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節蓼[中藥]

竹節蓼[中藥]
竹節蓼[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竹節蓼,中藥名。為蓼科植物竹節蓼Homalocladium platycladum (F. Muell.ex Hook.)L. H.Bailey的全草。分布於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原產南太平洋索羅門群島。具有清熱解毒,去瘀消腫之功效。用於癰疽腫毒,跌打損傷,蛇、蟲咬傷。

基本信息

別名

觀音竹、鐵扭邊、上石百竹、飛天蜈蚣、蜈蚣竹、扁竹花、斬蛇劍、雞爪蜈蚣、蜈蚣草、扁竹、對節草、竹節山草、百腳山草、大本飛天蜈蚣、斑竹相似、寒忌竹、鵝江草。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甘、淡,性平。

歸經

歸肝、肺經。

功效

清熱解毒,去瘀消腫。

主治

用於癰疽腫毒,跌打損傷,蛇、蟲咬傷。

相關配伍

1、治跌打損傷:鮮竹節蓼60g,以酒代水煎服,並以渣敷患處。(《泉州本草》)

2、治毒蛇咬傷:竹節蓼60g,紅烏柏木60g,鹹蘇木60g,假紫蘇60g,千斤拔30g。以上五味搗爛,以三分之一衝酒服,三分之二浸醋外塗傷口周圍。

3、治蜈蚣咬傷:竹節蓼搗爛,搽傷口周圍。(2-3方出自《廣西中藥志》)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鮮品60-120g。外用:適量,搗敷。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採收,曬乾或鮮用。

形態特徵

竹節蓼又名:百足草、扁莖蓼。多年生草本,高l-3m。莖基部圓柱形,木質化,上部枝扁平,呈帶狀,寬7-12mm,深綠色,具光澤,有明顯的細線條,節處略收縮。葉互生,多生於新枝上;無柄;托葉鞘退化成線狀,分枝基部較寬,先端銳尖;葉片菱狀卵形,長4-20mm,寬2-10m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在近基部有一對鋸齒。花小,兩性,簇生於節上,具纖細柄;苞片膜質,淡黃棕色;花被5深裂,淡綠色,後變紅;雄蕊6-7,花絲扁,花葯白色,比花被短;雌蕊1,花柱短,3枚,柱頭分叉。瘦果三角形,平滑,包於肉質紫紅色或淡紫色的花被內,呈漿果狀。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生長環境

多栽於庭園。分布於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原產南太平洋索羅門群島。

藥材性狀

帶葉莖枝平滑無毛。枝扁平,寬7-12mm,節明顯,節間長l-2cm,表面有細密平行條紋,淺綠色或褐綠色,質柔韌。葉片菱狀卵形,長0.4-2cm,寬0.2-1cm,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全緣;葉柄極短;托葉鞘退化為一橫線條紋。氣微,味微澀。

現代套用

治療癰腫潰瘍,蟲蛇咬傷和跌打損傷等。

相關論述

1、《廣西中藥志》:“拔毒消腫。治毒蛇及蜈蚣咬。”

2、《福建藥物志》:“驅風利濕,消腫止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