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郎自然村

章郎自然村

章朗村委會,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11.00公里, 國土面積5.47平方公里,海拔1330.00米,年平均氣溫21.50℃,年降水量1530.00毫米,適宜種植糧、茶、甘蔗等農作物。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有耕地3373.00畝,其中人均耕地3.06畝;有林地3156.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45戶,有鄉村人口1101人,其中農業人口1101人,勞動力64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572人。2011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57.8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50.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章郎村委會只有一個自然村-即章郎自然村。章朗村及村後茶園森林茂密,生態環境非常好。章朗茶園的生態環境在所有古茶園中可以排在前3名。章朗古茶樹成喬木狀生長,茶樹與森林共生,在林中有很多茶籽落地後自然長出的小茶樹。茶樣品鑑,其茶氣、香氣、口感滋味、回甘等已可以直追老班章。土壤主要是黃沙土。章朗茶特徵:條索緊結黑亮,湯色金黃明亮,葉底黃綠勻齊,山野氣強,乾茶與杯底香強烈且持久,苦澀較顯,湯中帶甜,回甘較快較好,湯較飽滿滑順,茶香純正明顯,茶氣強烈。茶氣茶香回甘已接近老班章。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373.00畝(其中:田1295.00畝,地2078.00畝),人均耕地3.06畝,主要種植糧、茶、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3156.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178.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89畝,主要種植茶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128.00畝。

農村經濟

村2011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57.8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61.80萬元,畜牧業收入43.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58頭,肉牛103頭,肉羊0頭); 林業收入5.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16.00萬元, 工資性收入1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50.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3.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1人 ,在省內務工0人,到省外務工71人。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章朗國小,中學生就讀到西定鄉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00公里,距離中學11.0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45人,中學生32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45戶,共鄉村人口1101人,其中男性541人,女性560人。其中農業人口1101人,勞動力643人。到2011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691;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10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1.00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254戶。

茶區情況

巴達喬木老樹茶,是品質非常好的喬木老樹茶。巴達喬木老樹茶少為外人所知應該與缺乏宣傳和過去交通不便,少有人進入有關。1962年茶葉專家張順高等人考察了巴達野生大茶樹,在當時是發現的最大野生大茶樹,有1700多年,為論證茶的原產地在中國提供重要證據,因而有重要地位。
巴達茶區喬木老樹茶主要在章朗和曼邁。
在新的地方行政區劃改革後,巴達鄉已經撤銷,原轄區已併入西定鄉。所以現在章朗村已經隸屬西定鄉了。
章朗村位於北緯21° 54',東經100° 07',村子在海拔1600米以下,茶園在1600米以上的森林中。
章朗村是一個布朗族村,有280多戶,人口已上千。章朗村及村後茶園森林茂密,生態環境非常好,詢之村中老人原由,說是因為當地的老佛爺(佛教高僧)不準隨便砍樹而保護得很好。
章朗茶園的生態環境在所有古茶園中可以排在前3名。章朗古茶樹成喬木狀生長,茶樹與森林共生,在林中有很多茶籽落地後自然長出的小茶樹。
茶樣品鑑,其茶氣、香氣、口感滋味、回甘等已可以直追老班章。土壤主要是黃沙土。
章朗茶特徵:條索緊結黑亮,湯色金黃明亮,葉底黃綠勻齊,山野氣強,乾茶與杯底香強烈且持久,苦澀較顯,湯中帶甜,回甘較快較好,湯較飽滿滑順,茶香純正明顯,茶氣強烈。茶氣茶香回甘已接近老班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