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情報價值鏈

競爭情報價值鏈

競爭情報價值鏈是由一系列相互聯繫、密切配合的競爭情報環節所構成的以信息流為主要特徵的競爭情報價值創造活動過程,是以情報價值增值為導向,以為企業決策提供可靠及時、有效的情報支持為核心的情報價值創造體系。1996年,美國Timothy W. Powell先生在Ben Gilad和Jan Herring主編的《情報分析的藝術和科學》一書中,就提出了競爭情報價值鏈的概念;2002年5月,陳峰博士在《面向企業戰略管理的競爭情報研究》博士論文中也論述了這一概念。

名稱

競爭情報價值鏈(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Value Chain)

概述

1996年,美國Timothy W. Powell先生在Ben GiladJan Herring主編的《情報分析的藝術和科學》一書中,就提出了競爭情報價值鏈的概念;2002年5月,陳峰博士在《面向企業戰略管理的競爭情報研究》博士論文中也論述了這一概念。包昌火研究員和王曰芬副教授於2002年7月在北京世紀經濟研究信息中心舉辦的"現代企業信息與情報策略高層培訓班"上聯袂做 了"競爭情報的獲取和分析"的專題報告,對競爭情報價值鏈作了如下的形象表達:

價值鏈價值鏈

競爭情報價值鏈是由一系列相互聯繫、密切配合的競爭情報環節所構成的以信息流為主要特徵的競爭情報價值創造活動過程,是以情報價值增值為導向、以為企業決策提供可靠、及時、有效的情報支持為核心的情報價值創造體系

增值分析

競爭情報價值鏈流程是由不同類型的增值主體如數據挖掘、加工整理、分析評估、定向傳播、審計決策所構成,其結構是一個複雜的、相互聯繫的網路系統。在這個不斷循環的過程中,不同的增值主體之間所需要的信息依賴於其他增值主體的提供,並通過傳遞和反饋環路與其它主體相聯繫,各個增值主體不但擔負著不同的工作職能,而且通過對信息的處理帶來有形或無形的價值,實現信息的共享和價值增值。如果一條價值鏈無法實現有效的循環,那么這條價值鏈就會面臨“斷點”,而且任意一個環節斷裂都會影響到整體價值鏈的正常運行。如何保障價值鏈的有效循環,實現信息的共享和價值增值呢?下面,我們來分析影響競爭情報價值鏈增值的相關因素。

影響因素分析

信息和數據是競爭情報價值鏈最基本的元素。因此,競爭情報價值鏈增值性不但受信息源信息流量信息處理成本的影響,而且信息化技術平台、信息服務效率及時效、信息員業務能力及決策者的偏好等方面因素對競爭情報價值鏈增值性也有直接的影響。

(一)信息源

信息源選擇不當和信息本身的不確定性都會對競爭情報價值鏈增值產生直接的影響。由於信息本身的約束,在其背後也可產生出不同的競爭情報內容。如成本約束、時間導致的時滯約束以及人們認知能力的有限理性等方面的約束,使人們在利用信息源時產生信息不確定性的風險,這就需要情報工作者作出正確的需求分析,才能解決實際問題,起到競爭情報應有的作用。如果對企業真正的情報需求不了解,沒有重點地開展情報上作 提供沒有針對企業真正需求的情報將會是失敗的情報工作,甚至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又如,在信息化的商戰中,真實信息、虛假信息、無用信息充斥整個信息源。能否及時獲取其中的真實信息,並作出及時辨別,是實現信息增值的首要途徑。因此,我們應當根據不同的需求,選擇不同的信息源。

(二)信息流量與信息處理成本

1、信息流量
信息流量的大小可表現為信息超量或者信息流量不足。信息超量又稱信息飽和,是指在某一階段、某一時間內,信息量超過了需要和接受的能力。此外,信息也存在著“邊際效應”,並不是信息流量越大越好,過多的冗餘信息或虛假信息會對競爭主體造成不利影響,如網路媒體中的信息“垃圾”。人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大量重複的信息、不相關的信息,會分散對有效信息的注意力,甚至會增加人們獲得真正需要的信息的難度。信息流量不足是指社會的信息流量低於實際需要。信息流通速度與信息流通數量往往成正比,速度越快,信息流量就越多;反之,信息流量就越少。
2、信息處理成本
獲取信息是要付出成本的。信息成本與其存在的環境緊密相關,不同領域與不同過程的信息成本高低不同,這表明信息成本核算要受其存在環境的制約。如何根據各用戶的需要對原始信息進行取捨,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信息搜尋成本向信息處理成本轉移。面對不同用戶的不同信息加工,其各自的處理費用不可能相同。因而,如何對各種處理費用按加工對象進行歸集與分配也就難以迴避。而對於信息服務商而言,其面對的也許是成千上萬的用戶,不可能將處理費用平均分攤給每一用戶。究竟採用何種成本計算方法才能做到科學、合理,也就成為信息成本核算的關鍵問題之一。
信息處理是一個成本遞增的過程。由於成本的制約,當事件所涉及的預期收益或風險損失很小時,行為者通常不會在信息搜尋方面做太多的工作,而當不確定性涉及的經濟利益較大時,則必須進行信息處理,以降低風險,減少損失。但搜尋的規模則要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內。無限度的信息搜尋儘管會減少風險損失,但由此而引起信息成本激增可能會使信息處理活動得不償失。正是由於信息處理成本的限制,人們在獲取信息時需要有一個度,這就是關於競爭情報的搜尋成本問題。
3、信息流量與信息處理成本的關係
信息量越大、越準確,信息處理成本就越高,信息的風險就越小;反之,信息的不確定性越大,成本則越低,信息風險越大。在現實中,任何信息都存在不確定性,都有一定的風險。由於競爭情報作用的重要性,人們主觀上往往願付出較多的處理成本,以降低風險,提高信息產品質量和增值效率。因此,作為決策者,應充分認識到信息處理存在風險,並能以最小的信息處理成本獲取最大的增值效率

