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這是一本真實記錄“突迷”自己故事的書。
電視劇《士兵突擊》在全國熱播後,帶給千百萬觀眾心靈的衝擊,思想的震撼。它以席捲的速度走紅,讓一個虛擬的人物“許三多”,與CPI、股市一起成為2007年的流行辭彙。“士兵突擊”成為一種文化現象,並由此產生了史無前例的“突迷”現象,又由“突迷”群體引發了聲聲色色的感人故事,成為近年來中國電視劇引發的社會連鎖反應中絕無僅有的範例。
這個非同尋常的群體從十幾歲到幾十歲,有稚嫩面孔的少年,有飽經風霜的老者,其中以80後、70後的觀眾群數量最為龐大,女性居多,職業分布十分廣泛……這支大軍浩浩蕩蕩,在百度“士兵突擊”貼吧中迅速膨脹到幾十萬人,數百萬人,創造了中國網路中的奇蹟!
“突迷”是什麼?是一群“冬粉”?是一種文化思潮?是一種社會現象?他們是什麼階層?什麼職業?什麼群體?他們在想些什麼?在做些什麼……
作者進行深入採訪後,以紀實文學的形式真實生動地講述了“突迷”們的心路歷程和感人故事。紀實文學的特點非常鮮明。
目錄
☆動 // 001
☆ 總策劃人拉開“突迷”與“突擊”精神的序幕 //003
☆ 總製片人與大家一起再敘“突擊”的歲月 // 005
第1輯 “突迷”溫暖的家
※ 《士兵突擊》貼吧的誕生 // 001
※ 《士兵突擊》貼吧大事記 // 004
第2輯 《士兵突擊》背後的故事
※ 英雄少年——何翠青 // 028
※ 貼吧第一吧主——藝冰 // 031
※ “麥田計畫”的特別義工——磊子// 034
※ 在軍營當“新兵”的主持人——思北 // 039
※ 雪中送炭的助學者——幕竹依依// 045
※ 揮筆潑墨的“二班班長”——墨老白 // 047
※ 衝鋒向前的排頭兵——尖八連 // 053
※ 不穿軍裝的連長——寧研琪 // 060
※ 天路送溫暖的特使——飛雪流瑩花滿樓、小青 // 063
※ 栽樹的人——大班長豬寶 // 066
※ 第一個“突迷”——桑秋 // 075
※ 兩地書,士兵情——紅旗和千古柔情 // 079
※ 忘年“突迷”——希姨 // 084
※ 青春不死的“詩人”——慕華濃 // 087
※ “撫劍揚眉”的才女——離石 // 091
※ “迷”在其外的“突迷”——小北 // 094
※ “突迷花園”中的一叢花草——
藍山、狗尾巴草兒 // 098
※ 南國的漫畫精靈——小雪 // 101
※ 晨光中的愛心“花草”——悠悠小葉草 // 104
第3輯 “幸福時光”中的幸福“突迷”們
※ “幸福時光”到來了 // 111
◎ 小影子愛張譯 // 111
◎ 一路趕來 // 113
◎ 鋼七5001 // 117
◎ 明前白露 // 122
◎ 反覆突擊 // 126
◎ 我不是士兵 // 129
◎ 圍爐賞雪話士兵 // 132
◎ 下輩子要當兵 // 137
◎ 從他們身邊走過 // 141
◎ 他們正在離去 // 145
◎ 譯清若水 // 148
※ “幸福時光”希望國小誕生記 // 150
◎ 簡介 // 150
◎“幸福時光”命名的由來 // 152
※ “幸福時光”大事記 // 152
※ 感言“幸福時光” // 157
第4輯 “幸福時光”團隊里的歌聲
※“幸福時光”一周年徵文選
※ 常相望,心相知,共依偎,愛延續 // 161
※ 淨化在火柴桿兒組成的森林中 // 163
※ 溫暖2008 // 167
※ 心中有你,幸福時光 // 169
※ 找到了幸福 // 172
※ 靜夜思:是什麼力量讓我們在一起// 175
