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俗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家家門前要掛菖蒲、艾以避邪,中午要喝端午酒,並要置辦“五黃”,即黃魚、黃鱔、黃梅、黃瓜和雄黃酒。端午節不僅大人喝酒,在小孩面額上還要蘸上雄黃酒寫上個“王”字,以避邪祟。此外,還要把雄黃酒噴灑在屋內各個角落。這時家家戶戶都打掃灰塵,因為過了端午,盛夏來臨。所以喝端午酒,過端午節,實在是一個很好的衛生節日。此風俗流行至今。
端午酒指的是用菖蒲、艾葉泡製的酒,或者雄黃酒,舊時民間風俗,端午這天,飲這樣的酒可以辟邪、驅蟲。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等。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
節日名稱 起源考證 後世附會 民間習俗 傳承發展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全國各地在端午節均有舉行各種慶賀端午的節慶活動。端午習俗主要有食粽子與扒龍舟。食粽子之習俗,自古以來在中國盛行不衰。扒龍舟在中國...
節名由來 淵源發展 民間習俗 各地特色《端午病中止酒》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之一。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端午祭是韓國江陵地區的傳統節日習俗。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韓國江陵的端午祭實際上是由舞蹈、薩滿祭祀、民間藝術展示等內...
簡介 發展 慶典習俗 傳說 內容蘇州市端午節的傳統民間習俗,與其他地區不同的是,紀念的是春秋時期吳國名將伍子胥。紀念伍子胥的端午節是蘇州一年一度最為盛大的民間節日,具有一整套與當地自然...
基本信息 簡述 蘇州吳地端午習俗-雄黃酒 蘇州吳地端午習俗-香囊、艾葉舊時,川西還有端午“打字子”的習俗。 石城縣端午,兒童放風箏,稱為“放殃”。 二戰前,日本的端午節又稱兒童節,是男孩子的節日。
基本簡介 歷史起源 節日習俗 分布地區 相關傳說《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 又,《灤州志》:“女之新嫁者,於是月俱迎以歸,謂之‘躲端午’”。 《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
端午風情 編輯本段各種食俗端午庚是新嵊地區特有的民俗之一,主要是指臨近端午節之際晚輩向長輩問候時贈送的禮物。同年庚、八月半庚一起組成三大庚禮,是一年中跟重要節日緊密相關的節日。
簡介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