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泯(1906~1975)
正文

1939~1944年章泯曾先後在成都四川省立戲劇教育實驗學校、江安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和重慶育才學校任教,並為《新演劇》復刊、介紹蘇聯的演劇經驗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而奔波。
章泯於1941年赴香港,在旅港劇人協會導演了話劇《馬門教授》和《北京人》。1943~1945年,他先後在重慶和昆明導演了《家》、《天國春秋》和《孔雀膽》。1946年再到香港,任建國劇社導演,同時開始參與電影導演活動。第一部導演的影片是夏衍改編的《結親》,接著編導了影片《靜靜的嘉陵江》和《冬去春來》等,並創作了獨幕劇《虎》、《村中之夜》和《饑民》等。1950年在北京導演了《俄羅斯問題》。
1936~1949年間章泯還創作了獨幕劇《生路》、《家破人亡》、 《鋼表》、《夜》、 《戰鬥》以及多幕劇《黑暗的笑聲》和《我們的故鄉》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章泯於1950年任文化部電影局藝術委員會副主任。1954年赴蘇聯考察電影教育工作。曾任中國文聯委員、中國影協理事。1956年北京電影學院成立,他歷任副院長和院長等職。1975年2月4日逝世。
章泯長期重視對戲劇理論的研究工作,編寫了《悲劇論》、《喜劇論》和《導演與演員》等著作,並翻譯介紹了許多外國的導演、表演理論,如《演員自我修養》、《表演藝術論》、《戲劇導演基礎》、《戲劇本質論》和《戲演導演手冊》等。他為中國的戲劇、電影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培養了不少藝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