※ 兩歲的我與“幸福時光”一同成長 // 177
第5輯 “士兵”對“突迷”的貼心話
※ 高峰:我的心聲 // 180
※馬藝家:我和大家聊聊 // 182
※ 李梁:我的問候 // 186
※ 陳文波:寄語“突迷” // 188
※ 張國強:你們是我的力量 // 190
※ 王寶強:給“突迷”的話兒 // 192
※ 范雷:致“突迷”書 // 193
第6輯 串起“士兵”的聲音
留存“突迷”的心中
☆卷尾語:記錄“突迷”世界裡的“突迷”們 // 212
前言
虛擬世界裡的真實故事
2008年春節,偶然聽說一部叫《士兵突擊》的電視劇讓不少人看了三遍以上,還換取了許多人的眼淚。當今時代還會有什麼劇能把人迷成這樣?還會有什麼劇具有如此的魅力,讓這么多人放下忙忙碌碌的事情,放棄寶貴的休息時間看上三遍、六遍甚至更多?我帶著滿腹疑問和好奇買了一張光碟。幾集看完後不知不覺跟了進去,從心底里湧出一種從未體驗過的,說也說不清的東西。劇中沒有熟悉的面孔,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沒有靚麗晃眼的美女,只有一群身穿迷彩服、平平常常的兵!著迷後的那種症狀就像一位“突迷”高手的經典總結:有一種病毒叫“兵毒”,它具備了非典的特徵,成為近年來中國電視劇引發的社會連鎖反應中絕無僅有的範例。無心插柳式的傳播機理、病毒複製般的傳播途徑,堪與冰毒毒癮媲美。因此,幾十萬人,也許是數百萬人“中毒”,我也被“毒”在其中。
激動、震撼之後,我兩次飛到北京,滿懷激情到八一電影製片廠向《士兵突擊》的總製片人張謙訴說了自己內心的感動。傾訴後,便提筆開始了《士兵突擊檔案》的寫作。
第二次走進張謙的辦公室,我看到了一個由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頒發的2007年度國產電視劇品質大獎,上面寫道:“《士兵突擊》在2007年度成為一種文化現象,它以席捲的速度走紅,在網路上聚集了數百萬人的‘兵迷’,它讓一個虛擬的人物‘許三多’與CPI、股市一起成為2007年的流行辭彙,在泛娛樂化的今天,一部沒有明星大腕、沒有感情糾葛、沒有離奇情節,被媒體戲稱為‘三無產品’的《士兵突擊》卻以最樸素的震撼力,令每個看過它的人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士兵突擊》講述的是兵營里的生活,折射出的卻是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善良、真誠、堅持,是現今社會的稀缺品格,也是《士兵突擊》得以成功的力量所在。”在張謙的辦公室里環繞一圈,才猛然發現《士兵突擊》獲獎的紀念品已經成堆了。
總製片人張謙向我介紹了拍攝時的前前後後,劇組所經歷的艱辛,團隊超強的凝聚力,每一個人的敬業精神……所以,《士兵突擊》的成功是劇組每一個人突擊的成功,我和許多“突迷”一樣對劇中的每一個人都熱愛,對所有的幕後英雄更為敬重。台前幕後的人我一一採訪,有直接的,有間接的,每個人的心路歷程、敬業精神都讓我在感動中停不下來地揮筆寫著。於是,有了我的第一《“突迷”與“士兵”》《士兵突擊檔案》
隨後,在滔滔的“突擊”大潮中湧出了一個特別的名字——“突迷”。這個群體從十幾歲到幾十歲,有稚嫩面孔的少年,有飽經風霜的老者,其中以70後、80後的觀眾群數量最為龐大,女性居多,職業分布十分廣泛,五花八門……這支大軍浩浩蕩蕩,在百度貼吧中迅速膨脹到幾十萬、數百萬人,創造了中國網路中的奇蹟!
