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大蔥栽培技藝

章丘大蔥栽培技藝

章丘大蔥栽培技藝是一種傳統手工技藝。在2006年已申報為市級的文化遺產。本栽培技藝包括:優良品種的培育、育苗、移栽、田間管理等環節。

章丘大蔥詳情

【章丘大蔥】濟南特產。產於章丘,早在明代即已普遍種植,素有蔥王之稱。植株高大,蔥白粗長,質地細嫩,脆而多汁,淡辣中有清甜,生吃、涼拌最佳,且耐久藏。營養豐富,含蛋白質、糖及鐵、磷、鈣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胺基酸等成分。

——章丘大蔥敢於稱王。其特點可用四個字來概括,那就是高、長、脆、甜。

——高:指大蔥的植株高大。矮的可達1.5米,高的可達2米,就其單株的重量,重的可達1.5公斤。

——長:指的是章丘大蔥的主要產品部分一蔥白很長,很直。一般50-60厘米,最長1米左右,蔥白莖粗可達5厘米。

——脆:是指大蔥的質地脆嫩爽口,無筋無渣。

——甜:指的是章丘大蔥的蔥白,甘芳可口,很少辛辣,最宜生食,熟食也佳。

——章丘大蔥一般單株重0.6公斤左右,畝產一般在4000公斤左右,高產者可達6000公斤以上。不分櫱、質地脆嫩、味甜、生熟食均可。

——章丘大蔥品種有大梧桐、大八杈、氣煞風等,以大梧桐為佳。章丘喬家所產大蔥,種性最佳,可謂章丘大蔥的代表。

——章丘大蔥不僅暢銷國內,而且打入了國際市場,現已擴大到10萬多畝,總產達3億公斤以上。已成為“世界蔥王”。

章丘大蔥栽培歷史悠久,早在嘉慶9年(1530年)的《章丘縣誌》上已有詳細記載。章丘大蔥的特點是植株高大,蔥白長,質地細膩,甜脆多汁,略有辛辣,營養豐富,多年來被人們譽為"珍品",深受國內外市場的歡迎。

栽培技藝

優良品種(系)

1.高白牌章丘大梧桐 該品系純度高,商品性好,一般株高130~150厘米,白長50~70厘米,蔥白莖粗3~4厘米、單株重0.5~0.75公斤,最重可達1.5公斤,畝產4000~5000公斤。

2.氣煞風 章丘地方品種,植株粗壯,不分櫱,蔥白長40~50厘米,徑粗5厘米左右,基部略有膨大,株高100~120厘米,單株重0.4~0.5公斤,個別株達1公斤,畝產略低於大梧桐品系。

3.新一代高白大蔥種 抗紫斑病、黑斑病、霜霉病、灰霉病,一般畝產5000公斤,高產田達10000公斤,耐貯運,淨菜率高。

育苗

1.播種期 以"秋分"至"秋分"後5天為宜,過早播種易抽薹,過晚播易凍害。春播時間為4月份。

2.播種 先整地施肥作畦,畦寬1米,長10米,每畝60畦,每畝播種量1.5~2公斤。播前用清水漂除癟粒和雜物,再用清水浸種24小時,畦面澆水後將種子混合細土20倍進行撒播。覆土0.8~1厘米厚,4~5天后輕摟畦面,避免畦面裂縫,促進出芽。

3.冬苗管理 播後10~12天出齊苗,幼苗有80%以上直鼻後開始澆水,越冬前可澆3~4水,封凍前覆蓋一層細碎騾馬糞,以便安全越冬。

4.春苗管理 4月下旬至5月上旬間苗1~2次,苗距10厘米左右,間苗後追速效肥,澆2次水,以後視土壤乾濕情況酌情澆水施肥。

移栽

1.整地施肥 每畝施雜肥2000~2500公斤,磷肥50公斤,有條件再增施磷酸二銨等含磷鉀的複合肥15~25公斤。

2.栽植 麥收後即可栽植,至6月下旬栽完。每畝蔥苗可栽4畝大田,株距6.5~7厘米,畝保苗1.3~1.5萬株。栽前順溝澆透水,水滲後插蔥,深度以不埋心葉為宜。

田間管理

1.追肥 生育期共追肥4次,第一次在"立秋"前至"立秋",追施腐熟圈肥或餅肥或糞乾,第二次在"處暑"前後追速效氮肥,並配合磷鉀肥。第三次在"白露"前後追速效氮肥。第三次在"白露"前後追速效氮肥。第四次在"秋分"前後追施化肥。

2.培土 以前期淺培,後期高培,不埋心葉少傷邊葉為原則,第一次追肥後用小鋤淺圍,澆水後勾松。第二次追肥後培土6.7厘米。第三次追肥前培土7~10厘米,第四次追肥前培土10~13厘米。

3.澆水 每次追肥後均應進行澆水,"秋分"後蔥白迅速生長,可每隔4~5天澆1次水。並澆勻灌透。

4. 防治病蟲 ①蔥薊馬、潛葉蠅用40%樂果乳劑或80%敵敵畏乳劑1000~1500倍液噴霧。 ②蔥蠅用90%敵百蟲加水1000倍灌根。③霜霉病可用75%百菌清600~1000倍液噴霧。④紫斑病可噴1:1:200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600~700倍液,或65%福美鋅600~700倍液防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