圖將三萬年的動盪歲月縮減為一千年。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窮後半生的精力,設立了兩個科學據點:第一基地(簡稱「基地」,由自然科學家組成)與第二基地(隱身在銀河舞台幕後,由心靈科學家與心理史學家組成)。

《基地三部曲》 《基地三部曲》

兩個基地的位置經過特別計算,分別設在「銀河中兩個遙相對峙的端點」(光是這句語帶玄機的話,便衍生出《第二基地》這本書)。此後一千年間,許多預設的歷史事件將一環扣一環發生,以促使一個更強大、更穩固、更良善的第二帝國早日實現。

基地三部曲的主線,便是第一基地如何克服一個接一個的周期性危機,激發出無窮無盡的潛力;第二基地又如何暗中相助,以逐步實現為期千年的謝頓計畫。謝頓本人則雖死猶生,仍然藉由類似錦囊妙計的全像錄像,不時指導著未來數十世代的子民。

不過「奇正相生」正是大師的拿手好戲,在既定的情節中,他總是有辦法再寫出變奏,令讀者忍不住感嘆人算不如天算。三部曲的變奏之一,是無端出現一個具有強大精神力量的異種人「騾」,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席捲整個銀河;變奏之二,則是在「騾亂」成為歷史之後,兩個基地竟然發生鬩牆之戰!

三部曲結束於第二變奏告一段落之處,留下一個開放式結局。三十年後,在全世界科幻迷千呼萬喚之下,阿西莫夫重拾基地系列,所寫的續集便是第三變奏。這一「變」更是令人拍案叫絕,甚至連謝頓計畫都為之顛覆!也唯有經由這最後變奏,《基地》與《機器人》才得以遙相呼應,兩大系列方能融鑄成一體,化為一部俯仰兩萬載、縱橫十萬光年的銀河未來史。

基地系列簡介

《基地三部曲》篇幅巨大,可能除了30年代早期的E.E。史密斯外,在阿西莫夫之前尚無人敢問津這樣的宏篇巨著。刊登在30年代流行雜誌上的史密斯的《水晶體人》系列也是以短篇小說形式創作的,但阿西莫夫的這部作品遠超過了它。
銀河帝國已有一萬二千年悠久歷史,如今一位數學家卻作出驚人預言:帝國即將土崩瓦解,整個銀河注定化作一片廢墟,黑暗時期將會持續整整三萬年!

俄裔美籍猶太作家艾西莫夫(IsaacAsimov,1920-1992)是本世紀科幻文壇的超級大師,也是舉世聞名的全能通俗作家。著作逾身的艾氏無所不寫,但不論他自己或全世界的忠實讀者,衷心至愛的仍是他的科幻小說,尤其是他經營了半世紀的科幻史詩“基地”。

長達七巨冊的基地系列包括四、五○年代的“基地三部曲”,以及艾氏晚年撰寫的兩本前傳與兩本續集。依照故事的先後順序,完整的書目如下:前傳《基地前奏》《邁向基地》三部曲《基地》《基地與帝國》《第二基地》續集《基地邊緣》《基地與地球》其中三部曲由九個中、短篇組成,《邁向基地》包括四個中篇(由於艾氏遽然辭世,計畫中的第五篇成了短短數頁的跋),其他三冊則是真正的長篇巨著。

基地系列的靈感最初來自《羅馬帝國衰亡史》,因此在故事架構中,氣數已盡的銀河帝國占有很重的份量。這一類的時空背景,如今早已成為科幻小說的重要原型。

“心理史學”是這部史詩的中心奇幻因素,而貫穿其間最重要的一個人物,自然就是心理史學宗師、基地之父哈里·謝頓。在三部曲中,謝頓已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傳奇人物,因此作者晚年特地以他為主角,用兩本前傳詳盡刻劃謝頓的一生,以及心理史學與基地的創建經過。耐人尋味的是,艾西莫夫晚年似乎愈來愈認同這個筆下人物,而他也的確與謝頓一樣,對人類文明有著高瞻遠矚、悲天憫人的關懷。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正是大師胸懷的最佳寫照。
博學多聞、博覽群書的艾西莫夫博士從不閉門造車,筆下的科學幻想多少都有所本。例如“心理史學”便是“氣體運動論”(物理學)、“民眾心理學”(心理學)、“歷史決定論”與“群體動力論”(歷史學)的綜合體;而刺激基地不斷成長茁壯的“謝頓危機”,則取材自歷史哲學家湯恩比的“挑戰與回應”理論。

