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坊之二十
地理位置和簡介
竹馬坊南起瓦市巷,北至康樂坊,是一條長僅75米,寬2-4米的城區小街,即今童子殿巷之舊稱。竹馬坊現在叫做瓦市巷,一條極熱鬧充滿市井生活氣息的小巷。瓦市即瓦子,意為上市者“聚則瓦合,散則瓦解”,歷來是府城內“鬻販貨物,雜然群會”的主要集市。今兩側房屋保持如舊。名“瓦市”顯然是符合它一貫的身份的,名“竹馬”則是相傳謝靈運來的時候,兒童騎竹馬相迎。
歷史傳說
“竹馬坊”之名始於南宋。永嘉郡守謝靈運於公元422年蒞郡時,每當出入此坊,兒童均坐竹馬在兩旁相迎,故“溯其善政”而得名。到了晚清年間改稱“童子殿巷”。 划龍舟是溫州民間一項頗為盛行的傳統節日活動,尤其是市郊南塘一帶更顯突出。端午節來臨之際,河面上鑼鼓聲喧,浪花飛濺,揖舟競賽,百舸爭流。其中最為出色的要算西門的龍船,其裝飾華麗,色彩異艷,除了“紅、黃、藍、白、黑”五色龍之外,還有“童龍”、“女龍”及“老龍”等船隻。而所謂童龍是全由36位不滿16周歲孩子操縱行駛的。別看他們年紀輕,但競舟時,“功底”可不必成人們差多少,因此,每當童龍一出現,就馬上引起人家的好奇而逗戰。 有一回,童龍一下水便是勝戰如雷,畏不可擋,一連賽敗三隻大人的龍舟,頓刻塘河兩岸一派沸騰,人們不禁為孩子們的好鬥而歡呼。此下正當孩子們隨著“轉檔鼓”欲休息一會調整陣容以待再戰時,突然從舟旁駛過一隻不明身份的黑色龍船,船中的槳手各個黑里透紅的活象雷公一般,不時舉旗擊鼓,示意要與童龍比賽。孩子們被這突如起來的挑戰感到被欺負,於是各個情不自禁地揮開了手臂,以決勝負。就這樣,童龍與黑龍便展開了角逐。他們從中午一直賽到晚上還不分上下,不知道賽到了什麼地方,結果全部失蹤。到了次日凌晨,人民卻在東門外地江邊尋到了童龍,但船里只有整齊平放著地船槳,可不見一個孩子。奇聞傳開後,人們都認為這是天意,因天庭中正安排天罡星而派下雷公將孩子帶上銀河地,倒為此時所在必將會兆祥降臨人間而欣慰。為此,特在邑地建造了一座童子殿,塑了36尊佛座,紀念童龍上天,童子殿巷便因而命名。“文革”時曾稱“向陽巷“,1980年併入瓦市巷定為88弄,1982年後復名沿用。
建築和特產
厲宅
在今鹿城瓦市殿巷36弄3號,坐北朝南。全宅共9個院落加一個小花園,分南北兩大部分。北部為老屋,建於晚清;南部稱新屋,建於1912年。新屋占地面積約1795.5平方米,建築面積2249平方米。為中西合璧建築。 位於瓦市殿巷的厲宅,現今是幸運地遺留了下來,成了市裡的文物保護單位,好多扛著攝像機、照相機的熱心人經常光顧這地方。這其實是一件讓人傷心的事,因為先前,除了居住這一帶的人曉得有這么一座厲宅外,還有誰曉得? 我們家打祖父起就挨著厲宅住,自然是曉得。那時我們不叫它厲宅,叫油房,上輩子的人都這么叫。至於為什麼叫這名,不甚明了。居住在油房裡頭的人要么是資本家,要么是幹部,連走路都挺著腰板,很神氣。宅院裡頭寬敞、明亮而清靜,院院相通。碰到落雨的日子,我們常常從康樂坊這頭穿院到瓦市殿巷這頭,不光能避風雨,走著也是一種愜意。裡面有水池、假山,有掛著的鳥籠,魚兒在暢快地游來游去。栽種的花卉草木不少,罈罈罐罐的都是,至今記憶里還留存著這裡濕潤的花香。偶爾也能聽到琴聲或輕輕的吟誦聲,還有麗人倩影經過。小時候讀《紅樓夢》連環畫,感覺畫的仿佛就是這裡似的。夏天,附近人家到裡頭水井裡提水,總是把腳步放得輕輕的,怕驚擾了裡頭的清靜。
初旭鴨舌
溫州人買鴨舌大多認”初旭”牌,溫州鴨舌86年源於溫州市瓦市巷一個姓吳的師傅,當時台灣居民喜歡吃鴨舌,其味之美無與倫比,但原材料都要從福建轉入台灣,加工後的鴨舌每斤價格在120元,還經常斷貨,吳師傅看到這種情形意識到這將是一個巨大的可發展空間.因此他特地到福建潛心學習技術兩年,回溫州後開始經營鴨舌,很快風靡了整個溫州。 溫州鴨舌現在的製作工藝都以無公害基地養殖的鴨舌為原料,通過清洗消毒精挑細選,再通過滾揉醃,而後進爐熏制,烤爐高溫滅菌多道工序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