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祐十五年冬,莊宗與梁大戰於胡柳陂,彥饒與弟彥圖俱從其父血戰,有功,莊宗壯之,因用為騎將。同光中,以功授曹州刺史。明宗即位,改刺沂州。天成中,屯守梁園,會起軍北戍塞下,時有偏校以宣武之帥,迫彥饒為之,彥饒紿許其請,明日,殺為惡者奏之,時人嘉其方略。長興中,為金州防禦使,為政甚有民譽,其後略遷節鎮。
天福初,為滑州節度使,累官至檢校太傅。二年七月,范延光據鄴都叛,朝廷遣侍衛馬軍都指揮使白奉進率騎軍三千,屯於州之開元寺。一日,彥饒與奉進因事忿爭於牙署,事具奉進傳中。是時,奉進厲聲曰:“爾莫是與范延光同反耶?”拂衣而起,彥饒不留,帳下介士大噪,擒奉進殺之。奉進從騎散走,傳呼於外。時步軍都校馬萬、次校盧順密聞奉進被害,即率其部眾攻滑之子城,執彥饒以出。遣裨校方太拘送闕下,行及赤岡南,高祖遣中使害於路左。
關於符彥饒之死
明宗繼位,符彥饒改刺沂州,四弟符彥卿獲授龍武都虞候、吉州刺史,另外受命前往太原勸說掌握當地軍政大權的長兄北京巡檢符彥超,對方亦接受招撫,使到符氏兄弟眾人繼續獲得明宗重用。
符彥饒無心叛亂,只因不善御將,乃引殺身之禍,後下詔準許下葬。符彥饒之死對於其弟符彥卿很有觸動,彥卿請示辭去所有職務,但明宗不允,反而加官。
934年符彥超被害,937年彥饒被害,讓符彥卿度過了一生中最艱難的時間。
附:許符彥饒等收葬敕
符彥饒張繼祚婁繼英尹暉等,皆受國恩,悉虧臣節,孽非天作,戚實自貽,
尋正典刑,屢遷歲月。宜示燭幽之道,用推掩骼之仁。宜令近親,任便收葬。
兄弟
符彥饒九兄弟在後唐至北宋初年均身居朝廷要職:
大哥:符彥超 金吾上將軍,又授秦甯軍節度 贈太尉
三弟: 符彥圖驍騎將軍
四弟: 符彥卿魏王、大將軍、太師、太傅
五弟: 符彥能奉國節度使、楚州防禦使
六弟: 符彥琳金吾上將軍、太子太師 ,劍南宣撫副使
七弟: 符彥彝武安節度使
八弟: 符彥倫定遠節度使、嚴州知州
九弟: 符彥升昭慶節度使
《舊五代史·唐書三十二·列傳八》
《新五代史·唐臣傳第十三》
《資治通鑑·後唐紀》
相關詞條
-
符彥卿
符彥卿(898年— 975年7月23日),字冠侯,陳州宛丘(今河南淮陽)人。 五代至北宋初年將領。 符彥卿出身將門,為後唐宣武節度使符存審第四子,軍中稱...
人物生平 軍事成就 個人作品 人物評價 逸聞趣事 -
符彥超
符彥超(880-934年),陳州宛丘人(今河南淮陽縣),五代時期後唐軍事將領。符存審長子,符彥卿大哥,安遠軍節度使,仕後唐為汾州刺使。尋授晉州留後,北京...
生平 另一說法 兄弟 評價 -
符彥琳
符彥琳(?—972)字希文,宛丘(今河南淮陽)人,秦王符存審第六子,魏王符彥卿弟,劍南宣撫副使,北宋初金吾上將軍。後封神策兵馬使。贈太子太師。配李氏封隴安郡夫人。
個人簡介 墓志銘 讚譽符彥琳的詩歌 -
符
符(拼音:fú),形聲。從竹,付聲。從“竹”,表示與竹子有關。本義:古代朝廷傳達命令或調兵將用的憑證,雙方各執一半,以驗真假。在我國眾多姓氏之中,有竹字...
簡要概述 姓氏來源 歷史名人 道教符籙 英雄殺卡牌 -
符姓
符姓是中國知名姓氏之一,符(Fú)姓源流單純,出自姬姓,周族始祖后稷的後代,以官名為氏。據《元和姓纂》記載:“魯傾公孫公雅,為秦符璽令,因為氏琅琊。”又...
姓氏源流 部分得姓始祖 繁衍播遷 符氏來源 宗族特徵 -
符存審
符存審(862年-924年),原名存,字德祥,陳州宛丘(今河南淮陽)人,唐末五代時期前晉、後唐名將。因被賜為李姓,史冊又載為李存審。 符存審原是李罕之部...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軼事典故 人物評價 家庭成員 -
符雅公
魯琅琊符氏的先祖。符姓,出自姬姓,起源於琅琊,始祖符雅公。符姓,出自姬姓,起源於琅琊,始祖符雅公。
簡介 【姓氏來源] 【歷史名人】 -
太歲符
太歲又稱太歲星君,或者歲君,它既是星辰,民間也稱之為聚仙堂太歲符,也是漢族民間奉祀的神只。太歲就是天上的木星,因為木星每十二個月運行一次,所以古代漢族人...
簡述 太歲符 傳說 犯太歲 其它 -
趙匡胤[2012年高希希執導歷史劇]
趙匡胤居然說絕不會殺人,很是詫異。一旁的都尉符昭壽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上前就要教訓這個口出狂言的毛頭小子。不料趙匡胤一身真功夫,不用幾招就將符昭壽...的結拜兄弟王彥超收留。連年戰亂,盜匪四起。一夥以王擋為首的山匪血洗了開封附近...
劇情簡介 分集劇情 演職員表 角色介紹 音樂原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