由於影響人類行為的因素過於複雜,人類又具有自由意志,因此個人行為絕對無法預測。然而當眾多個體集合成群時,卻又會顯現某些規律,正如同在巨觀尺度下,氣體必定遵循統計方法所導出的定律。艾氏將這些事實推廣,藉著筆下不世出的天才謝頓,讓心理史學發展到出神入化之境,成為一門探索未來世界巨觀動向的深奧科學。

《基地三部曲》 《基地三部曲》

透過心理史學的靈視,謝頓預見了人類悲慘的未來:國勢如日中天的銀河帝國正一步步走向滅亡,整個銀河將要經歷三萬年蠻荒、悲慘的無政府狀態,另一個大一統的“第二帝國”才會出現。

倘若上述發展絲毫無法改變,既然一切皆已注定,也就沒什麼戲劇性可言。故事之所以引人入勝,在於謝頓進一步發現,雖然阻止帝國崩潰為時已晚,但若想要縮短這段漫長的過渡期,在當時則尚有可為。於是謝頓開始了力挽狂瀾、扭轉乾坤的努力,試圖將三萬年的動盪歲月縮減為一千年。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窮後半生的精力,設立了兩個科學家的據點:第一基地(簡稱“基地”,由自然科學家組成)

與第二基地(隱身在銀河舞台幕後,由心靈科學家與心理史學家組成)。
兩個基地的位置經過特別計算,分別設在“銀河中兩個遙相對峙的端點”(光是這句語帶玄機的話,便衍生出《第二基地》這本書)。此後一千年間,許多預設的歷史事件將一環扣一環發生,以促使一個更強大、更穩固、更良善的第二帝國早日實現。基地系列的主線,便是第一基地如何克服一個接一個的周期性危機,激發出無窮無盡的潛力;第二基地又如何暗中相助,以逐步實現為期仟年的謝頓計畫。

不過“奇正相生”正是大師的拿手好戲,在既定的情節中,他總有辦法再寫出變奏,令讀者忍不住感嘆人算不如天算。三部曲的變奏之一,是無端出現一個具有強大精神力量的異種人“騾”,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席捲整個銀河;變奏二,則是在“騾亂”成為歷史之後,兩個基地間竟發生了鬩牆之戰!

三部曲結束於第二變奏告一段落之處,留下了一個開放式結局。三十年後,在全世界科幻迷千呼萬喚之下,艾西莫夫重拾基地系列,所寫的續集便是第三變奏。

這一變更是令人拍案叫絕,甚至連謝頓計畫都為之顛覆!卻也唯有經由這最後變奏,“基地”與“機器人”(艾氏另一重要科幻系列,包括四個長篇與三十幾個短篇)

才得以遙相呼應,兩大系列方能融鑄成渾然一體,化為一部俯仰兩萬載、縱橫十萬光年的銀河未來史。

科學精神

就我讀後的感覺而言,除了純粹的編故事以外,小說中最為可貴的恐怕就數其中透出的科學精神了。作者畢竟也是個科學工作者,這點科學精神或許不是他寫作的主要目的,但作為文學作品,這種精神卻不是經常能夠見到的,尤其是在幻想類小說中。

第二基地,故事中一個神秘的所在,掌握人類社會前途命運的地方。發言人,第二基地中的籌劃者,擁有強大心靈力量的預言家,神喻般的謝頓計畫的監督執行人。進入這個階層除了長期的教育培訓、能力開發之外,居然還有一個必須找出並修正謝頓計畫數學體系中的漏洞或錯誤地方的要求。不迷信權威是科學精神的核心內容之一。

