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貞聖母婚禮

童貞聖母婚禮

小木板畫中描繪的是《童貞聖母婚禮》的場面,這個故事既在賈科莫編寫的所謂希臘《第一福音書》(大約寫於公元130年)的偽《福音書》中有所敘述,也在13世紀中葉雅各布·達瓦拉吉內的著作《金色的傳說》中有所描述。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小木板畫中描繪的是《童貞聖母婚禮》的場面,這個故事既在賈科莫編寫的所謂希臘《第一福音書》(大約寫於公元130年)的偽《福音書》中有所敘述,也在13世紀中葉雅各布•達瓦拉吉內的著作《金色的傳說》中有所描述。奇蹟剛一發生,即大祭司用所帶的棍棒選出瑪麗婭的未婚夫是大衛眾多後代中年紀最大的約瑟的時候,地上撒滿了花葉,一隻白色的鴿子停在那裡。因此,正是他命中注定來締結這隆重的婚約,在場的人中有大祭司和身後有七位少女陪伴的新娘;另外就是其他的求婚者們,他們感到失望,並吃驚地評論著所發生的事,或者甚至表現出嫉妒的樣子,例如最左邊的那個人,正在折斷他的棍棒,或者像站在新郎身後的那些人,他們舉起拳頭要打他。所有在場的人姿態都描繪得十分自然,他們身著華麗衣服,服裝塑造出他們的體形。按照馬薩喬當時的教導,這幅畫的基調雖仍然比較柔和,但仍體現了洛倫佐•莫納科(錫耶納?,1370—佛羅倫斯,1426年之前)之前的“後哥德式”風格,貝亞托•安傑利科的藝術修養是同洛倫佐•莫納科聯繫在一起的。根據《聖經》中《以西結書》和《列王記》(上)的描述,畫中的場景是在耶路撒冷的廟宇前——童貞聖母就是在那裡接受教育的,而畫家所畫的是一座王室建築。可以看到用大銅盆裝著祭品的祭壇,一座真正的神廟,這是一座建在高高的墩座牆上的平行六面體的高大建築,完全按羅馬和拜占庭傳統在牆面上貼著多色的大理石,一排陡峭的台階通向裝有纖細欄桿的陽台。

藝術特點

這幅畫除了為達到更廣闊的對角線透視效果而巧妙地安排活動空間並突出立體感之外,同時它的色彩的微妙變化也是很值得仔細品味的,這種色彩變化中浸潤著基督教的“慈愛”,這正是這位畫家的典型特徵。為此,他的同事多梅尼科•達科雷拉1469年在為聖母瑪麗婭聖堂寫給皮耶羅•德梅迪奇的一首詩中,第一次稱這位畫家為“天使”。貝亞托•安傑利科在離開自己的出生地穆傑洛時,用的名字是圭多•迪皮耶羅,進入多明我修會以後用的名字是喬瓦尼•達菲耶索萊修士,隨後在修道院裡開始了他的藝術創作活動,成為佛羅倫斯文藝復興初期的主角。這幅小木板畫同另一幅也是收藏在聖馬可博物館的《童貞聖母的葬禮》(1890年編號第1501號)的小木板畫一起,構成《童貞聖母加冕》(1890年編號第1612號)祭台裝飾屏下部的繪畫,《童貞聖母加冕》原來在佛羅倫斯的聖埃吉迪奧教堂,這是聖母瑪麗婭新醫院的教堂,現在保存在烏菲齊畫廊。這個祭台裝飾屏就是瓦薩里在1550年和1568年出版的兩版《藝苑名人傳》中所描述的那個裝飾屏,它當時用來放在神職人員的唱詩班的台子同信徒區之間,起隔離的作用。至於說這一作品的創作時間,由於羅浮宮那幅類似題材、而且評論界總是將之與烏菲齊畫廊的這幅祭台畫相聯繫的木板畫被認為是作於30年代初,因此,我們這幅祭台裝飾屏下部的繪畫也作於類似年代的說法也是可以接受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