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目
符采
拼音
fú cǎi
注音
ㄈㄨˊ ㄘㄞˇ
引證解釋
亦作“ 符彩 ”。
1、美玉的文理色彩。
《文選·左思》:“其間則有虎珀丹青,江珠瑕英,金沙銀礫,符采彪炳。” 劉逵 註:“符采,玉之橫文也。”
《山海經·北山經》“曰 燕山 ,多嬰石” 晉 郭璞 註:“言石似玉有符彩嬰帶,所謂燕石者。”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喻》:“瓊瑤以符采剖判,三金以琦玩冶鑠。”
2. 比喻人的外表儀容。
唐 王勃 《採蓮賦》:“廼有貴子王孫,乘閒縱觀, 何平叔 之符彩, 潘安仁 之藻翰。”
宋 司馬光 《答河陽李夷白秘校書》:“以是得瞻見符采,承接餘論,其為幸已大。”
邵博 《聞見後錄》卷十五引 宋 雷簡夫 《上歐陽內翰書》:“ 簡夫 頃年待詔公車府,因故人 蘇子美 始拜符采,不間不遺,許接議論。”
3. 指文藝才華。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風骨》:“才鋒峻立,符采克炳。”
《北齊書·文苑傳序》:“於是辭人才子,波駭雲屬,振鵷鷺之羽儀,縱雕龍之符采。”
唐 楊炯 《送東海孫尉詩序》:“ 東川 孫尉 ,文章動俗,符彩射人。”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四:“ 康熙 間, 陸圻 景宣 、 毛先舒 稚黃 ……稱 西泠 十子,所作詩文,淹通藻密,符采爛然,世謂之西泠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