與首席發言者交流會被要求禁用理論化的語言,而必須使用同樣意思的日常語句。刪繁就簡,科學需要理解,只有真正深刻領會並掌握了某種理論的人才能夠駕輕就熟地脫離理論工具而隨意轉述科學道理。

騾,天賦異稟的強力征服者,手下的太空艦隊可以輕易毀掉一個相對比較繁華的星球,卻僅僅是對第二基地構成了威脅而沒有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傷害。五個普通的學者外加一個小女孩,挖出了潛伏的五十名第二基地人員,儘管事情是安排好的,但他們的努力也是不可缺少的實施條件。科學不會屈從於淫威,它只聽命於智慧的調遣。

為了文明的未來世界,第二基地的人們可以犧牲一切。科學的奉獻精神正是人最寶貴的特點。
誠然,小說中是有一些不大合理的地方,但凡是嘗試過全幻想故事的人想必都可以理解,天衣無縫地構造一個世界實在是太困難了。不過,就其中的科學精神而言,勝過我看過的所有現代中國的科幻小說

基地系列

作者:艾薩克·阿西莫夫
《基地三部曲》篇幅巨大,可能除了30年代早期的E.E。史密斯外,在阿西莫夫之前尚無人敢問津這樣的宏篇巨著。刊登在30年代流行雜誌上的史密斯的《水晶體人》系列也是以短篇小說形式創作的,但阿西莫夫的這部作品遠超過了它。
銀河帝國已有一萬二千年悠久歷史,如今一位數學家卻作出驚人預言:帝國即將土崩瓦解,整個銀河注定化作一片廢墟,黑暗時期將會持續整整三萬年!
俄裔美籍猶太作家艾西莫夫(IsaacAsimov,1920-1992)是本世紀科幻文壇的超級大師,也是舉世聞名的全能通俗作家。著作逾身的艾氏無所不寫,但不論他自己或全世界的忠實讀者,衷心至愛的仍是他的科幻小說,尤其是他經營了半世紀的科幻史詩“基地”。
長達七巨冊的基地系列包括四、五○年代的“基地三部曲”,以及艾氏晚年撰寫的兩本前傳與兩本續集。依照故事的先後順序,完整的書目如下:前傳《基地前奏》《邁向基地》三部曲《基地》《基地與帝國》《第二基地》續集《基地邊緣》《基地與地球》其中三部曲由九個中、短篇組成,《邁向基地》包括四個中篇(由於艾氏遽然辭世,計畫中的第五篇成了短短數頁的跋),其他三冊則是真正的長篇巨著。
基地系列的靈感最初來自《羅馬帝國衰亡史》,因此在故事架構中,氣數已盡的銀河帝國占有很重的份量。這一類的時空背景,如今早已成為科幻小說的重要原型。
“心理史學”是這部史詩的中心奇幻因素,而貫穿其間最重要的一個人物,自然就是心理史學宗師、基地之父哈里·謝頓。在三部曲中,謝頓已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傳奇人物,因此作者晚年特地以他為主角,用兩本前傳詳盡刻劃謝頓的一生,以及心理史學與基地的創建經過。耐人尋味的是,艾西莫夫晚年似乎愈來愈認同這個筆下人物,而他也的確與謝頓一樣,對人類文明有著高瞻遠矚、悲天憫人的關懷。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正是大師胸懷的最佳寫照。
博學多聞、博覽群書的艾西莫夫博士從不閉門造車,筆下的科學幻想多少都有所本。例如“心理史學”便是“氣體運動論”(物理學)、“民眾心理學”(心理學)、“歷史決定論”與“群體動力論”(歷史學)的綜合體;而刺激基地不斷成長茁壯的“謝頓危機”,則取材自歷史哲學家湯恩比的“挑戰與回應”理論。
由於影響人類行為的因素過於複雜,人類又具有自由意志,因此個人行為絕對無法預測。然而當眾多個體集合成群時,卻又會顯現某些規律,正如同在巨觀尺度下,氣體必定遵循統計方法所導出的定律。艾氏將這些事實推廣,藉著筆下不世出的天才謝頓,讓心理史學發展到出神入化之境,成為一門探索未來世界巨觀動向的深奧科學。
透過心理史學的靈視,謝頓預見了人類悲慘的未來:國勢如日中天的銀河帝國正一步步走向滅亡,整個銀河將要經歷三萬年蠻荒、悲慘的無政府狀態,另一個大一統的“第二帝國”才會出現。
倘若上述發展絲毫無法改變,既然一切皆已注定,也就沒什麼戲劇性可言。故事之所以引人入勝,在於謝頓進一步發現,雖然阻止帝國崩潰為時已晚,但若想要縮短這段漫長的過渡期,在當時則尚有可為。於是謝頓開始了力挽狂瀾、扭轉乾坤的努力,試圖將三萬年的動盪歲月縮減為一千年。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窮後半生的精力,設立了兩個科學家的據點:第一基地(簡稱“基地”,由物理科學家組成)
