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清代窯變釉瓷器
清代瓷器是我國瓷器製造史上的一個高峰,尤其是雍正時期,開始大量模仿製造歷代名瓷,窯變釉瓷器也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大力發展。其間,仿照宋代鈞窯的玫瑰紫彩釉斑,...
歷史淵源 發展歷程 -
窯變釉
燒造瓷器,凡在開窯後發現不是預期的形狀或釉色,以至於傳世瓷器有時發生特異的情況者,都可說是“窯變”。《稗史彙編》說:“瓷有同是一質,遂成異質,同是一色,...
形成原因 歷史 市場價值 代表作品 -
窯變花釉
仿鈞釉的一種。又稱“鈞紅花釉”。在已經燒成的鈞紅瓷上再上一道鈞紅釉,然後滴塗熔融溫度較低的含鐵、鈷、錳面釉於其上,還原焰在1280—1320℃高溫下燒成...
色澤 發展史 來歷 底釉配方 製作原理 -
窯變[瓷器工藝]
窯變,主要是指瓷器在燒制過程中,由於窯內溫度發生變化導致其表面釉色 發生的不確定性 自然變化。 古人對窯變的定義,相對來說,更加寬泛,甚至將瓷器器型的變...
古人對窯變的認知 窯變的真實原因 -
唐代花釉瓷器
唐代花釉瓷器,一種底釉上灑刷花斑釉裝飾而成的瓷器,即唐代文獻中記載的“花瓷”。“花瓷”之名,來源於唐人南卓《羯鼓錄》中的“魯山花瓷”一語,多出土於河南地...
唐代花釉瓷器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窯變釉瓶
窯變釉瓶,這種瓶又稱“錐把瓶”,高46.3cm,口徑4.7cm,足徑12.4cm。清乾隆時期瓷器。
基本情況 基本內容 -
窯變
定義 所謂"窯變",主要是指瓷器在燒制過程中,由於窯內溫度發生變化導致其表面釉色發生的不確定性自然變化。 古人對窯變的定義,相對來說,更加寬泛,甚至將瓷...
古人對窯變的認知 真實原因 -
清乾隆窯變釉瓶
清乾隆窯變釉瓶是清乾隆時期的瓷器。
-
瓷器[瓷質器物]
瓷器是由瓷石、高嶺土、石英石、莫來石等燒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質釉或彩繪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過在窯內經過高溫(約1280℃-1400℃)燒制,瓷器表面的...
簡介 名稱來源 瓷器的發展 外國瓷器 保養方法 -
窯變釉鷓鴣斑紋盞
窯變釉鷓鴣斑紋盞,本品創作於南宋時期。屬於建窯,亦稱“建安窯”、“烏泥窯”,宋代名窯之一。窯址在今福建省建陽市水吉鎮的蘆花坪一帶,因宋時屬建州建安縣(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