(三)信息化技術平台

在基於網路通信技術條件下,是否構建了先進、可靠的信息化技術平台並實現共享系統的管理,不僅關係到競爭情報價值鏈流程中信息傳遞是否通暢、信息交易成本是否降低、是否減少信息在傳遞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和風險,而且直接影響信息產品的質量和增值效率。

(四)信息服務的效率及時效

1、信息服務效率
考察整個信息服務活動,信息服務從提供到消費的服務效率可分為:信息服務提供(或生產)效率、信息服務分配效率、信息服務交易效率和信息服務消費效率。其中信息服務生產效率是信息服務的經濟效率的基礎和起點,其目的是 儘可能少的資源投入,提供儘可能多的信息服務及其優質信息產品,從而達到效益的增長。信息服務的分配效率是指對現有的信息服務及其產品進行合理的資源分配。信息服務交換效率是指如何以儘可能小的流通或交易成本來實現信息服務及其產品的流通和使用的效益的最大化。信息服務?肖費效率是指所提供的信息服務在消費過程中的所得與所費間的比率,用以提高消費者的滿意程度,從而達到信息服務的社會效用最大化。以上四種效率是互相區別、互相支持的。影響其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制度因素、組織結構因素、資金因素、知識和技術因素、勞動力因素、物(或稱生產資料)因素等。
2、信息服務時效
時效是競爭情報的生命,是最基本的一個元素,只有具有時效的競爭情報才具有使用價值,才可能增值。反之,沒有時效或失去時效競爭情報將被淘汰。時效已成為決定競爭情報是否增值的關鍵。

(五)能力及決策者的偏好

1、競爭情報人員業務能力
競爭情報人員的能力與素質是提高競爭情報形成過程中信息增值的首要環節。一個人的知識、閱歷、經驗和分析能力並不相同,且所處的環境、思維習慣也有差異,對同一事件會產生不同的結論。
2、決策者的偏好
在利用競爭情報信息進行決策中,作為競爭情報的決策者,其才智、經驗、膽識、對風險的態度的判斷能力等主觀因素在決策中將產生重要的影響。一般來說,對於相同的期望收益值,不同的決策者由於個人的性格和條件不同而作出的反應不同,對各方案的取捨也會不相同。另外,競爭情報決策的執行程度如何也將直接影響競爭情報的增值效益。

動態環境下的企業競爭情報價值鏈

近年來,隨著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企業賴以生存的內外部環境正發生著劇烈變化。企業問競爭日益呈現不確定性、複雜性、動態性與對抗性。現有的競爭情報價值鏈,體現的是基於靜態競爭、傳統競爭模式的一種線性競爭情報價值創造過程。更多關注企業競爭情報活動自身,關注如何通過競爭情報內部管理活動提升情報價值,忽略了與其密切相關的其它因素、活動。面對動態環境,原有競爭情報價值鏈已經不適於環境的發展要求。
企業在動態環境中的競爭態勢極大地改變了競爭情報價值鏈的組成結構與運作機理。因此,需要調整思維,重新審視競爭情報工作流程,構建面向動態環境的競爭情報價值鏈。
1、基於動態競爭環境的競爭情報價值鏈模型
競爭情報價值鏈是以信息流為主要特徵、將原始信息轉換成具有價值性情報的價值創造活動體系。在動態競爭環境中這一活動體系發生了很大變化,情報的/JU:l:、整理、分析等價值增值活動同時在虛擬空間(人的思想空間)、數字空間(信息的數位化、計算機網路空間)、現實空間(情報活動空間)中進行,是一個虛實交織與虛實轉換過程。因此可以將競爭情報增值的動態過程稱之為虛擬增值鏈,而增值情報為企業帶來的績效成果卻是實實在在的。根據麥可·波特價值鏈模型的基本理念,結合新的生存環境中企業競爭情報具體特點,建構了基於動態競爭環境的企業競爭情報價值鏈模型(見圖)。