與第二基地(隱身在銀河舞台幕後,由心理史學家組成)。
兩個基地的位置經過特別計算,分別設在“銀河中兩個遙相對峙的端點”(光是這句語帶玄機的話,便衍生出《第二基地》這本書)。此後一千年間,許多預設的歷史事件將一環扣一環發生,以促使一個更強大、更穩固、更良善的第二帝國早日實現。基地系列的主線,便是第一基地如何克服一個接一個的周期性危機,激發出無窮無盡的潛力;第二基地又如何暗中相助,以逐步實現為期千年的謝頓計畫。
不過“奇正相生”正是大師的拿手好戲,在既定的情節中,他總有辦法再寫出變奏,令讀者忍不住感嘆人算不如天算。三部曲的變奏之一,是無端出現一個具有強大精神力量的異種人“騾”,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席捲整個銀河;變奏二,則是在“騾亂”成為歷史之後,兩個基地間竟發生了鬩牆之戰!
三部曲結束於第二變奏告一段落之處,留下了一個開放式結局。三十年後,在全世界科幻迷千呼萬喚之下,艾西莫夫重拾基地系列,所寫的續集便是第三變奏。
這一變更是令人拍案叫絕,甚至連謝頓計畫都為之顛覆!卻也唯有經由這最後變奏,“基地”與“機器人”(艾氏另一重要科幻系列,包括四個長篇與三十幾個短篇)
才得以遙相呼應,兩大系列方能融鑄成渾然一體,化為一部俯仰兩萬載、縱橫十萬光年的銀河未來史。
(原載遠見雜誌 1998年五月號)
基地系列總目錄
基地前傳
【《基地前奏》】
第一章 數學家
第二章 逃亡
第三章 大學
第四章 圖書館
第五章 上方
第六章 拯救
第七章 麥曲生
第八章 日主
第九章 微生農場
第十章 典籍
十一章 聖堂第
十二章 長老閣
第十三章 熱閭
第十四章 臍眼
第十五章 地下組織
第十六章 警官
第十七章 衛荷
第十八章 顛覆
第十九章 鐸絲
【《邁向基地》】
第一篇 伊圖·丹莫刺爾
第二篇 克里昂一世
第三篇 鐸絲·凡納比里
第四篇 婉達·謝頓
第五篇 哈里·謝頓
(注∶本篇時間在《基地》第一篇之後)
【基地三部曲《基地》】
第一篇 心理史學家
第二篇 百科全書編纂者
第三篇 市長
第四篇 行商
第五篇 商業王侯
【《基地與帝國》楔子】
第一篇 將軍
第一章 尋找魔術師
第二章 魔術師
第三章 幽靈之手
第四章 皇帝
第五章 戰端
第六章 寵臣
第七章 賄賂
第八章 航向川陀
第九章 川陀
第十章 終戰
第二篇 騾
第十一章 新娘與新郎
第十二章 上尉與市長
第十三章 中尉與小丑
第十四章 突變異種
第十五章 心理學家
第十六章 大會
第十七章 聲光琴
第十八章 基地陷落
第十九章 尋找開始
第二十章 謀反者
第二十一章 星空插曲
第二十二章 魂斷新川陀
第二十三章 川陀廢墟
第二十四章 迴轉者
第二十五章 心理學家之死
第二十六章 尋找結束
【《第二基地》楔子】
第一篇 騾的尋找
第一章 二人與騾
第一插曲
第二章 二人無騾
第二插曲
第三章 二人與農夫
第三插曲
第四章 二人與長老
第四插曲
第五章 一人與騾
第六章 一人,騾與第三者最後插曲
第二篇 基地的尋找
第七章 艾嘉蒂婭
第八章 謝頓計畫
第九章 同謀
第十章 迫在眉睫
第十一章 偷渡客
第十二章 統領
第十三章 貴婦
第十四章 憂心如焚
第十五章 天羅地網
第十六章 戰端
第十七章 戰爭
第十八章 幽靈世界
第十九章 終戰
第二十章 「我知道┅┅
第二十一章 滿意的答案
第二十二章 真正的答案
【基地續集《基地邊緣》楔子】
第一章 議員
第二章 市長
第三章 歷史學家
第四章 太空
第五章 發言者
第六章 地球
第七章 農夫
第八章 農婦
第九章 超空間
第十章 圓桌會議
第十一章 賽協爾
第十二章 特務
第十三章 大學
第十四章 前進!
第十五章 蓋婭之陽
第十六章 焦點
第十七章 蓋婭
第十八章 碰撞
第十九章 抉擇
第二十章 結局
【《基地與地球》】
第一篇 蓋婭星
第一章 尋找開始
第二章 首途康普隆
第二篇 康普隆星
第三章 入境太空站
第四章 康普隆
第五章 太空艇爭奪戰
第六章 地球的真面目
第七章 告別康普隆
第三篇 奧羅拉星
第八章 禁忌世界
第九章 面對野狗群
第四篇 索拉利星
第十章 機器人
第十一章 地底世界
第十二章 重見天日
第五篇 梅爾波美尼亞星
第十三章 遠離索拉利
第十四章 死星
第十五章 苔蘚 第六篇 阿爾發星
第十六章 外世界中心
第十七章 新地球
第十八章 音樂節 第七篇 地球
第十九章 放射性?
第二十章 鄰近的世界
第二十一章 尋找結束

