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罐特徵
窯街的砂罐是甘、青兩省享有盛名的傳統產品,歷經滄桑,至今暢銷不衰。
砂罐是陶瓷的一個分支,有它獨特的用途。它具有耐高溫、韌性好、不炸不裂等特點。最初能工巧匠們用它燒製成冶煉銅、銀的坩鍋,製造花樣繁多、玲瓏奇巧、優美精細的裝飾和生活用品。後因砂罐皮層較厚,不易傳熱,耐腐蝕,溫度均勻,恆溫性強,人們在使用中發現,它熬出的肉食湯汁原汁原味,味香可口,尤其是煎熬的中藥湯劑,藥性不變,其他任何金屬製品,遠不如此。因此遠道來窯街的客商、遊人回家時,總念念不忘買上一兩個砂罐,以備使用。
製作原理
製做砂罐,選料嚴謹,工藝獨特。要選用色青、質細、柔軟、無雜質、耐火強的坩土和爐灰、白土作原料。其製做工序是先將坩土粉碎過篩,後把爐碴灰揀盡雜質,篩出細灰和上白土,用三比一的比例加上坩土?碾成細粉並過細篩,然後加適量水揉合成泥,用手工製做成上下兩半截的罐坯,銜接時貼上上單耳手把,晾乾後塗上釉子,即可裝爐燒制。砂罐爐一般是高l米、長2米、寬70公分的長方形狀;加上爐條即可。裝爐時先放木柴,上壓30斤好炭,並扒均勻,再以順序裝上成排的罐坯,最後在罐坯上苫上蓋瓦。每爐可裝大號罐坯70~80個,小號100多個。點火後用雙桿大風箱吹風,燒一爐需兩個小時;到八十年代改用鼓風機,只用一個小時便可燒成,然後用長鉗把燒紅的砂罐趁熱挾出,晾冷即成。
據何九昌、韋儆、韋禎等老藝人追述,民國初年窯街有孫尕旦、劉雙豬等八家砂罐作坊,產品除有大、中、小三種砂罐外還有砂催催、醋壺、雙耳煮肉大罐、砂火鍋(又叫煨罐)、做飯鍋等十多個品種,販運者人挑畜馱,到各地交換糧食、菜油、家禽和其它產品。解放後,有一部分歇業,一部分停產。隨著經濟的發展。雖有輕巧優美的搪瓷、鐵鋁類的缸皿投放市場,但它們不能代替砂罐的特殊功能,因此砂罐的需求量仍然很大。
1984年在黨的經濟開放、搞活政策的感召下,窯街下街村農民孫長德、李文成等重操舊業,辦起了砂罐廠,不僅滿足了本地市場需求,還銷往鄰近四鄉及運往青海、蘭州、河西走廊等地銷售,受到各族人民的歡迎。(潘大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