在《士兵突擊》貼吧這個無拘無束、充滿了自由快樂的天地里,人們可以盡情地訴說,盡情地流淚,可以毫無保留地發表自己的言論,可以把天南海北的人綁在一起,做網友,做知己。一部電視劇把人們的距離縮得如此短,把人們的心貼得如此近……一部電視劇,讓許多人改變了自己,改變了他人……因為成了“突迷”,一大批電腦高手在貼吧里湧現,一大批才華橫溢的人在貼吧中浮出……“突迷”們在網路天地中盡情揮灑著自己的情感,更為可貴的是,“突迷”都把自己當作《士兵突擊》中的一名士兵,他們不是單純地去追星,而是去追兵,去傳承、詮釋著士兵和鋼七連的精神。
“突迷”分成了一個個大大吧,小小的群,有的“突迷”自發組織起來成立“大連鋼七連”、“上海鋼七連”、“小火鋼七連”、“尖八連”等。抗震救災中他們捐款捐物,衝到災區做志願者,運送傷員,協助發放救災物資,安撫災區的兒童……有的“突迷”群放棄自己的節假日休息,舉著“鋼七連”的大旗到福利院去幫助照顧孤寡老人,孤殘兒童……還有一個“突迷”群,大家天南海北本不相識,有一個網名叫“鋼七5001”的人,通過網路發出一份倡議書,號召大家攜起手來支援貧困地區,幫助貧困地區建一所希望國小,奉獻愛心,真正體現好好活,做有意義的事!開始只有幾個人回響,後來,星星之火,遍地燎原,一支微弱的燭光燃起了熊熊火炬。大家募捐了30多萬元,為了紀念《士兵突擊》的拍攝地雲南,他們通過雲南省青少年基金會在雲南一個偏僻的貧困山區會澤縣建起了一所希望國小,並用《士兵突擊》中一句經典台詞——幸福時光為其命名。如今,這所希望國小已在一片貧瘠的土地上立起,那座三層教學樓里傳出孩子們歡快的笑聲和朗朗的讀書聲。2009年的春天,一開學,山區方圓幾十公里還將有更多的孩子坐到明亮的教室里上課了,還將有更多的孩子沐浴在幸福的時光中……
在《士兵突擊》背後,有著許許多多感人至深的“突迷”故事,我在自己可以接觸的範圍內對他們一一做了採訪,有通過電話採訪的;有自己開車在高速路上狂奔數百公里找到後面對面向我講述自己心路歷程的;還有專程飛到深圳向我講述自己看過《士兵突擊》後所發生的故事……聲聲色色,點點滴滴,每一個人的故事都在感動著我,感染著我。《士兵突擊》的有些演員和劇組人員知道我在寫關於“突迷”的故事,他們給予了最熱情的支持,紛紛寫下對“突迷”們的感言,每一句話里都洋溢著他們對“突迷”的真情厚意。
我不是作家,也不是文字工作者,只是一個普通的“突迷”,一個喜歡《士兵突擊》的普通觀眾,一個在犯罪證據中尋聲追跡的公安工作者。有一種使命感在召喚著我,應該為我們這個年代的“突迷”們留下印記。在我們這個時代中曾經產生過一部名為《士兵突擊》的電視劇,由這部劇產生了史無前例的“突迷”現象,由“突迷”群體引發了聲聲色色的感人故事。於是,我是“突迷”,我寫“突迷”。我想用“突迷”的故事匯集更多的力量去關愛、撫慰社會的邊邊角角,去更多地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
寫《士兵突擊檔案》時我被劇里的士兵們、演員們感動著;寫“突迷”的故事時我被劇外的“突迷”們感動著,正因為有了這么多的感動,才會從我心底湧出這么多的字字句句。我希望把自己的情感和“突迷”朋友們的點點滴滴都融入書中的字裡行間。
注視著《士兵突擊》貼吧的大軍,雖然面對的是一個虛擬的世界,但我依然能清晰地感受到“突迷”的氣象,那裡有人世間的純潔與美好,有和煦的春風和燦爛的陽光,還能感受到壯闊跌宕的胸懷。
品味《士兵突擊》貼吧中的一個個網名,就能感受到大家是多么的熱愛這部電視劇:鋼七5001、反覆突擊、曾是兵迷、我不是士兵、下輩子當兵、譯家天下、譯家小鑫、譯家聽雨、吉祥如譯、譯清若水、雙突依依、突迷南瓜、老七的兵……
“突迷”是什麼?是一群“冬粉”?是一種文化思潮?是一種社會現象?他們是什麼階層?什麼職業?什麼群體?他們在想些什麼?在做些什麼……
“突迷”溫暖的家——記錄了一個貼吧的誕生和發生的大事記;《士兵突擊》背後的故事——是千千萬萬“突迷”的縮影;幸福之光中的幸福“突迷”——講述了一支明亮、溫馨的燭光正在燃燒、照亮著中國西南邊陲一個貧困的小山區;幸福時光團隊里的歌聲——那裡歌聲嘹亮,激情飛揚;“突迷”世界的“突迷”們——展示了“突迷”們抒情的歌,豪放的舞,樸素的情感和美好的願望;“士兵”對“突迷”的話——給“突迷”們送來了草原五班的問候,七連長、馬小帥的感動,許三多的決心,齊桓的心裡話;永存“突迷”心中的聲音——還是那樣的親切,那樣的讓人回味無窮;五彩繽紛的“突迷”世界——那裡的光和影定格了“突迷”的青春歲月,講述著一個個“突迷”的故事。
我還想說:電視劇《士兵突擊》已經過去,《士兵突擊》的精神還在延續……
作者 劉雲
2009年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