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意識障礙,也即抑制了網狀結構的上行激活系統,使大腦皮層進入抑制狀態,而皮層下出現脫抑制。
診斷
體格檢查即可診斷。
鑑別
童樣痴呆(一)癔症患者可有癔症性假痴呆,童樣痴呆及Ganser綜合徵,臨床特徵為患者在精神因素的作用下突然發生的類似痴呆的狀態,記憶力喪失,回答錯誤,連日常生活諸如穿衣著褲也是錯誤百出,即給人以智慧型有嚴重損害的印象,或表現言語和舉止象個稚氣十足的幼兒,見人則稱呼“叔叔”、“伯伯”、“阿姨”。或表現在回答問題時給予近似回答,如“人有三隻腳”、“2+2=5”之類,提示患者是知道正確的回答的,這種情況維持時間較短,經治療或精神因素去除後症狀很快消失。(二)反應性精神障礙患者在遭到強烈的精神刺激後立即發病,表現有明顯的意識障礙與狹窄,不能正確感知周圍事物,對時間、地點或人物定向發生障礙,理解困難,同時常伴有表情迷惑與注意力的渙散,言語凌亂,不連貫,使人難以理解,其精神症狀的內容多與精神因素引起的情緒體驗有一定的聯繫,當精神因素解除後症狀很快消失。
(三)拘禁反應雙稱監獄精神病。患者在拘禁情況下,表現回答問題的方式及其行為具有荒謬特徵,給人以嚴重痴呆的印象,例如患者答不出自己的姓名、年齡,不知有幾隻手、幾個手指,分不清早和晚、左和右、白天黑夜。有時叫錯或叫不出日常生活用品的名稱,反應遲鈍,動作不靈活,表情呆板,但當拘禁情況解除後,患者一切表現正常。
異常行為
揚州五台山醫院心理專家周朝昀說,一般2個星期以上,市民行為或情緒持續出現異常,那就需要看醫生,確定是不是患上抑鬱。心理壓抑,產生不了愉快情緒;自我能力下降,做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易疲勞,做任何事情都沒有力氣,無精打采;疑神疑鬼,產生錯覺等都是抑鬱症的表現。“假性痴呆、童樣痴呆也或是抑鬱症的‘前兆’。”周朝昀說,之前也多次接到有患者覺得頭腦不靈活,目光呆滯,對學習、工作等任務執行力不行,明明平時做的順手的事,心理作用會令他們產生錯覺,無法繼續下去,這就是“假性痴呆”;而“童樣痴呆”也時有發生,尤其是中青年身上。他們在和醫生或家人交流時,會模仿孩子的口吻,甚至作出一些幼稚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