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參

竹參

竹參又名竹蓀、竹笙,常見並可供食用的有3種:長裙竹蓀、短裙竹蓀和紅托竹蓀,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形狀略似網狀乾白蛇皮,它有深綠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圓柱狀的菌柄,粉紅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頂端有一圍細緻潔白的網狀裙從菌蓋向下鋪開,被人們稱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蓀營養豐富,香味濃郁,滋味鮮美,自古就列為“草八珍”之一。

形態特徵

竹蓀幼擔子果菌蕾呈圓球形,具三層包被,外包被薄,光滑,灰白色或淡褐紅色;中層膠質;內包被堅韌肉質。成熟時包被裂開,菌柄將菌蓋頂出,柄中空,高15~20cm,白色,外表由海綿狀小孔組成;包被遣留於柄下部形成菌托;菌蓋生於柄頂端呈鐘形,蓋表凹凸不平呈格線,凹部分密布擔孢子;蓋下有白色網狀菌幕,下垂如裙,長達8厘米以上;孢子光滑,透明,橢圓形,3~3.5×1.5~2微米。

分布範圍

世界許多國家,例如日本、印度、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朝鮮、美國、古巴、巴西、英國、法國、蘇聯,墨西哥,澳大利亞、東非等都有竹蓀分布。中國分布範圍也很廣,黑龍江、吉林,河北、陝西、江蘇、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四川、雲南、貴州、西藏、廣東、廣西及台灣等省區都有採集到竹蓀的報導,但各地的竹蓀品種不完全相同,其中以西南各省分布較廣,食用品種質量也較優。

生長環境

竹參 竹參

竹蓀基部菌索與竹鞭和枯死竹根相連,長裙竹蓀多產於高溫高濕地區,而同屬的短裙竹蓀則多長在溫濕環境。當孢子萌發形成菌絲,通過菌絲分解腐竹類的有機物質取得營養,進入生殖生長階段,菌絲體形成無數菌索,在其前端膨大發育成紐結狀原基,在適宜條件下,經過一個多月生長,原基形成菌蕾,狀如雞蛋。當菌蕾凸起如桃形時,多在晴天的早晨由凸起部分開裂,先露出菌蓋,菌柄相繼延伸,到中午柄長到一定高度時即停止伸長,菌裙漸漸由蓋內向下展開,空氣相對濕度為95%時,菌裙生長正常,溫度偏低和濕度過小時不能正常展裙。下午4~5時菌蓋上擔孢子成熟並開始自溶,滴向地面,同時整個子實體萎縮倒下。

營養

竹蓀為竹林腐生真菌,以分解死亡的竹根、竹稈和竹葉等為營養源。野生時多生長於楠竹、平竹、苦竹、慈竹等竹林里,其土質有黑色壤土、紫色土、黃泥土等。竹蓀營腐生生活,其菌絲能穿透許多微生物的拮抗線,能利用許多微生物不能利用的纖維素、木質素。因此,人工栽培時,可用竹木屑及多種農作物秸稈及少量無機鹽等,即可滿足其營養需求。

溫度

竹蓀是典型的中溫型菌類。菌絲的生長溫度為4~28℃,最適溫度為20~23℃;低於16℃或高於36℃,生長緩慢。子實體形成溫度為17~29℃,以20~24℃為宜,最適溫度為22℃;高於28℃,生長緩慢,生長勢弱;35℃以上,停止生長;低於15℃,發育減慢,菌球萎縮或出現畸形。這裡所指的溫度,是菌絲和子實體生長所處的環境溫度,即培養基所處的地下5~20厘米深和子實體分化的地下1~30厘米深的溫度。因為同一時間地表和地下的溫度有較大差異,一般情況下,地表的溫度高於地下溫度,離地表越深,溫度越低。栽培時要注意此點。

濕度

竹參 竹參

這裡的濕度包括培養基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及空氣相對濕度3個方面。竹蓀在生長過程中對濕度條件要求較高。菌絲生長階段,要求培養基含水量達60%~70%,低於50%,菌絲生長受阻,低於30%,則休眠或死亡。含水量高、通氣性差,都會抑制菌絲生長或使其窒息死亡。子實體形成要求空氣相對濕度達85%~90%,土壤含水量達20%左右;空氣相對濕度低於80%,生長緩慢或表面龜裂,易產生畸形菇。

空氣

竹蓀屬好氣性真菌。無論是菌絲生長還是竹蓀球形成及子實體生長發育,都需要充足的氧氣。基質或土壤中氧氣充足,菌絲生長或子實體形成都較快。沒有足夠的氧氣,竹蓀就不能很好地生長發育,茵絲生長緩慢甚至會死亡,子實體易產生畸形。

光照

竹蓀菌絲生長不需要光照,有光照會延緩菌絲生長速度。原基發生和子實體最後形成需要有一定的散射光,以100~300勒克斯即可。光照太弱,影響子實體分化;強陽光直射,則導致子實體生長受阻、萎縮。

pH值

竹蓀喜偏酸性的生活環境。菌絲生長階段要求培養料的pH值為5~6.0,pH值大於7.5,生長受阻。子實體發育階段pH值以4.6~5.5為宜。

土壤

這裡主要指覆土。竹蓀在菌絲生長階段,沒有土壤發育仍然良好,但到生殖生長階段即竹蓀球分化階段,沒有土壤,竹蓀球就無法形成,這可能與土壤的物理作用(鎮壓與機械刺激)和土壤中微生物及微量元素的作用有關。覆土後菌絲供氧不足,被迫向土層伸長,有利於形成子實體。因此,覆土是竹蓀栽培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