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理論與文學的再現

空間理論與文學的再現

空間理論與文學的再現是由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籍。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吳冶平,1975年生於湖北大冶200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獲博±學位。現就職於浙江工商大學人文學院。主要從事西方美學和文化等領域的研究,出版專著《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理論研究》等。

內容簡介

《空間理論與文學的再現》主要內容:時間和空間作為人類生活的重要維度影響著社會生活的每一個層面,相對於時間來說,空間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了,或者說空間常常作為我們的生活環境而潛在於我們生活的背景之中。20世紀末,文化研究和社會理論領域出現了一個引人注目的空間轉向。或者說空間問題,似乎正在形成學術研究的一個新的熱點,成為研究社會的一種新的視角。

目錄

第一章:列斐伏爾的空間理論

一、文學上的空間製造

二、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天安門廣場

三、文學上的獨特區域空間的生產

第二章:齊美爾的空間理論

一、文學的再現

二、中國現代文學中的城市書寫

第三章:本雅明——都市的閒逛者和閱讀者

一、現代化的代價

二、獨特的空間體驗

三、獨特空間中的生存體驗

(一)文學的再現

(二)張愛玲的城市閱讀

第四章:空間、權力與知識:福柯的地理學轉向

一、空間與權力:邁向權力地理學

二、空間與知識:可見性的邏輯

三、空間哲學:“異托邦”概念

(一)女性、權力、空間

(二)異托幫——一個文學母題

第五章:大衛·哈維的空間理論

一、空間的定義

二、後現代社會空間轉換的論述

三、時空壓縮的經驗

(一)文學上的表征

(二)當代中國小說

第六章:卡斯特爾的空間理論

一、卡斯特爾的空間觀

二、卡斯特爾網路社會理論的主要觀點

三、網路社會

(一)網路社會的興起

(二)網路社會的構成模式

(三)網路社會的特殊功能

(四)網路空間裡的文學

第七章:索亞和第三空間

一、《後現代地理學》:索亞空間理論的基礎

二、三種空間

三、洛杉磯與阿姆斯特丹比較

四、第三空間與《阿萊夫》:文學上的再現

結語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