【基地三部曲中的科學精神】

 
就我讀後的感覺而言,除了純粹的編故事以外,小說中最為可貴的恐怕就數其中透出的科學精神了。作者畢竟也是個科學工作者,這點科學精神或許不是他寫作的主要目的,但作為文學作品,這種精神卻不是經常能夠見到的,尤其是在幻想類小說中。
第二基地,故事中一個神秘的所在,掌握人類社會前途命運的地方。發言人,第二基地中的籌劃者,擁有強大心靈力量的預言家,神喻般的謝頓計畫的監督執行人。進入這個階層除了長期的教育培訓、能力開發之外,居然還有一個必須找出並修正謝頓計畫數學體系中的漏洞或錯誤地方的要求。不迷信權威是科學精神的核心內容之一。
與首席發言者交流會被要求禁用理論化的語言,而必須使用同樣意思的日常語句。刪繁就簡,科學需要理解,只有真正深刻領會並掌握了某種理論的人才能夠駕輕就熟地脫離理論工具而隨意轉述科學道理。
騾,天賦異稟的強力征服者,手下的太空艦隊可以輕易毀掉一個相對比較繁華的星球,卻僅僅是對第二基地構成了威脅而沒有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傷害。五個普通的學者外加一個小女孩,挖出了潛伏的五十名第二基地人員,儘管事情是安排好的,但他們的努力也是不可缺少的實施條件。科學不會屈從於淫威,它只聽命於智慧的調遣。
為了文明的未來世界,第二基地的人們可以犧牲一切。科學的奉獻精神正是人最寶貴的特點。

相關連結

http://www.chnxp.com.cn/soft/down-595.html

http://www.sanguo.org.cn/ShowPost.asp?ThreadID=1573

http://bbs.imp3.net/viewthread.php?tid=298635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