圖:基於動態競爭環境的企業競爭情報價值鏈模型 圖:基於動態競爭環境的企業競爭情報價值鏈模型

由圖可見,在簡化與抽象的競爭情報價值鏈模型中,企業競爭情報價值鏈包含競爭情報基本要素、活動和信息流兩個重要方面。對於企業競爭情報工作而言,基本要素、活動是“源”,信息流是“流”。“源”與“流”的有機整合、密切配合,才能最終構成具有生命活力的競爭情報價值鏈。
在這個模型中,信息技術平台與企業知識庫、人力資源、企業文化構成競爭情報價值鏈基礎,為整個價值鏈的正常運轉提供了人力、物質、精神保障。競爭情報基本流程是整個價值鏈的核心所在,通過競爭情報循環的生命周期管理,直接體現了情報價值增值過程。價值鏈的靈魂則體現在企業決策制定與有效實施上,通過決策制定與實施,真正將競爭情報價值轉化為企業利潤與績效,完成競爭情報價值鏈的一個循環過程。在價值鏈模型中,箭頭代表了信息、情報的溝通與交流活動,體現了信息流的流向,反映了競爭情報價值的提升過程。這些活動將原本靜態的、相互脫離的環節與信息孤島密切聯繫起來,實現整個價值提升過程的無縫對接
2、競爭情報價值鏈內在運作機理 企業競爭情報價值鏈不僅是情報價值的增加,更是價值的創造。競爭情報價值鏈的價值實現是企業對整個競爭情報價值鏈駕馭能力的綜合體現。在價值鏈中,不同環節、活動需要協作,與其相關活動需要協調,各環節與活動需要最佳化組合,並不是其中某一個或幾個環節起關鍵作用。因此,在動態競爭環境中,競爭情報價值實現同樣是企業縱向整合能力與橫向協調能力的體現。
通過競爭情報價值鏈模型可見,整個價值鏈是由兩個大循環墊台而成 在動態環境中,競爭互動的高強度與高速度,使辟曉 情報信息交流過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打破了靜態的線性模式 競爭情報流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直接與企業決策進行互動,通過及時的情報提供與反饋,滿足了企業在動態競爭過程中的情報時實性,靈活性需求。與此同時,情報流程參與者獲得及時的企業情報需求反饋信息,為價值鏈的下一個環節的增值活動提供更為有效的服務,從而實現決策過程與競爭情報各環節的實時互動與無縫對接。這種競爭情報價值鏈界面動奄無縫管理有利於增強企業藉助於網路快速、高教地獲敢與傳播增值的競爭情報,大大降低決策內險,滿足動態環境、電子商務發展對競爭情報的需求。
企業列動態環境中競爭情報價值鏈的有效管理不僅要依靠競爭情報流程內部環節,更重要的是要依靠密切相關的外部資源.需要橫向整合與縱向協調。競爭情報價值鏈不僅是對企業競爭情報內部環節、活動與流程的再造,而且是對企業競爭情報外部相關活動的綜合管理與協凋。在動態環境中,競爭情報工作邊界的模糊性決定了競爭情報已經超越了組織內設機構的界限.成為整個企業的一項基本戰略活動,需要來自組織內各個部門、各種資源的橫向配合與縱向溝通。這種配合與溝通將情報檢索、情報存儲、信息集成、情報協作等競爭情報的基率了。 融合到日常工作中。通過與競爭情報流程中的每一個環節的信息交流與互功,為競爭情報工作提供技術、資源、知、經驗、精神支持,同時,在這種交流與互動的過程中。一方兩將獲得的有價值情報與本部門的工作相結合,提升了自身工作績效 另一方面,將情報積澱為企業的知識,成為企業知識庫的重要來源。
3、競爭情報價值鏈構建的現實意義
動態環境下的企業競爭情報價值鏈重構是在對企業動態競爭、競爭情報新發展進行深入研究與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對企業競爭情報工作的最佳化與完善。
競爭情報價值鏈重構與競爭情報工作流程整合,致力於對價值鏈各環節之同,與外部環節周的整合與協調,實現了各環節聞的動態無縫聯結,實現了內部價值避的不斷最佳化與創新,統籌協調了整個費爭情報各個環節關係,以及競爭情報與相關部門、企業文化 力資源的關係,並將與企業競爭情報相關的外部因素納入到價值鏈管理中。通過競爭情報價值鏈重構,打破企業信息相互獨立、孤島式的局面。從根本上改變整個競爭情報工作流程,提高價值鑄效率,保障整個通路對動態環境的快速協調反應。
企業競爭情報工作具有一定的路徑依賴性。在動態競爭中.這種路徑依賴性是把“雙刃劍”,一方面為企業競爭情報工怍提供了成功經驗,另一方面又會使企業競爭情報工作難於創新、由於經驗難以適應動態競爭環境的發展。競爭情報價值鏈的重構保證了企業競爭情報工作在吸收原有優質“基因”的基礎上,隨時根據生存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工作流程,及時創新,產生“變異” 很好地協凋解決積累與創新之間的矛盾,實現動態競爭環境和企業快速發展條件下企業競爭情報工作的戰略性凋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